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互相伤害叫“陪娃写作业”
小星我最近看到一个段子,
大概够笑三个月的了:
可以说,每天陪写作业大概是家长们辛苦一天上班结束回家之后的一个更崩溃的事情,所以谈到这个话题,朋友圈都是这种画风:
疯狂咆哮型
血压升高型
大概陪写作业时候,
所有家长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日常心理活动如下:
“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这样的错误你都犯?!”
“你这智商绝对随你爸(妈)!”
但是!引起小星我这个基因专业人士极大的兴趣,是开篇段子的最后一句。家长陪写作业时吐槽智商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这个智商到底随爸还是随妈,小星就要来好好澄清一下了。
智商到底随谁?
智商,其实是智力商数的简称,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等。所以,智商的判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定义,而是具有多种表现方式。
智商其实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遗传(主要是基因)、母乳、饮食、体重、环境和药物。
遗传自然说的就是父母基因对孩子智商的影响了,目前很多说法是,母亲的智商对孩子的影响比父亲要大,因为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是真的吗?
实际上,Y染色体也会影响智力。最重要的是,常染色体对智力影响比X染色体更大。已经发现,大约有70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影响智力。5、9、10、13、18、21、22号染色体异常都会导致智商障碍,相比之下,X染色体对智力影响实在算不上大。
国外研究发现,父亲和儿子智商的相关度为0.411,母亲和儿子智商的相关度也仅为 0.443 (相关度越接近1,两者相关性越强),所以,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商的影响是差不多的。
智商和遗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现在研究者们普遍认同的对智商的理解和定义来自于著名的心理科学家Raymond Bernard 。
Raymond把智商分为两个部分:Fluid Intelligence(流体智力,简称FI) 和 Crystal Intelligence(晶体智力,以下简称CI)。FI指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比如知觉、记忆、推理能力;CI则是通过学习等后天获取的能力。FI大概在25到30岁达到峰值,而CI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FI明显是跟每个人的基因表达的差异息息相关的。所以,一般认为流体智力是遗传的。
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一队来自美国、英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找到两组认为可能影响智商的基因。他们称之为M1,M3基因网络,其中M3基因网络包含约150个基因。他们发现这类这些基因,尤其是M3基因网络包含的基因的变异, 会造成一些人的认知障碍、以及神经疾病。
截图来自星舰基因检测报告
所以,这可以作为孩子各种能力的一个参考,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但是即使FI不高也不用怨天尤人,CI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小时候被说不聪明的孩纸,你们还有机会变得睿智的。
除了基因会对孩子的智商产生影响,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会对基因产生影响:
1.饮食
吃核桃可以提高智力?对的,核桃里面富含的油脂可以满足大脑基质的需要,从而有助于大脑的发育。鸡蛋所含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蛋黄素也可以健脑益智,对人体发育和神经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
2.体重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儿童过于肥胖,过多的脂肪会进入脑内,从而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所以,为了健康和智商,也要减肥啊。
3.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不仅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对孩子的智商发育,也是极其重要的。
基因决定不了智商,你可以
实际上,对智力进行刻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智力。我们可以从基因检测当中获知孩子的思维敏捷度、观察力、记忆力的高低,但是这些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在幼儿、青少年阶段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可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智力。
这里不得不提世界上有名的“实验成果”——波尔加三姐妹。
波尔加三姐妹是是匈牙利著名国际象棋棋手苏珊·波尔加、索菲亚·波尔加和朱迪特·波尔加的合称。大姐10岁成为国家大师;二姐在7岁时就曾获得了匈牙利国际象棋比赛11岁组的男子冠军;小妹12岁参加世界青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夺得男子12岁组冠军。
实际上,她们三人的成就均来自于她们的父亲——教育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的教育实验,他奉行“练习成就卓越”。从小,他就对三姐妹进行了国际象棋的长时间训练。在青春期之前,三姐妹在国际象棋上的训练已经超过了一万小时,超过了国际象棋史上任何女性的练习时长。
来自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Albert Rothenberg说:
“ Strong motivation and inheritance both play a critical role.”
这大概是目前对智商最好的概括了。
如何提升智力?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
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既然陪写作业导致家里鸡飞狗跳,那么家长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呢?
陪孩子写作业固然可以,但是请不要忘记对面是个孩子,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和教育,让孩子逐渐理解,提高记忆,调动兴趣,通过孩子的兴趣点切入,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角度去俯视和要求一个孩子,而应该学着用平等的高度和孩子对话。
你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不陪孩子写作业,帮助TA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承担责任。作业完成与否和质量如何都有相应的后果等着TA去承受和成长,这是孩子应该独立承担的责任,孩子自己写作业,能够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让写作业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尤其是,对于各位负责任的家长而言,不陪写作业,可以避免家庭矛盾,有益于家长身心健康。
其实,回归到最根本的出发点,做家长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人、成材。因此,我们的症结点不在于是否陪写作业,而在我们想培养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毕竟小星觉得,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体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有益!
相关文章
- 有一种痛苦叫陪娃写作业,开学了,你们的心脏还好吗?
- 陪娃写作业啥感觉?国外老爸把儿子简笔画p成现实版,网友:100分
- 陪娃写作业引发1.3亿网友围观:前世作了什么孽今生陪娃做作业
- 陪娃写作业,家长要"佛系"一点
- 2019 “最要命”的陪伴,陪娃写作业,光荣上榜!
- “陪娃写作业”曝光:父母懂得这一点,比怒吼1000次都强
- 别再诉苦陪孩子写作业,你所谓的陪伴其实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 告别“自杀式”陪娃写作业,家长先花20分钟做这6件事
- 在陪娃熬夜写作业的问题上,这“一盘死棋”到底怎么解?
- 真实有效!陪娃写作业,身怀绝技的家长带来了14种“秘籍”!值得借鉴
- 组图:开学才半个月,第一批陪娃写作业的爸妈已被逼疯
- “爸,我想要零花钱”,三位爸爸不同答复,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 孩子的自我认知,毁于你的“暴力教育”,别让你的爱变成一种伤害
- 家庭教育新理念,如何走出“陪娃做作业到脑梗”的误区
- 幼儿园的3种“冷暴力”,每一种伤害都很大,父母却一点不知情
- 开学前陪娃赶作业有多崩溃?来感受这份绝望
- 有一种伤害叫“免疫性不孕症”!
- 有一种伤害叫“别人家的孩子”
- 警惕!过度期待,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
- 作业拖拉写不完?孩子的问题?错!聪明的妈妈会这样帮孩子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