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取笑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要让孩子感到屈辱和自卑 教育孩子不要骄傲的话
大家好,我是小何,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大家阅读。一位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永远也不要取笑孩子,因为没有什么比取笑更能让一个孩子变得无礼、粗暴、心理扭曲了。”
由于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以至于孩子们常会提一些不现实的要求,或者做一些让妈妈们哭笑不得的事。当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妈妈不是耐心地说服教育,而是挖苦取笑自己的孩子。岂不知,这将直接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取笑会使人失去自尊,没有自信。对于正处在培养自尊和自信关键时期的孩子来说,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取笑自己的孩子。”
航航的妈妈是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在对待儿子的教育方面,可以说“才尽其用”。一直以来,她始终将儿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并时常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航航的妈妈认为,在孩子逐渐产生自信心的阶段,自己能否尊重他的观点和想法将对他的成长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上天并没有踢给航航嗓亮的數喉,但为了让儿子保持热爱唱歌的兴趣,妈妈还是鼓励他唱出喜欢的歌曲。有一次,航航自信满满地大声唱出跑了调的歌曲,妈妈忍不佳笑出了声,敏感的儿子马上停了下来,问:“怎么了,妈妈,是我唱得不好听吗?”妈妈赶紧说:“不,宝贝,你唱得浪好,感情很丰富,我还以为自己听到了天籁之音呢,所以忍不佳笑了起来。”
后来,航航的妈妈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孩子唱驶是因为他快乐,不且唱歇本身可以让孩子的肺活量得到锻炼,并有助于他保持好的心情.跑调是正常的事情,因为天生的音乐家原本就不多。过了一段时间,航航的妈妈为儿子请了一位声乐老师,并这样告诉航航:“你唱歌唱得越来越好,都比我强了,我们得请位专业的老师来教你才行,这样你就能唱更多好听的歇曲了,你说呢?”航航开心地答应了,他十分喜欢自己的声乐老师,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浪多音乐知识,还和声乐老师共同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正是因为航航妈妈正确地对待了孩子并不完美的歌喉,航航才越唱越好听,而且非常喜欢音乐,尽管他将来或许不会在这一领域上有所建树,但音乐带给他的将是无限的乐趣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知识。梅子是个从小很有画画天赋的小孩,并且在童年时代就获得过奖项,但是她后来却没在给画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这一切只因为妈妈的取笑。
原来,梅子获得奖项后,她的妈妈开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始经觉得女儿的画离自己想象的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于是,她天天指责孩子的画作,甚至对孩子冷嘲热讽,说孩子根本不是画画的材料,不吃这碗饭。在妈妈的取笑下,梅子的给画热情迅速冷却,甚至宁可装病也不愿意拿起画笔。
不得不为故事中的梅子而感到悲哀,就因为她有一个取笑她的妈妈。一个孩子即使有再高的天赋,再勤奋的努力,一旦遇到这样一个妈妈,那么被毀掉也就是必然了。所以说,妈妈们一定要认识到取笑这种教育方法对孩子来讲危害何其大。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取笑孩子,因为这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且有可能使他一生都挥不去心理上的阴影。
妈妈心得
1,善于赏识和激励孩子
在此我们要特别强调一下,赏识和激励是不应该存在分别心的,也就是孩子做得好要赏识,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赏识。你的赏识会让他们变得更好。
2,适当给孩子“加块糖”
我们不提倡对孩子的夸奖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但是若能够在夸奖孩子的时候适当地“加块糖”,多讲几句鼓励的话,那么孩子往往能被调动起更多的积极因素,使他取得更大的进步。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记得关注!
相关文章
- 努力不仅是让孩子有更多选择,更是让孩子有能力说:“不!”
- 孩子10岁之前有这些表现,说明自卑已经入骨了,你还不来了解?
-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父母给与鼓励支持,变成孩子源动力
- 孩子一直很努力,就是成绩上不去?可能是深陷“伪勤奋”误区
- 孩子不努力,到底谁种下的果?之作业篇
- 孩子不好好读书,看完你会发现,不读书不努力的代价太大了
-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这八个细节说明问题,别轻易忽视
- 孩子为什么感到孤独?哪怕在父母身边,他们的陪伴需求也没被满足
- 孩子从“我不行”到“我试试”,需要付出多少
-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 孩子做事拖沓,父母也有责任,不过没关系,可以一起努力改变
- 孩子努力学习却全班垫底,家长提醒这几点,避免孩子做“无用功”
- 孩子努力学习却遭老师劝退,老师坦言:责任在家长
- 孩子努力考高校,父母却不让其离开半步,“巨婴”父母何时长大?
- 孩子嫌弃家境怎么办,父母一定要这样传达,让她努力成长
- 孩子学习不努力,学校班主任要求家长办智障儿童证明,但是孩子没智障,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 孩子平时很努力,一到考试就“掉链子”?其实是自我妨碍的原因
- 孩子总易自卑?家长要善利用“镜中我效应”,让孩子认识真自我
- 孩子总是哭闹不停?可能是个“高需求”宝宝,家长应付出更多耐心
- 孩子总是失败?不要让他自卑气馁,而应教会他优雅地面对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