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第一天上幼儿园,为何有些孩子不哭?学会4点,给娃做好角色设定

2019-11-17 15:52:19孕产
幼儿园开学一周了,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总有一些孩子在那边哭闹,抱着家长的腿,在地上撒泼,吵着哭着要回家。朋友林静的女儿小月儿却特别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饭,就把书包背起来,在小区门口和小伙伴一起等校车来接。我们这些宝妈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经是怎样养成的天使宝宝。

幼儿园开学一周了,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总有一些孩子在那边哭闹,抱着家长的腿,在地上撒泼,吵着哭着要回家。

朋友林静的女儿小月儿却特别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饭,就把书包背起来,在小区门口和小伙伴一起等校车来接。

我们这些宝妈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经是怎样养成的天使宝宝。

“其实很简单呀,之前我每天在家里,给他灌输他已经是个要上幼儿园的大孩子了,就该有大孩子的样子,我们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儿园的标准,到了吃饭的时间,就让他自己吃饭,中午午睡的时间,让他自己把小被子铺好睡觉。”

“还有如果要上厕所,小月儿都会主动和奶奶说。这样作息习惯完全参照了幼儿园的标准,孩子去了幼儿园也不会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而感到不适。”

“另外我们每天下午都会带她去小区的游乐园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儿会带两样玩具,在游乐园里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换着玩,这样她就学会了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沟通、做朋友。”

林静这么一说,让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经帮孩子预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做好了上幼儿园是大孩子的角色设定,小月儿接受新角色的同时就会做新角色对应该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儿到了幼儿园,虽然换了环境,但是她已经认同了自己的角色,并且生活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所以适应起来特别快。

难怪有一个网友说,她家孩子吵着要去幼儿园,还说这是他的工作,反而让家长们不要阻止他耽误他的工作——孩子已经将上幼儿园当成工作,将自己设定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人”。

你说孩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角色设定就是提前给孩子设定了一个角色,包括这个角色拥有的特定品质会在面对的特定环境时,有对应的反应和行为。就像例子中的家长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应有的表现就是,不吵不闹准时上幼儿园,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孩子接受了给他的人设,也就会按照人设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实验中,心理学家津巴多将实验的志愿者分为囚犯和狱卒。在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后,囚犯和狱卒都入戏太深,扮演狱卒的人开始对囚犯们疯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泽每天都沉浸在绝望和恐惧中。

这一实验充分表明了角色设定对人行为和心理的巨大影响。

就像人们常说的:你说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这似乎是在说,父母都有预言的能力,但这确实就是事实。

《中毒的父母》里说:小孩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清代思想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太过宠爱。要让他们接受批评,受点挫折,这样长大了,才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实是真是这样吗?这几年来,原生家庭的问题被越来越重视,这是因为有太多的人从小背负着父母的诅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场悲剧。

小琴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女孩。从小他几乎都不出门,一直待在家里。她说,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会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谈。

小琴从小就习惯了,一个人被反锁在家看电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关心她,妈妈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将到半夜才回来,而爸爸开出租车,几乎也见不到人。

小琴的妈妈对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儿:她唯一的优点就是很乖,从来不出门,也不会说话,甚至连邻居都不认识她。

小琴妈妈说的时候,脸上不知道是得意还是轻蔑的表情。无论如何她女儿最终还是活成了她说的那样。

今年暑期档包火的两部亲子剧,《银河补习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里特别火爆。细想一下这两部剧的共同点,都是讲亲子关系,电影里面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并且,都给孩子做了超强的角色设定。

《银河补习班里》七年级的马飞逃课,不听讲,每回考试都是倒数第1名,学校教导主任已经打算开除他的学籍,连马飞的妈妈,都放弃了他,“你就这样吧,你就这样吧,你一辈子都完了。”

连马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这太难了,这是不可能的。”

但马浩文却告诉儿子:“别别人说是什么你就信什么,只要你脑子里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背负着魔丸命运出生的哪吒从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厌恶,父亲李靖却从始至终一直保护他支持他,他告诉哪吒自己可以选择成为英雄。最后哪吒颠覆了命运,拯救了整个陈塘关,成为了英雄。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句话让他成佛,一句话让他堕魔。孩子的表现正是参照着父母对他们的角色设定去做的,父母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

2018年7月22日,世纪之星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国乒传奇刘国梁的爱女刘宇婕,赢得女子组8岁及8岁以下组别的冠军,这是她第一个高尔夫球世界冠军。

在公开场合,刘国梁曾多次直言不讳的表示,要将孩子培养成高尔夫世界冠军。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对女儿的期待:他写道“你3岁开始打球,6岁开始征战,我在里约奥运会,你在美国集训,在追求大满贯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

刘国梁对女儿的“预言”成真了,这就是正向积极的角色设定的魔力,你播下种子,花自会开好。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向角色设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评

父母特别害怕孩子犯错,好像犯了一个错就会从此进入一个无地的深渊。所以总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复批评孩子的错误,不知这样一来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会接受父母的建议,更不要说改正行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一个自己和女儿的故事,当她发现女儿早恋的时候,她就给女儿写了封信:妈妈很替你高兴,你有人爱你,说明我女儿可爱,但是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爱你,其实是需要时间的考验。

李玫瑾教授在信里先夸赞了女儿,让女儿觉得妈妈是站在她这边的,再从妈妈的经验和女儿分享,告诉她,真正的爱是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在学业要紧,如果你们是真爱,可以再等等。

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家长就要把立场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上,不要和孩子处于对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处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里面,才能让他真正的将父母的话听进去。

2、夸奖孩子的正向表现

著名主持人窦文涛在圆桌派里面曾经曾提到这样一个经历,小时候他是一个不敢当众发言的人。有一次老师推荐他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结果他临时忘词了,还当众尿失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逃出了学校。

但后来老师又找到了窦文涛跟他说:“你那天的表现虽然不是特别好,但你之前背诵的那两段深情并茂,所以这次我推荐你去区里面比赛。”窦文涛去区里面比赛之后得了第2名,从此之后他再也不害怕上台讲话了。

故事的前半段其实是一个比较悲剧的开头。经过那次失败之后,窦文涛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个失败者,他就可能再也无法当众演讲。而这位老师却告诉窦文涛,他确实有演讲的天分。正是由于这句话,改变了窦文涛对自己的角色设定,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我曾经因为害怕上台给大家讲故事,而请了一个月的病假,直到现在,都不敢在不熟悉的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生如果在这种时候能够像窦文涛一样在关键时刻遇到伯乐可以推你一把,就很有可能前进到一个,更缤纷多彩绚烂的世界。

而我们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伯乐。

父母批评孩子的错误,无补于事,他既听不进去,就更不会改正。错误都是过去的事,更重要的是未来,父母要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继续前进突破自己。

3、界定规则

在给孩子设角色设定的时候,我们要界定清楚一个明显的界限规则。比如告诉孩子,他已经是一个可以独立的大孩子了。所以每天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做,早上起床就不能赖床了,刷牙洗脸,穿衣服,这些都是大孩子必须学会自己独立做的事情。

到了幼儿园一个老师都和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孩子,不仅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学会如何去照顾别人,如何与团队协作与他人沟通。

在界定完规则之后,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情绪的发泄口。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港湾,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有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回来告诉父母。但这并不会影响他是个好孩子的形象。

4、榜样的力量

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最完美的。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最喜欢参照的就是父母的行为和语言。要持续的对孩子有正向的角色设定,父母必须自己也按照同样的价值观,正向的价值观去做去说。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喜欢玩手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父母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就等于告诉了孩子,玩手机是一个正确的行为。即使父母说再很多次玩手机是不好的,也无济于事,因为父母已经用行为告诉孩子了。孩子并不傻,他们可以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当中辨别出父母真正的价值观。

所以言行一致,这是给孩子进行正向角色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

总结: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面对生活,但却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而父母对孩子的角色设定,正是给了孩子勇气,让孩子相信,他值得一切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