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你是否摆脱了“老一辈父母”的影子?

2022-01-26 01:30:24孕产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有这样一位妈妈让人印象深刻,她对女儿十分严格。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有这样一位妈妈让人印象深刻,她对女儿十分严格。

而这位妈妈在小的时候则是被姥姥惯着长大的,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则不学,她认为正是这种放任的态度,导致了自己现在的不成功,她不希望女儿走自己的老路,所以用了和姥姥完全相反的教育方式,要求女儿把每一分钟都拽在手里,事事必须做到最好。

尽管女儿已经表现得很好,可妈妈还是步步紧逼,当女儿对她喊出那句:“你以后要是再说我,你就别回来啦!”满脸是泪的妈妈愤然起身,摔门而出。

在视频里,我们看到了这位妈妈对孩子的严厉,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追根究底,使她产生这种养育态度的原因在于她无法在养孩子这件事上摆脱父母的影子。

01童年记忆里,“老一辈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成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参照。

伴随着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我们开始被赋予“爸爸”或“妈妈”这个全新的身份。我们没有一丁点儿“养孩子”的经验,但是我们却有着丰富的“当孩子”的记忆,和父母相处的片段、感受不时出现,这些成了很多“新一代父母”教育孩子的参照。

参照方式一:采用和“老一辈父母”相似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虎妈必胜男为了辅导女儿进入有名的小学,毅然辞去高职位、高薪水的工作回归家庭,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和老公在观念上有诸多分歧,却一点也不让步,她认为严格要求才能出成绩。

开始以为这只是虎妈的个人教育风格,直到她的父亲登场,对孙女进行“魔鬼训练”,才知道虎妈的教育方式完全“复刻”了自己父亲的风格。

像毕胜男这样的“新一代父母”,坚持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教出了优秀的自己,所以他们极力效仿。

但还有些“新一代父母”并不认同父母的方式,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无意识的沿用了父母的方法,当他们在某一时刻突然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回想起童年时的自己(比如,在吼叫、打骂孩子后,想到了那个也曾经被父母这样对待,而倍感委屈的“我”、不知所措的“我”、害怕的瑟瑟发抖的“我”)这时,“新一代父母”会立刻为自己对孩子的做法而感到内疚、自责。

参照方式二:采取和“老一辈父母”完全相反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朋友给儿子报了一个篮球兴趣班,但儿子却并不感兴趣,每次去之前都要哭闹许久,但朋友坚持“篮球是男孩子必须学习的技能”。

她的理由是,篮球可以帮助男孩交到朋友,自己小时候体育不好,羽毛球也打不好,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大家都去打球了,自己只能坐在一边,她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关注到这些细节,自己也没有得到帮助。

所以她要给儿子创造条件,不想儿子有和自己一样的经历。

像我这位朋友一样,有人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感受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或不足,便选择反向而行。

◎老一辈是过于严厉的,“新一代父母”就可能对孩子十分包容。

◎老一辈十分溺爱孩子,“新一代父母”就可能变得严厉,就像文章开始那位妈妈一样。

◎当老一辈是比较严肃、保守的,“新一代父母”或许更偏向于制造一个轻松的、和孩子“玩在一起”的家庭氛围。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结果,都来自于对原生家庭的反思,很多人从自己被教育的经验中,看到了那个不被自己所接纳的“我”,以此,“新一代父母”推断出了“教育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并把它作为参照,焦急地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修正。

02参照父母而来的教育方式,也许仍不适合孩子。

你也许会问,是否参照“老一辈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区别吗?最底层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教养方式是着眼于自己,还是着眼于孩子。

不管在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中,我们看到地是优秀的“我”、受伤的“我”,还是不被自己所接纳的“我”,这些都只是我们的事。

我们不该强行要求孩子沿袭,甚至超过我们在某方面的“优秀”,也不能用孩子的人生去弥补我们童年的“漏洞”、梦想的遗憾。

孩子有着崭新的生命,和他们所匹配的教养方式也应该是重新构建的,这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特质而“量身定制”。

即使我们用到了一些优秀方法,父母也曾用过,但是也“纯属巧合”,不过是我们在收集材料时,正好也用到了一样的“素材”,可我要做出的是全新的东西(就像父母选择了做“番茄炒鸡蛋”,我也正好从市场上挑选到了这两样食材,可我并不打算参照父母的食谱,我只是一心想要回到“三口之家”,做出我们所需要的“番茄鸡蛋汤”)。

所以参照“老一辈父母”的方式“养孩子”,我们是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出发,着眼的是我们自己,它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菜”。

而重新构建的教养方式,针对的是孩子的特质,着眼处在于孩子,它契合了孩子的需求。

03摆脱父母的影子,重新构建教养方式。

1. 父母要做“雕刻家”,发掘孩子的核心特质,找到与孩子特质相匹配的教育方向。

《愚弄美国》一书的作者约翰.盖托在书中以画家和雕塑家来描述教育的过程,他指出画家是在白布上增添色彩,以此呈现出执笔人心中的印象,而雕塑家最初面对的是一整块有一定形态的石头,他们需要根据石头原本就有的大致轮廓,去除掉不需要的部分,让形象显露出来。

父母要当“雕刻家”,让孩子自己独特的价值被显露出来,而不是把别人身上的优势强加给他们,这样的孩子才会闪光,而不是被别人的光芒所笼罩。

看过一个泰国短片,在短片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准备吃饭。

哥哥向正在盛饭的妈妈细数着自己还不错的分数。

弟弟却看着桌面,默不作声,他藏在桌下的双手正局促不安地抓着自己60分的卷子。

直到爸爸询问他的成绩单,他想开口,但还是羞愧地低下了头,哥哥一把夺过卷子说到:“你完了,妈妈可能会杀了你!”

果然,妈妈眉头一皱立刻说道:“你怎么不早拿出来?”当第二句责怪的话将要脱口而出时,她看到孩子的头埋得更低了,她想起了曾经在某个夜里,孩子困倦不堪时,揉揉眼睛、拍拍脸,驱赶睡意后继续写作业的场景。

于是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在孩子碗里夹了一块食物。

孩子不敢相信的一抬头,只看见妈妈笑着说:“你做得很棒。”终于孩子脸上的阴霾消失,重展笑容。

孩子的妈妈也在乎孩子的成绩,但她更看得到孩子的努力,“努力”就是这个孩子的核心特质。

核心特质往往需要父母多多留意,他们有时很容易被忽略,甚至有时会被一些负面评价所掩盖,我们需要看到顽固背面的坚持,冲动背后的执行力等,把不需要的部分拂去,让正向的核心特质被展现出来,得到重视,孩子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归属感。

反过来,家庭教育必须契合孩子自身的核心特质,它提示了我们要从哪个方向去寻找教育的方法。

2. 父母将孩子的核心特质与家庭价值观相结合,确定教养风格。

孩子的认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转变,他们还无法全面地去审视、定义“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但父母在家庭价值观的指引下可以明确地知道“我们想要培养一个怎样品格的孩子”(这也是家庭价值观所引申出来的“教育要求”)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核心特质与“教育要求”相结合,那么我们就能知道以怎样的态度和节奏来对待孩子,是最适合的,教育风格也就能确定下来。

比如,你的孩子本来就有“努力”的特质,而我们要想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那么父母可以平和、宽容的对待孩子,比起“扬起鞭子”,和孩子一起寻找方法,更能帮到他们。

如果孩子不具备“努力”的特质,除了在“努力”这一特质上采取严格对待的方式外,“创造力”、“好奇心”“灵敏思维”等也是通向“成功”的基础,这些特质同样值得称赞。这时,我们就需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教育风格。

3. 收集适合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优势特质。

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里,我们总有很多途径,获取大量的教育资讯和方法,这些内容五花八门,各有所长,却不一定全部适合我们的孩子,因为很多方法是面向所有父母和孩子的,而每个孩子却是独特的。

这时,我们只需根据孩子的核心特质去选取我们需要的“素材”,与孩子“配对”后,组成一套新的方法,运用我们确定下来的教育风格,给到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拥有独特的气质、品格、愿望、想法,我们必须摆脱“老一辈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以我们的孩子为主角,重新找方向,找素材,搭框架。

只有着眼于孩子,并与家庭价值观相结合,从孩子身上去发现新的教育方式,这样,才不会用错方法,不会浇熄孩子的热情和希望,让正向的能量指引他们不畏风雨,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