“天使”变“恶魔”,幼年暴力,要反思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的沉默
文丨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便会接过看护孩子的交接棒,吃饭睡觉、玩耍学习,每一个环节都由不得半点马虎。
可即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了最好的照顾,学习了最丰富的知识,但有一点家长们决不能撒手不管,那就是教给孩子做人最根本的礼数。
幼儿园学生闹矛盾,老师上前“劝架”,孩子反手就是一巴掌朋友安安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小孩子。这个学期,安安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班,本想着要尽全力照看好班上的每位学生,可第一天还没过完,小朋友们就出了问题。
原来,班上有一位很爱打人的孩子,性格古怪,动手之前往往毫无征兆。另一个小朋友就被这孩子无缘无故拍了脑袋,气不过便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安安好不容易将两人拉开,询问事情缘由后,便蹲下和打人的孩子讲道理,谁知话还没说两句,这孩子反手就是一巴掌,打在了安安的左脸上。安安开始也懵了,既委屈又气愤,但孩子毕竟还小,自己又是老师,总不能还手再给他一巴掌吧。
无奈之下,安安只得等到放学先跟被打孩子的家长道了歉,随后又和打人孩子的爸爸谈了谈,告诉了他当天发生的事。孩子爸爸听了此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怎么能打老师呢?”随后就领着儿子离开了,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看着父子俩远去的背影,安安觉得三观尽毁,一万句脏话憋在口中。
“熊孩子”的结果除了是社会的祸害,还是家庭的“伤痕1)家长也可能成为孩子暴力的对象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家长只有鼓励和表扬,其实在孩子眼里,父母的“爱”会越来越廉价,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变得目中无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暴力”是一种习惯,“熊孩子”是从小塑造而成的,所以想要从根本上制止孩子的“暴力”行为,也要从小开始管教,否则,家长也可能成为孩子暴力对待的对象。
2)“天使”变“恶魔”,小小年纪人人喊打
孩子是“天使”的代名词,但当“天使”变成“恶魔”,随之改变的还有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孩子暴力成性,试问哪个同龄人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哪个家长还允许自家宝贝和这样的孩子玩到一起?
慢慢地,孩子会发现自己的周围最终空无一人,而在别人眼中,自己也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管是自信心还是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设定都会逐渐趋于破碎。
“天使”变“恶魔”,幼年暴力,要反思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的沉默1)不溺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溺爱不是爱,而是毁掉孩子的有力推手。家长要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意识,对孩子不苛求,不溺爱。
如果孩子犯了错,就事论事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该批评的要批评,不要等到很难管教的时候才发现讲道理已经行不通了。在孩子做出改变后当然也要给予奖励,可以让他明白自己的努力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
2)该立规矩就要立规矩
孩子的“熊”劲儿和暴力行为的习惯性就是源于缺少对规矩和规则的认识。到了年纪就要给孩子立规矩,最起码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想做什么都可以,家里有家规,学校有校规,社会有道德,国家有法律!
3)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树立好的榜样是爸爸妈妈对孩子负责的表现。为人处世真诚和善是家长能教会孩子的做人道理,也只有家长的言传身教才让这样的好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供他学习。
给为家长,你家孩子是否也有“暴力”的行为习惯呢?平日在,你又是如何教导他的呢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