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和老师沟通有疑虑?新手家长遇难题,哈佛专家:沟通方式决定效果

2019-12-27 07:52:04孕产
文:椰子麻麻开学伊始,“新手家长们”好不容易熬过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可能又迎来了另一个难题----感觉自己有好多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跟老师沟通,小野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位,她说:孩子终于平稳度过了开学的第一周,可是自己却还不能适应,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想妈妈、不合群,老师也不怎么发视

文:椰子麻麻

开学伊始,“新手家长们”好不容易熬过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可能又迎来了另一个难题----感觉自己有好多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跟老师沟通,小野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位,她说:

孩子终于平稳度过了开学的第一周,可是自己却还不能适应,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想妈妈、不合群,老师也不怎么发视频,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天都干了什么,想找老师问问情况又怕耽误他们工作,进退两难。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三大疑虑

1、 想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聊几句,却发现总是说不上话

椰子刚上幼儿园的那几天,我每天都提心吊胆,虽然知道他的自理能力都没问题,但还是会担心他饭吃的好不好?中午有没有睡觉?有没有尿裤子?简直秒变“十万个为什么”。想着趁放学时间问问老师情况,结果却发现每天放学时教室门口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所有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左一句右一句的向老师打听情况,我连续几天硬是没插上话。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有我的经历,担心了一天娃,就盼着放学的时候问问老师啥情况,却一句话也插不上,这可怎么办。

2、 微信上文字沟通容易造成误解

于是就有家长想着,放学的时候抓不到老师问情况,那我给我老师发微信。

我那做幼儿园老师的闺蜜小梦就跟我说过好多次,每天收到最多的微信就是家长问:“XX有没有喝水、XX饭吃的多不多、XX中午睡了多久”,每天都要回答无数个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问题对老师来说真的是负担,并且因为文字沟通体会不到对方语气,有些疑问很容易造成误解。

3、 想约老师面谈却又担心耽误了老师时间

放学说不上两句话、发微信又不太合适,要不约老师面谈吧。

可是老师每天除了带孩子、还得备课、参加培训、进行课程比赛,一大堆的工作等着呢,真有家长约他们时,他们也很为难,的确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跟家长见面。

▲ 解决方案

关于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这个问题,椰子所在的幼儿园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三三约谈。

意思是每周三的15点主讲老师会安排跟一位家长见面,聊一聊孩子的情况,解决家长的疑问,增进家长和老师的沟通。

这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长的沟通困扰,那么怎样跟老师沟通才更有效呢?椰子麻麻教你几招。

和老师沟通的三大要素

1、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哈佛大学的心理研究学院曾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沟通方式的意义进行过跟踪研究:

研究人员选择了600位男性参加这次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初记录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职业、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接下来每一年研究人员都会对这600位男性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并且持续了76年,几乎涵盖了这些成年男性的一生。

这项跟踪实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群,健康水平也更高,即人际关系与健康水平成正比。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并不以数量为衡量标准,而是以亲密关系的质量为标准。

这个实验证实了好的沟通方式有多重要,从和幼儿园老师的沟通方式来说,面对面沟通优于电话沟通,电话沟通优于微信沟通。

面对面的沟通,彼此之间可以看到神态、语气等,对信息的捕捉是最准确的,因此建议家长尽量选择面对面与老师进行沟通。

2、 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

小梦曾经跟我吐槽过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事儿,就是关于沟通场合的问题。

当时小梦带了一个新生班,这个班有一个家长特别活跃,经常在群里和其他家长互动、讨论教育问题,并且经常分享某育儿大咖的某理论,以此说明老师的做法不够科学,弄得其他家长也被她给“洗脑”了,纷纷跑去园长那投诉,说小梦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对。

小梦老师哭笑不得,和园长解释说,国内和国外环境不一样,她都是按照学校的专业流程来的,园长也理解,最后跟家长们做了解释才算解决了这件事。

现在的父母对教育都很重视,平时各种育儿理论也是学习了不少,有想法也很正常,但是应该注意场合,个人产生疑问时尽量避免在大群里进行讨论,容易起到煽动作用。

建议家长有建议或者有疑问时私下和老师沟通,不要在公共场合当面和老师对峙。

3、 选择合适的沟通者

建议挑选孩子的看护者和老师进行沟通。看护者往往对孩子的习惯和脾性比较了解,更容易描述清楚事情的始末。

如果看护者本身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欠佳,可以选择家庭内这方面能力较强的人进行转达,这样也避免彼此间出现误会。

和老师沟通时应该说什么

▲ 要放小抓大

和老师沟通时一定要抓主要目标,不要一直絮絮叨叨的聊小事,什么是小事呢?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归结为小事,孩子刚入园时可以和老师聊聊这些,但入园半年后不建议继续跟老师讲这些了。

那哪些事儿算大事呢?比如教育目标、孩子遇到的问题、孩子的反常表现等。

▲ 沟通目标

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孩子阶段性的成长目标,比如希望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或专注力,可以跟老师交流,麻烦她平时帮忙留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近期是否有进步或退步,家长可根据老师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整。

▲ 沟通反常

如果孩子有一些反常的举动或者情绪,家长一定要找老师聊一聊。

丁丁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半年了表现一直很好,老师经常表扬。但是最近厌学情绪严重,每天都不愿意去幼儿园,平时乖巧的他每天都要跟妈妈上演“哭喊大戏”,最后不情不愿的去幼儿园。

丁丁的妈妈很担心,找到老师了解情况,两个人把最近家里和幼儿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翻出来说了一遍,最后发现是有一天丁丁尿裤子了,被一个大孩子(丁丁所在幼儿园是混龄制教学)笑话了,老师当场就批评了大孩子,没有过多关注丁丁,但是没想到这件事对丁丁的影响这么大。

原来丁丁本身就比较敏感,性子虽然柔软但却自尊心极强,通过妈妈和老师的沟通,老师及时改变了对丁丁的教育方式,帮助他度过了这个特殊阶段。

和老师沟通时怎么说才好听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特哈姆曾说:

“在与人谈话前,我情愿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他办公室外溜达,而不愿在没有清晰的想法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直接去他办公室。”

这说明说话是有技巧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往往相差甚远。

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也是一样,尤其是针对一些敏感问题,说话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 面对问题,控制情绪

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往往都很激动,尤其是当妈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半点委屈都不能受。明明是想找老师解决问题,结果情绪一激动变成了“声讨大会”,弄的双方都不开心,最后问题也没妥善解决。

不管多大的问题,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理智、心平气和的和老师反映情况,寻找解决方案才是最好的。

▲ 不拐弯抹角,就事论事

如果家长有什么疑虑,没必要跟老师绕来绕去,直截了当、就事论事的把事情描述清楚,比什么都强。

▲ 正面表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他说:

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这种尊重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指一个人有实力、能胜任、有自信的心理,外部尊重则是受到他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也必须尊重老师,不偏信不影射。

在产生质疑或疑虑时,客观正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少用类似“我们家小孩肯定不会骗人的”“他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这样的语句来进行表达,这样的表达会让老师感到被冒犯,没有被尊重,不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

学会用正面的方式进行表达,少用否定词,多肯定老师的付出、多表达理解,再提出问题,效果会好得多。

总结:

1、 尊重老师,真心与老师沟通,而非越界指点甚至职责老师的工作。

2、 不要拘泥于生活上的小事,多关注孩子的阶段性教育与成长。

3、 遇到问题,就事论事,避免发泄情绪。

4、 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