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家长代替孩子做手机作业后,成绩直线上升。教师:这办法有”毒“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2022-03-15 03:44:44孕产
家长代替孩子做手机作业后,成绩直线上升。教师:这办法有”毒“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学校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些公司顺势而为,开发了一些可以在线完成作业的APP。教师和家长安装APP后,学校可以通过APP布置作业,而且非常方便统计及评分,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家长代替孩子做手机作业后,成绩直线上升。教师:这办法有”毒“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学校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些公司顺势而为,开发了一些可以在线完成作业的APP。

教师和家长安装APP后,学校可以通过APP布置作业,而且非常方便统计及评分,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学生可以通过APP完成作业,做作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可以完成朗读的作业,对纸质作业也是一个补充。

可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手机一到手,孩子就忍不住用来玩游戏、看小说,有的甚至还入了迷,反而把学习荒废了。

家长代替孩子做手机作业后,成绩直线上升。教师:这办法有”毒“

前同事玲玲家就有这样的烦恼。上学期开始,读五年级的女儿要到手机后,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知不觉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甚至还更长,睡觉的时间也在往后推。

女儿的成绩却没有提升,尤其是英语,以前还能考个七八十分,现在反倒经常考六十多分。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若是责问她:“为什么手机用了这么长时间?”

她理直气壮地答:“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要这么长时间完成。”

一次偶然的机会,玲玲发现女儿迷上了游戏和漫画,而且加了相应的QQ群。QQ群里人员复杂,还有些少儿不宜的字眼。

玲玲非常担心,怕小小的手机会毁了自己的女儿。于是跟老公商量,想出了一个办法:从此以后,不让女儿碰手机,女儿要通过手机完成的作业,由夫妻俩自己完成。

玲玲的女儿一开始大哭大闹,但玲玲两夫妻绝不妥协。闹了两天之后,女儿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父母的决定,于是就不闹了。

现在,玲玲的女儿已经上六年级了,前段时间还进行了单元测试,她惊喜地发现:女儿的英语单元测试成绩是92分。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女儿手机上的作业全部由家长完成,成绩不降反升。这种惊奇的现象,让玲玲以为,自己找到了教育女儿的正确方法。

前几天,我和几个要好的前同事在一起聚会,玲玲也在场。聊天时,玲玲提起了这件事,颇为得意,甚至有故意炫耀的嫌疑。

另一个现在在学校当教师的前同事芳子,却不赞同玲玲的办法,她说: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目前看似有效,却还有很多缺陷,甚至会“毒害”孩子,还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芳子侃侃而谈,说出了她的观点:

第一,孩子不玩手机跟成绩好,没有必然关联。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想,孩子不玩手机了,就一定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其实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罢了,不玩手机跟成绩好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有些乡下孩子,只能偶尔接触智能手机,比如过年过节时,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回来了。如果刚才的逻辑说得通的话,那这批人的成绩肯定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现在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只能是她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不接触手机的结果。家长要把这一点理清楚,尤其是要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家长自己帮孩子完成手机上的作业,这个做法也不是很妥当,这是欺骗的行为,会在孩子当中树立不好的榜样。如果家长实在没招,可以找老师或者其他人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不让孩子接触手机,容易染上手机瘾。

孩子没机会接触手机,可能会让孩子把对手机的期待埋藏在心里。等她有机会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可能会疯狂地反抗父母,把她多年以来对手机的期待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甚至会染上手机瘾。

互联网刚普及的那几年,我们经常看到网络和报纸上报到,某地有某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上了高中后染上了网瘾,成绩一落千丈的事。

发生这样的事,就是因为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网络,对于网络上的诱惑无法自控,渐渐地就染上了网瘾。

这几年来,青少年染上网瘾的报道越来越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家各户都有机会上网,青少年对网络不再希奇,对网络上瘾的人越来越少了。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第三,别人有手机她没有,容易形成匮乏感。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女儿,跟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聊天。这些同龄人聚在一起,游戏是绕不开的话题。

教育部严禁将教师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大家在聊游戏聊得津津乐道、越来越起劲的时候,你的女儿却在一旁默不作声,她心里会怎么想?我想,这时,无力、无助、匮乏的感觉,就会占据她的内心。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问她一句:“你呢?你玩什么游戏?”你的女儿该怎么回答?

虽然我们提倡每个孩子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有自己的主见等,但是,融入同龄人的生活,确实是每个青少年的“刚需”。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的赵德汉,因为幼年时期穷怕了,结果当官之后,贪了两个多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悲剧。

第四,手机确实对学习有好处,不应该被彻底禁绝。

比如,朗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中考时,我的英语成绩是114分,但口语却很差,这就是缺少朗读的结果。现在通过APP,学生借助手机可以完成朗读的作业,这是一大进步。

还比如,孩子有什么不会做的题目,网络上一查,不但会有答案,还会有讲解视频,而且大部分都是名师讲的,比起家长自己辅导要专业多了。

还有,检索信息、运用互联网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下一代人的最基础的能力。若是彻底让孩子禁绝手机,这项能力肯定会落后于同龄人。

一边又要控制孩子玩手机,一边又不能让孩子彻底脱离手机,怎么办呢?

其实,现在技术很发达,网络上已经有些APP,可以帮助我们,让孩子用手机时,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打开规定的应用。到了时间后,手机就被锁死了,就用不了。

第五,彻底根治手机顽症,要在培养自觉自律上下功夫。

刚才说的,用技术手段来控制孩子玩手机,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实现治本,就只能在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律意识上下手。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律意识,何其难也!难道就因为难,我们家长就可以不去做吗?

比如,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等健康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被书本中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还会去玩手机吗?

又如,可以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自己督促自己成长,在自我成长中,获取更多快乐的体验,那孩子自己就会远离手机。

芳子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玲玲目前办法中的缺陷与不足,同时也给出了新的办法。你觉得芳子的观点对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大家好,我是慧妈,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草根宝妈,如果我的文字对您有用,不妨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或评论,您的鼓励,是慧妈分享优质内容的动力。

关注我的头条号@慧妈育儿课堂,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聪明孩子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