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她是个好孩子”:父母的认可,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特别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否定,当父母的应该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不管你表现如何,我们永远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励你,这样孩子面对未知的未来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作者:希蓝(爸妈精读主笔)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2岁女童输掉比赛被妈妈拍打训斥,委屈大哭,路人纷纷安慰。
事情是这样的,在9月22日,郑州举办了一场平衡车比赛,一位2岁左右的女孩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失常,跑了倒数。
这位女孩的妈妈非常生气,把女儿拉到一旁,当着路人的面整整骂了孩子十分钟有余,期间还好几次拍打了孩子的头盔。
小女孩不停地哭泣,妈妈却不为所动,始终没安慰一句更没有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是把女儿晾在一边。
很多的路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前安慰小女孩,但是这位妈妈却无动于衷。
对这位妈妈来说,这场比赛是极其重要的,输了比赛就等于丢了面子,只能通过对孩子不断地责骂才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她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付出了努力,没有取得好成绩,她也很难过很着急,她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安慰,得到的却是大庭观众之下的责骂。
这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女孩更加感受不到妈妈对她的爱理解和包容。
2岁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是这样个做法,要求过于严厉,只会适得其反。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显然这位妈妈对女儿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面是严重不达标的,孩子平衡车比赛没有跑好,苛责,谩骂,对孩子并没有实质性帮助,还不如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以及安慰,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关心和爱,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01
父母的认可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有位心理学家说:“父母的认可,永远是孩子砥砺前行的最好姿态。”
今年4月份,环球网综合报道讲述了美国一位叫加米亚的10岁女孩,借助假肢完成了多个后空翻和一字马动作。
原来这位女孩患有先天性股骨缺损,左腿比右腿短,在五岁的时候还做了截肢手术,从此更加自卑,不敢出门。但妈妈没有放弃她,给予她极大的信任和支持。
加米亚虽然身体有缺陷,却心怀梦想,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舞蹈者,这位妈妈对于女儿的梦想没有嘲笑没有否定,而是不断鼓励她朝着梦想前进。
通过不懈努力勤奋练习,加米亚能够完成多个后空翻和一字马动作,面对镜头表演时,她充满自信,动作娴熟,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在妈妈的陪伴和鼓励下,使加米亚不再自暴自弃,从此相信自己,并不断地接受挑战,成就更好的自己。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孩子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加米亚很幸运,拥有一位爱她认可她的好母亲,也正是母亲对她的认可肯定与支持,让她越发自信,不断地挑战自己,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父母的鼓励认可后天建立起来,当孩子心怀梦想时,我们要做的是支持肯定他们,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
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是对孩子极大的鼓舞,孩子会更加有动力,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根据真事改编的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沙耶加是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名副其实的学渣,坏学生。
不过她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坚定地告诉老师:“我的女儿,她是个好孩子。”
后来沙耶加因抽烟被学校惩罚休学,妈妈没有责骂她,反而对她说:“不管周围人怎么说,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也一定站在你这边。”
在母亲的爱和包容下,沙耶加改过自新,努力学习,可惜成绩依然不理想,妈妈温柔地安慰她:“如果太累,放弃也没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认可,让沙耶加重燃斗志,一举考上日本排名前五的名校。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父母的肯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像沙耶加,不管如何叛逆,别人对她的评价何等之差,但是妈妈对她只有肯定和支持,正是这份认可使她发生了改变,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
02
贬低式教育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而微博上一个热点新闻【成绩名列前茅仍被骂不争气,12岁女孩不堪“贬低式教育”离家出走】却恰恰相反。
在8月1日,湖南张家界铁警接到一名离家出走的12岁女孩,女孩来自湖北,父母都忙于工作,对她的关心和陪伴少之又少,只有一只宠物狗与她为伴。
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妈妈并没有为之感到开心,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责骂她,说她很差劲,因此女孩子很不自信,即使成绩名列前茅,也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父母一次又一次对她的否认,让她深深地以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自己就是那么地不堪,以至于成绩优秀也不敢肯定自己。
这种贬低式教育,只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导致她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孩子渴望被看见,渴望父母的陪伴和理解,渴望父母的认可,可父母给予的只有无限的苛责和贬低。
创伤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的谋杀。不断地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等等,会像身体伤害和性伤害一样,给人带去创伤和羞耻感。
这种情感上的伤害看似无形,却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甚至伴随孩子一生。
现在讲究的是科学养育,过去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苛责式教育已不再适用,需要转换思维,方能让孩子更优秀。
03
过于严厉无法促进孩子进步却会带来伤害
在2016年6月10日,达州市渠县中学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斯,在QQ空间定时发布了多条“说说”,每条内容都表达出了轻生的念头。
6月13日上午,小斯的尸体在渠县的渠江河面上被发现,从他写下的日记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平日里父母对他的严厉。
初一下学期,我全校排名第五,数学满分,政治满分,地理满分,英语99,其他科目也都是90多。
爸爸问我:“英语学懂了吗?”我答:“学懂了。”爸爸于是告诫我,“不要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
后来,我升入重点高中,学校里学霸如云,竞争异常激烈。
我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开心地打电话跟妈妈分享。
妈妈却不悦地问我:“怎么才73名啊。”
我在电话另一头,几乎气哭,因为其他同学考到前600名,父母就有奖励。
就是这种对孩子过于严厉,不管孩子取得多好成绩都不会得到认可,永远都是不满意,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尹建莉老师说:“对每个孩子来说,大人的认可就是爱,不认可就是恨。”
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的父母认为严厉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只有不断地否定孩子才会让他更有动力。
扪心自问,你在工作中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加点,做出来的成绩却永远得不到上司的认可和肯定,那你还会有动力继续下去吗?显然是不会。
在《读懂孩子的心》中讲: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比对普通人的高,甚至,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比对自己的要求都高!这样的孩子,容易在长大后有自卑的特征。他不会有足够的自信,会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去做各种各样的事,因为他就是在被不断批评中长大的。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特别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否定,当父母的应该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不管你表现如何,我们永远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励你,这样孩子面对未知的未来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教育学家强调:要多鼓励孩子,鼓励就像给花浇水,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作者简介:希蓝,富书专栏作者,90后宝妈,不攀比不将就,喜欢读书写作,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相关文章
- 孩子怎么吃可以长得高?父母要抓好孩子长高的三个黄金期
- 孩子要摆脱"网瘾少年"的称号,父母需行动,做好孩子心理辅导
- 父母在做错事情,学会真诚的和孩子道歉,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 父母把握好孩子一生3个阶段叛逆期,比上北大清华更有成就感
- 父母教育好孩子的五个要点
-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注重好孩子内心感受,让情感交流更有力量
- 父母维护好孩子自尊的六个注意之处
- 父母缺这三样 很难教育好孩子
- 90后年轻妈妈的育儿经验:教育好孩子,父母引导作用大
- 9岁女孩留遗书:我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父母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 “为人父母,一分钟没看好孩子,都是我的责任”
- 《我的爸爸叫焦尼》:父母具备离婚力才能修复好孩子的幸福力
- 学了那么多教育知识,依旧管不好孩子?拼父母功底的时候到了
- 学海无涯任重道远,父母应如何当好孩子的灯塔,并与孩子共同进步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恩爱,如果是单亲,更可以教出好孩子
- 当父母把“听话”和“懂事”当好孩子的标准
- 把握好孩子个性魅力的良好发展,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的关键过程
- 林清玄: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当父母应该知道...
- 校园欺凌屡见不鲜,父母真想保护好孩子,要教会他们这3招
- 毁掉一个好孩子,父母只需做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