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写作业引发1.3亿网友围观:前世作了什么孽今生陪娃做作业 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要陪孩子写作业图片
近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登上热搜:
原来,一位美国爸爸在辅导女儿做作业时,因为孩子贪玩,越急越气,最后气到拍桌子大飙中文:"克鞋(快写)啊"!
又焦虑又搞笑的样子戳中了一大片爸妈的心:原来,在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崩溃是不分国界的!
评论下方更是涌现了一堆来自亲爹妈的无情吐槽: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教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全世界的爸爸妈妈都面对同样的问题。"
"就说陪写作业有多难吧,挤兑得外国人都说了中国话了。"
真可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的爹妈。似乎只要涉及到陪娃做作业,血压飙升分分钟的事。
南京就有位年轻妈妈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因为孩子磨叽没及时完成,自己又太心急,孩子没啥事,自己倒先气得中风进医院了。
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往往是孩子还没开始进入状态,家长就先崩溃了。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家长太焦虑、太心急。
1.去年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49岁的原梦园阿姨,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自己曾是一个焦虑的陪读妈妈,曾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与之有过尖锐的对立面。
可她发现她越是盯着孩子学习,孩子就越紧张。
当她看到孩子在写作业之前需要长吁一口气的时候,她不得不尝试着改变陪读状态——从简单的盯着孩子学,到和孩子一起学。
最终,和孩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成了同一届研友。
羡煞旁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了励志模板。
如果在发现孩子做作业不集中的时候,原梦园没有改变自己,而是急于求成继续给孩子施压,势必会加剧孩子的焦虑,最终也不会有母子二人都同上研究生的成就。
陪读不等于盯着读,辅导做作业更不等于可以趾高气扬地对孩子的作业肆意调侃,两者的意义千差万别。
许多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完全是一副"监工"状态:
聚精会神盯着孩子的一笔一划,不停地发表意见:
"这个竖没有弯钩"、
"这跟刚才的一样,怎么又错了?"、
"能不能用心点,赶紧写啊!"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孩子的耳边立体循环播放。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仅不会帮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掌握知识,还会加剧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
心理学家伍罡在《其乐无穷的战斗》中写道:"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两大因素,第一是基因,第二是环境。基因决定发展顺序,环境决定发展水平。换句话说,孩子的成长发育有自身的阶段性,什么时候发育什么,由基因决定。这个阶段的特质发育得好不好,由环境决定。"
作为孩子,学习的路上本来就是求索的过程,不出错的都是天才,出错才属常态。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避免孩子在做作业时的出错,但最大限度地给到知识辅导,方法分享,坚持与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才是关键。
2.对家长来说,辅导作业是挑战极限。
殊不知,在孩子心中,作业更是如同噩梦的存在。
为了逃避作业、逃避老师和家长的责骂,孩子们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只有当家长不以责骂为目的,调整心态并掌握正确的辅导姿势时,孩子才能从心里接纳作业、爱上学习。
①慢一点,别急
你有多焦虑,孩子就有多恐惧,陪娃做作业,耐心很重要。
心理学有个词叫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其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而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猫",即为最弱小、受气最多的群体。
在辅导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上,如果家长因为一道错题就陷入焦虑,没有耐心,急切地给孩子贴上"蠢"、"笨"的标签,势必会出现踢猫效应,让孩子成为坏情绪的受害者。
不仅会引起孩子对做作业这一行为的不满,还会让孩子对作业产生抵触心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家长的这种心理机制是投射,是孩子不急父母先急的根本原因。"
因此父母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是厌烦孩子不能一点就通,还是因为时间被占用而焦虑。针对需求,调整策略。
从本质上来说,家庭作业只是用来检验巩固孩子的知识掌握度的工具。
如果知识掌握不到位,必然会出错。这时候家长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要过度焦虑,上升到这道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的高度,只需要给予正确引导就可以了。
这里的引导是指理智地帮孩子梳理知识点,而不是先发泄情绪然后再通过质疑的态度指正孩子。
最好的做法是:孩子做完--家长检查---针对错误和孩子一起复盘,找到错误的根源(是思路还是计算?)---帮助孩子攻坚克难,实现成长。
如此一来,孩子才会真正接纳作业,并真正内化知识,从中体会解决难题的成就感。
②甜一点,多夸
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才是主体,作业只是工具。
不能因为主体未能完全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去责备主体,一件工具的熟练运用取决于主体对其的试练时长。
适当允许孩子在作业里的试错,试错之后的成长远比错误本身更值得讨论与嘉奖。
不以一道题的对错判断孩子的智商高低,是父母最基本的修养。
心理学家曾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比马龙效应更是明确指出:你把孩子看成什么,他就会像什么。你的期待、认可以及赞美会变成孩子的动力,助力他成长为你所期待的模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积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诸如字迹工整、思路顺畅、相对进步了一点等这类夸赞词汇,永远不要吝啬对孩子表达。
适当的赞美不仅会增强孩子自信心,还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接纳,从而越变越好。
③佛一点,别慌
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在乎孩子的成绩,还是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做作业时,不自觉地将分数与孩子的未来挂钩,但其实分数只是一个数值,它只能说明此时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度,并不能定义孩子的未来走向。
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教孩子做会一道题不是目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才是目的。
当家长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作业上,对于孩子的作业思路指手画脚多于知识辅导,孩子的内心大抵会出现反叛心理。
天赋不能强求,但培养却可以胜过天赋。
陪读过程中应该"务虚不务实",对孩子进行思想激励、习惯引导、方法分享、信心加持远比批评孩子天赋不足的意义大得多。
3.诗词才女武亦姝的妈妈曾说: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前不久和同事聊到家庭教育,她很骄傲地跟我们分享自家儿子的表现:
因为孩子爸爸喜欢阅读,每天都会抽空在书房看书,三岁的儿子便有样学样。每天也在固定的时间点学着爸爸的样子,抱着绘本看,几乎不需要她去耳提面命自己就已经有了阅读的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样子决定了孩子的样子。
最好的教育并不是强行给孩子灌输理论知识,而是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智课教育和新浪教育在《中国家长教育交流指数调查报告》指出:约7成的家长为孩子教育感到焦虑,40%的家庭收入成为家长最能接受的教育花销额度,而最让家长焦虑的话题是学习成绩。
我们这一代家长,多数是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背景下煎熬着长大。
成为家长后又不自觉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概念裹挟,试图继续以“分数最大论”影响孩子。
可“以分数论成绩”本就是个伪命题,它最多只能代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孩子对知识的消化结果,永远无法衡量孩子的明天。
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成为学渣逆袭的典型案例;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力·埃里森经历了三所大学,依然被退学。但这并不影响他后来在商业帝国的成就。首次高考数学只有1分的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才勉强被杭州师范招录,最后成了改变中国互联网购物格局的电商大佬。谁也不能通过往昔的分数数值预判孩子的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适时引导,给予他们最有效的精神支持和方法指导。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
剩下的,便交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