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小孩也分层次,低层次聆听会“适得其反”,你在哪一层? 聆听的层次有哪些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大学同学小金打电话给我抱怨她最近和孩子的一些烦心事。
小金的孩子这学期开学就初三了,已经到了面临中考压力的时候,但孩子的成绩一直不见起色,这让小金一直为之着急。
有时候看孩子写作业太慢或者在偷懒,她就忍不住跟孩子讲道理,时常忍不住自己的怒火。
而孩子也很烦妈妈,每次都是大声地反驳,然后把门一摔反锁房间。
我听后便一下明白了问题出在了哪里,其实这是很多家庭里十分常见的争吵,因为家长们忽略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步——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聆听"的重要性,你应该了解所谓聆听,并不是坐在一旁玩着手机,听着孩子说着自己的在学校的趣事,其实聆听,更像是一种态度。
孩子在童年时期最信任且最依赖的对象就是父母,因为当孩子遇到了令他们开心愉悦,或是难过恐惧的事情时,都希望父母能够知道,他们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成年人会从被他人认真倾听的行为中获得尊重感,而孩子会从被父母认真倾听的态度中获得安全感和爱。
那么,倾听还有哪些重要性呢?
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在倾听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安抚和理解,可以缓和孩子的感知和情绪,孩子从父母的反应中感受出了包容和接纳,孩子就能够更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回答:小女孩回家后告诉爸爸自己看到了鬼,很害怕,不敢一个人睡觉。
有的家长可能就随便敷衍:"世界上没有鬼,快睡觉。"但那位父亲没有认为她在胡思乱想,耐心地问她:"这个鬼长什么样子?"
小女孩就说:"是黑色的,看不清楚,看一眼就不见了。"
爸爸和女儿认真地聊了很久,发现女儿总是在放学路上看见"鬼",于是有天他便请假提前下班,在女儿身后跟着她,终于在第三条看到了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踪自己的女儿。
随即他便马上报了警,制服了这个跟踪狂。
可想而知,如果父亲没有认真聆听女儿,后果会多么严重。
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很多家长抱怨,现在孩子越来越不跟自己说事情了。其实想一想,你有没有在孩子愿意跟你聊天的时候冷漠敷衍过呢?
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需求,才能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和想法。这样父母就不会在没了解实际情况下做决定,也不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这些都基于对孩子需求的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发觉,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误会因为倾听而减少,会因为不断地沟通而解决。
倾听可以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在融洽的环境中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察觉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聆听"的四个层级,你属于哪一个?就像我所说的,聆听不是随便地坐在那里听,它分为四个层级。
下载式聆听这个层级处于最低级的聆听,是指我作为父母,意味着我只听我想听的,其他的我都听不到,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孩子会觉得我完全不被理解,你不懂我。
你根本没有听到孩子,你只是听到了你自己而已。
事实式聆听这个层次可以归于一句话:你说的是对的,我说的也是对的。
也就是我们互相讲道理,看看谁才是对的。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下,其实我们往往都知道,或者是都能证明彼此的观点是对的,我们只需要做一步——换个角度。
虽然两人都是对的,但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两人都想要证明"我才是对的",那么冲突和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很多家庭都是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争执,包括亲密关系也是一样。
同理式聆听这个层级明显就比前两个层级要缓和、包容得多。在这个层级,我能感受到你,我也理解你,我曾跟你有同样的感受,我懂你。
这样就是有一种深深被看见的感觉。
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亲子关系也好,夫妻关系也好,情侣关系也好,如果有了这种被深深看见的感觉,那是非常舒服的,也是我们每个人渴望的。
有的时候话不用多说,一句"我懂"就胜过了千言万语。
听到这大家伙似乎觉得,嗯,够了!但是其实我们往往还在渴望下一个层次。
生成式聆听我们还往往渴望和对方来到共同行动的层面:无论面对什么,我都在你身边,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也就是我们的最深度的聆听。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很多妈妈对孩子说:"没事,你去吧,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这就是一种极度滋养孩子的爱。
|"聆听"的正确姿势:尽可能做到生成式聆听!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儿童教育一直停留在下载式聆听,那么孩子仿佛跟这个家失去了关联,那这个家对孩子来说就不在是有归属感的存在,我们又谈何育儿呢?
但如果我们虽时常聆听,却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只会将本该温馨的家变成一个战场。而如果我们能同理式聆听,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和接纳。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所谓育儿,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地养成孩子的习惯和行为。
那么,究竟如何运用聆听四层次,通过聆听孩子来培养孩子呢?
父母要听孩子把话说完很多家长一回到家就累的躺在沙发上,听到孩子的声音就觉得烦躁,暴怒地让孩子闭嘴,亦或是不耐烦地让孩子一边玩去。
而这时兴冲冲地等着你回家,跟你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或者最近的恐惧和困难的孩子,就会感到难堪和伤心。
父母总是在忙其他事,要孩子等会再说,但孩子已经丧失刚开始的欲望;或者孩子在讲一件委屈的事,父母一听火冒三丈,责骂孩子,在孩子身上找事情的起因。
久而久而,亲子之间的沟通之路就会慢慢被堵塞,孩子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应该做的,是当孩子说话时,尽可能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听孩子把事情讲完。
而孩子看到父母这样的举动,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鼓励,也会越来越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父母适当给予分析和建议父母在做一个有修养的听众的同时,也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当然,简单的聆听还不行,父母要做到生成式聆听,还要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给予合理的建议。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别的孩子起了争执,被推打了,你要跟孩子分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保护自己,但不要去伤害其他小朋友。
因为父母在前期肯花时间、有耐心地倾听行为已经在孩子心中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因此孩子也更愿意听进父母接下来的建议。
并且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心里是渴望父母的建议和帮助的。
学会正确的"聆听"姿势,和孩子面对面,共同成长。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低层次的父母,总舍不得放手,解锁家务劳动对孩子影响,值得借鉴
- “妈妈,我与他们不一样”午睡也分娃,强行入睡反而适得其反
- 做家长分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 适得其反的唠叨式教育,父母们你们还在做吗?
- “赏识教育”要慎用,使用不当引发“德西效应”,只会适得其反
- 《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 不要再对孩子大吼大叫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 不要用超过本身的标准要求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最终一事无成
- 为何家长想教育孩子,最后却总是适得其反?
- 亲身经历,这样教育孩子结果会适得其反
- 在育儿的过程中,有哪些适得其反的育儿方法?
- 妈妈不怨你!家长真的知道如何安慰孩子吗?说这些话只会适得其反
- 妈妈担心孩子早恋想奇招:把儿子当女儿养,结果适得其反
- 孕期水果要选对,吃的方法不对,都会适得其反
- 孕期水果要选对,吃的方法不对,都会适得其反
- 孩子不睡觉,强迫可是会适得其反哟
- 宝宝吃得多就能保证营养好?小心过度喂养适得其反
- 网红“防近视神器”受家长青睐 使用不当当心适得其反
- 胎教太勤快会适得其反
- 送孩子去幼儿园,别拉着老师讲起来没完,很有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