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维护好孩子自尊的六个注意之处 如何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一个人的尊严如果备受践踏,就难以正常的心态面对人与事,更难以抬头面对人生。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尊心也在渐渐的建立过程中。幼儿自尊心的建立需要家长的小心呵护。而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伤害了小孩的自尊心。
1.漠视小孩的隐私。
小孩也有自己的秘密,这代表着小孩正在长大,正在具备独立处理一些事情的能力。而往往很多家长都没有看到这一点,认为小孩是自己的,理所当然应该了解小孩的全部。殊不知,这样漠视小孩的隐私,对小孩的自尊心以至人格都是一种伤害。小孩拥有和成人一样的自尊心,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有人将您的隐私公之于众,您会怎么想?漠视小孩的隐私,不仅不利于小孩与父母感情的培养,如果发展过激,还可能造成更深的矛盾,不利于小孩接下来的教育。
2.不顾场合地批评小孩。
一些父母在外人面前喝斥、辱骂小孩,认为这样更能让小孩长记性。也许事后小孩是变聪明了,但是内心已经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对小孩不分场合地批评,不仅严重挫伤小孩在同伴中的地位,给他造成失落感。而且也容易激起小孩对父母的埋怨,甚至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变得敏感多疑。恰当的做法是“对小孩要关起门来批评,敞开门来表扬”。
3.将小孩与其他人作比较。
的确,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小孩是不错的,但是当小孩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有差别时,又难免在心里进行比较。甚至有些父母经常会对小孩讲“你看隔壁的某某,就不像你这么调皮”或者“人家的钢琴弹得多棒啊,你怎么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如!”试想一下,小孩听到这样的话该多么伤心,自己的爸父母妈难道是在嫌弃自己吗?难道已经不喜欢自己了吗?这种比较会严重损害小孩的自尊心,而且影响到小孩对父母的感情。
4.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孩。
沟通要从心开始,很多家长忽视了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无视幼儿个人表达的需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孩。这样做,是不尊重小孩的表现,对小孩的自尊心也是一种打击。日久之后,小孩会渐渐丧失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渐渐隐藏起自己来。作为父母,应该及时听取小孩的意见,从内心尊重小孩,这样才有利于小孩身心的发展。
5.随意辱骂小孩。
很多父母都会在小孩犯过错的时候批评小孩,更有甚者,会使用过激的词语来辱骂小孩。“你真是个笨蛋”或者“你这只笨猪”等等恶劣的词语,会严重伤害小孩的自尊心,从而让小孩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所以,当小孩做了错事时,父母最好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小孩信服,而不是通过这种辱骂来发泄心中的怒气。要知道,辱骂对小孩的长大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而且也会让父母的威信扫地。
6.对小孩期望过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没有根据小孩的实际能力和情况,而是过高地估计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对幼儿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却不知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幼儿产生畏惧心理,认为自己达不到这一要求而主动放弃,既不利于幼儿自尊心及自咱评价感的提高,同时又阻碍了其意志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 孩子怎么吃可以长得高?父母要抓好孩子长高的三个黄金期
- 孩子要摆脱"网瘾少年"的称号,父母需行动,做好孩子心理辅导
- 父母在做错事情,学会真诚的和孩子道歉,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 父母把握好孩子一生3个阶段叛逆期,比上北大清华更有成就感
- 父母教育好孩子的五个要点
-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注重好孩子内心感受,让情感交流更有力量
- 父母缺这三样 很难教育好孩子
- 90后年轻妈妈的育儿经验:教育好孩子,父母引导作用大
- 9岁女孩留遗书:我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父母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 “为人父母,一分钟没看好孩子,都是我的责任”
- “我的女儿,她是个好孩子”:父母的认可,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 《我的爸爸叫焦尼》:父母具备离婚力才能修复好孩子的幸福力
- 学了那么多教育知识,依旧管不好孩子?拼父母功底的时候到了
- 学海无涯任重道远,父母应如何当好孩子的灯塔,并与孩子共同进步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恩爱,如果是单亲,更可以教出好孩子
- 当父母把“听话”和“懂事”当好孩子的标准
- 把握好孩子个性魅力的良好发展,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的关键过程
- 林清玄: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当父母应该知道...
- 校园欺凌屡见不鲜,父母真想保护好孩子,要教会他们这3招
- 毁掉一个好孩子,父母只需做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