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美国已有将近20个州允许体罚学生,打孩子这件事,我是认真的

2020-01-20 03:26:03孕产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作者|狮子 编辑|小博这是一个纠缠了我三年多的话题。自从有了儿子,我就开始纠结,孩子犯了错,到底该不该打?01对于这样一个话题,估计很多新爸爸新妈妈们都没有答案。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

作者|狮子 编辑|小博

这是一个纠缠了我三年多的话题。

自从有了儿子,我就开始纠结,孩子犯了错,到底该不该打?

01

对于这样一个话题,估计很多新爸爸新妈妈们都没有答案。

一开始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心里隐约觉得:孩子犯了错,是应该打的。可是犯了什么错该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我没有主意。

于是,我向身边年长的、年轻的、男的、女的等等各种“过来人”请教经验。

答案无非两种:该打,必须得打;不能打,不可以打!

先说该打。

说该打的年长的居多,要么孩子上了大学,要么都有了孙子孙女,当然也有年轻的。

在我家,儿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赞成打孩子的。

儿子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村人,还记得我小的时候,爸爸打我可是用小柳树条子抽,打在身上那叫一个疼。不过,那个时候的农村孩子有几个不挨打的?

姥姥姥爷是小学老师,按说现在教育管的这么严,体罚是被禁止的,姥姥姥爷应该不赞成打孩子才对,但是他们居然也赞成打孩子。

单位一个领导,四十多岁,女儿上大学了。他多次教育我,孩子不要不舍得打,一定要打,而且要狠狠的打,他就曾经打过几次(他的可是女儿啊),不要心疼。

单位一个同事,80后,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小的是个儿子,去年刚出生。他也多次跟我说过,孩子得打,不管男女,现在不打,将来上了社会,别人就会替你打,说的貌似很有道理。他曾多次打过他的女儿......顺便说一句,他是武警出身······

再说不该打。

不同意打孩子的典型代表是我对象,她看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书,书上的专家们几乎没有赞成打孩子的。因此,她骨子里坚决不同意打孩子,我几次准备动手,都被她拦下了,不过听了太多建议,现在好像态度也开始松动了。

办公室一个同事,正怀二宝,她也不赞成打孩子,孩子犯多大的错都不能打。

还有我的另外一个同事,也是我曾经的老师,他坚决反对打孩子,说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02

打与不打似乎战成平手,而且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

该打的理由。

1. 常言说,“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老祖宗一辈一辈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值得继承。

2. 古代私塾先生戒尺打手心,那是常有的事,背不过书,违反课堂纪律,一顿板子那是少不了的。《三字经》里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吗?

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不但罚抄书,还得用木棍打屁股,严重了还得打爸爸、哥哥的屁股。

3. 很多国家法律规定:老师可以打孩子。

英国就有“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说不听就可以打。

在新加坡,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在及其强调人权的美国,也有将近20个州允许体罚学生。在这些允许体罚的州中,不同的州也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密西西比州、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等几个州规定“体罚,是指用木板击打学生臀部的方式惩罚或纠正学生。”

就算咱们中国,不是也开始提出教育惩戒权了吗?

不该打的理由。

1. 教会孩子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孩子会效仿你,在幼儿园、学校,孩子认为别人做错了事,他会去打别人,学习用暴力解决问题。

我儿子就多次告我的状:“妈妈,爸爸说脏话,该打屁股!”

2. 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表面顺从,承认错误,但是内心可能不服气,憋着一股劲,这股劲得不到发泄,容易造成孩子内心的叛逆或者自卑或者懦弱。

3. 对错是由“更强大”的人决定的。等他强大那天,他就可以决定事情的对错了,或者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比他小的孩子。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幕:孩子指着家长说“等我长大了,也要打你!”

之前看过一个网站对是否应该体罚这事做过一个投票,超过59.18%的人选择了赞成,40.82%的人表示反对。

似乎更多的人赞成打孩子,而且都是“过来人”。

03

刚开始,我也是不赞成打孩子的。

初为人父,心疼孩子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打他?

特别是有一次,岳父岳母都在,孩子为了多看一集动画片开始哭闹,我们当然是坚持原则,看完两集必须关电视,孩子哭闹非要再看一集,大有不给看就让我们好看的架势。

岳父说,不能这样由着孩子哭闹,得揍他。

当时孩子还不到三岁,我也不太赞同打孩子,还是说教为主,况且岳父是因为孩子哭闹而打,并不是因为多看电视,这我就更不赞成了。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不能不让他哭闹,要打也是针对看电视这个事,而不是哭闹这个行为。

可这个想法仅仅维持了三年,孩子三岁之后我就不这么想了。

我儿子有个习惯,饭桌上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会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谁也不许动,只能他自己吃,我管这叫“护菜”。

这个事情,我和孩子妈说他多少次了,不能霸占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学会分享。就“分享”这个动作,几乎是从孩子懂事就开始教了,分享零食,分享玩具等。有点成果,但是仅限孩子不太在意的东西,如果是他十分看重的东西,那绝难要出来的。

一天晚上,儿子的几个同学来家里做客,儿子妈妈做了几个菜,孩子们都吃得很香,但是我儿子又要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这次,我再没有话教,因为已经说过太多次了。当他做出“护菜”的动作时,我抄起拖鞋,狠狠得在他屁股上抽了十几下,一直打到他告饶为止。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在饭桌上做过“护菜”这事。

这件事以后,儿子妈妈对打孩子的态度也有所松动。以前,我要打孩子,她总是护着,不让我打,现在基本上不会那么坚决了,虽然口头上还不怎么认可,但行动上已经开始支持我打孩子了。

“你现在不打孩子,将来社会会帮你打孩子”这句话,想来,似乎有些道理。

04

打孩子总是不好的,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但有时候打也是免不了的。

当然,打孩子也是有“学问”的,不是随便一打就了事了,也得注重策略,注重方式方法。

打孩子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得明白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

得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让他疼的时候知道为什么挨打。

要“少而精”

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家长自己都没有耐心。孩子有点做的不如大人意,大人就开始“嘶吼”,有多少熊孩子把父母折腾的精神崩溃?我想不在少数。

所以,很多家长的自身的修养还不到位,忍耐不了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胡闹”,抓狂的时候最容易上头,一上头就要出手,三天两头给孩子点“小颜色”。久而久之,孩子对这点“小颜色”也不当回事,反正也不疼也不痒,还得认为你就这点本事,反复观察你的表现,反而会变本加厉。

现在的孩子,那叫一个“精”,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憨厚老实的时代了,你不学“精”一点,就会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因此,抓着一次你不能容忍的错误,或者越过你底线的行为,狠揍一顿很有必要。

什么程度?一定要让他知道你是认真的,一定要让他知道疼,而且是非常不一般的疼。

当然,也绝对不能打出内伤来,都是自己的心肝,也不是后爸后妈,要掌握火候。

要及时

俗话说,“抓贼抓脏,捉奸捉双”,惩罚要发生在错误行为正在进行时,而不能是过去时,是“ing”,而不是“ed”。

错误行为都过去两三天了,你才想起来要揍他,他得有多迷茫,为啥揍我?会给孩子内心带来一种挫败感、失落感,甚至对父母的爱表示怀疑。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前面说惩罚要“少而精”,这个“精”就是要打到点上,打到位上,打到数上。而其他时间,还是要以“言传”和“身教”为主。

现在有多少家长在家的时候是抱着手机的?反正之前我是这样做的。

为了戒掉手机瘾,也给孩子有个好榜样,我给自己定下了进家门不看手机而看书的家规。茶余饭后,一家人坐下来,多数是看电视、看手机的,而我们是看书,已经坚持半年多了。

我们还打算新房子装修就不要电视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书架。想想吧,一进门,客厅里没有电视墙,而是迎面一架子书。孩子大一些自己就会找书看,都不用教,因为没电视看,书就是他最好的陪伴。

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言传当然不如身教。

要做好善后工作

第一步,要告知挨打原因。

打完之后要沟通,告诉他爸爸妈妈还很爱他,打他是迫不得已,因为他的某个事情做得不对,已经严重超越了底线。

比如,让孩子知道把菜端到自己面前,只给自己吃这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并且只吃一种菜对自己身体也不好,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多次教过他而不听,所以施以惩戒。

这样,孩子至少能明白他为什么挨打,“死”也“死”的明白些。

第二步,要告知正确行为。

既然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告诉他错在哪里了,下一步就得让他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要不,他仍然会迷茫,不知所措。

等下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他就会知道怎么做了,毕竟有过一次挨揍的经历,要是不想再被揍,那就得长点记性了。

第三步,要奖励正确的行为。

用完了“大棒”,下步就得用“胡萝卜”了。

孩子下次如果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不再出错,而是按照你上一步教的,按要求完成。那就得给他点奖励,比如一个玩具、一块巧克力,一点小东西就能满足孩子的心愿,小孩子还是好满足的,不像成年人。

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

时代不同了,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改变,所以我们家长也要不断长进,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也为孩子提供榜样。

因此,打孩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好子女。如何才能教好?这是个课题,需要我们共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