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高阶思维工具,让育儿事半功倍 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
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困惑:为什么有些父母在育儿时总是抱怨,好像孩子就是灾难一般,而有些父母却得心应手,与孩子共享美好时光。
事实上,优秀的父母都会有高阶的思维工具在帮助自己处理事情,他们不但会带娃,其他事情样样轻松搞定。下面是 3 个带孩子的小烦恼,让我们一起看看这背后的思维工具的吧。
孩子把咖啡撒了以后
群里有位妈妈分享过这么一个例子:「我和女儿去咖啡店,她不小心托着咖啡的托盘放的时候歪了,一杯咖啡全撒了。她整个愣那了,我简单说了一句原因,拜托服务员清理一下,让女儿重新要了一杯。女儿直言我很镇静,之后有类似事情她自己就会处理,再也没慌张了。」
在这类孩子非故意犯错的事件里,父母通常有 2 种做法:
一种是责怪孩子的不小心,不理智的父母甚至上升到对于孩子性格的否定,责备孩子毛毛躁躁。
另一种做法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冷静地描述事情,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给孩子提供机会补救错误。
这两种处理方式背后对应的是两种不会马上显现但影响深远的后果:
前者很可能会使得孩子将来在遇到同类或者更大的突发事件时,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该怎样处理眼前的问题,而是小时候父母在咖啡厅里的责备、抱怨,当时的羞愧、内疚、挫败已经占据了他的注意力,难以专注地解决眼前的问题。
相反,后者会让孩子在面对同类事情的时候,有能力有底气去冷静应对。
在这里引申一个概念,叫「心智带宽」。(心智带宽就是大脑运行的内存和容量,包括我们的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能力。)
结合上面的两种处理方式,不难发现,亲子沟通方式是否合理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心智带宽产生直接和持久的影响。
例子中的妈妈懂得在第一时间以理性、客观的描述释放孩子因为不小心做错事的恐惧情绪。并且迅速引导女儿重新点一杯咖啡,目的是让她从犯错的孩子的角色里抽离出来,重新回归到顾客的角色里。
这样的言传身教无疑是对孩子心智带宽最好的保护。孩子不会因为这次不太起眼的小事背负起「你怎么总是那么不小心」等心理负担,让这些心理负担跑出来占据心智带宽的有限资源。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与孩子互动时的语言,是在保护还是破坏他们的心智带宽。
孩子死活都要玩手机
喜马拉雅上清华大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爱贝睿科学总监赵昱鲲老师的节目《小事情撬动孩子大能力》,这个节目主要是教家长们怎样利用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能力。有一次,他在《专注力:孩子连手机都不想玩了,怎么做到呢》这期里分享了他怎样帮助孩子改变沉迷玩手机的习惯。
一般家长在面对孩子喜欢玩手机的问题上,往往只会采取管制、强迫、商量的方式,但这样通常治标不治本。但赵老师则采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他首先研究手机到底为什么会那么好玩,然后将手机的「上瘾机制」复制到其他事情上,让孩子在其他事情也有同样的兴趣。
按照这个思路,他梳理出手机的好玩之处在于采用了游戏化的机制,即「设定目标——及时提供反馈——通过持续升级任务难度营造学习区内的挑战感」。
后来,他将这种游戏化的机制运用在亲子篮球的活动里:
1、为孩子设定投篮目标
2、针对每次投篮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反馈
3、根据孩子的水平,自适应地调整投篮目标的难度系数。
结果,孩子跟他一起打了 5 个小时的篮球,不亦乐乎。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传统家长的做法(管制、强迫、商量等)本质上是在系统内的低效尝试,属于第一序改变;而赵老师则是跳出了「阻止孩子玩手机」这个目标系统,提取手机背后的优秀模因,同时把它复制到其他活动里,从而巧妙地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打破了「孩子-手机」的互动结构,属于第二序改变。(第二序改变是引入新的要素改变系统的结构,由此构建出新的更良性的互动系统代替旧的互动系统。)
我开始意识到,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很多与父母期待、观念产生冲突和对抗的场景时,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进行低阶的博弈,这些第一序改变的「政策」也许会短暂见效。但从权衡的角度来看,它的代价非常大,因为会极大地损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
然而,第二序改变让孩子的诉求与自己的目标从对立走向整合。所以,它是优秀父母的另一种核心素养。
孩子就不爱喝水
教育孩子就是在交流,本质上是人人交互。从协议与交互角度看,在家庭这个层面,会有哪些协议的影子呢?
一位妈妈平时很喜欢用游戏化的方式跟女儿互动,尤其是当她需要说服女儿去做一些必须做,但女儿不愿意主动做的事情。
比如,她女儿从小就不太会主动喝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妈妈会设计一个有趣的场景来引导她,她会跟她的女儿彤彤说:我们试试看,彤彤喝水的咕噜声能不能把「eeyore」(eeyore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小玩偶)叫醒?她听到以后马上拿起水杯大口大口地喝水,还故意发出很明显的咕噜声。
这种游戏化的沟通方式促使她产生了一种「我想看看我喝水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的内在动机,避免了指令式(「你快点喝!」)、威胁式(「如果你不喝水,我就怎样」)、条件式(「你喝水,我就让你看电视」)这些沟通方式所造成的外部动机控制。
但这招现在不太管用了,于是这位妈妈又设计了另一种游戏化的沟通方式:给彤彤喝的每一口水都起一个名字,每个名字都结合了她最喜欢的玩偶、玩具、卡通人物,以及她认识的中英文单词等等,比如「开心水」、 「猴子水」、 「苏菲娅小公主水」、 「orange水」、 「裙子水」。通常,先列举两个名字,彤彤就会兴致勃勃地接龙联想,跟妈妈分享她想到的每一个新名字。她每说一个名字,这位妈妈就喂她喝一口水。
于是,喝水就变成了一种让彤彤觉得很过瘾的游戏。有一次,彤彤主动拿起杯子喝水,喝完一口以后,很认真很自豪地跟妈妈说:「这叫做开心水,是我爸爸教我的。」
游戏化沟通本质上就是利用人类创造、讨论虚构事物、故事的语言功能,来制定一种亲子间类似密码的交互协议。游戏化沟通就是去构建亲子协议,为亲子关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把我和女儿带到一个充满趣味的平行世界里尽情玩乐。
通过孩子熟悉的语言创造亲子之间的私密协议,可以让我们跟孩子建立更有默契的情感联结。
以上三种带娃的心理工具爸爸妈妈们学会了吗?希望家长们都能得心应手,与孩子共享美好时光。
相关文章
- 育儿教育:从“1、2、3、5”到孩子的数学思维
- 3-12岁幼儿学英语规律,家长了解事半功倍
- 4岁宝宝能识几千字,专家:"语言敏感期"做到3点,事半功倍
- B超监测排卵怎么做,懂得这些事半功倍!
- 一犯错就躲起来?正向利用孩子的“羞耻感”,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 为什么公立和私立学校现在都重视演讲力?这套方法让孩子事半功倍
- 为什么选择5-12岁牙齿矫治,可以事半功倍?
- 从小教孩子合理规划时间,长大了无论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
- 低年级孩子这样读课文,才能事半功倍!
- 保养好卵巢,让好孕事半功倍
- 保证妈妈们都能学会的6个育儿工具
- 养育工具宝典之:第四思维
- 备孕前控制好它,事半功倍!
- 备孕却迟迟怀不上?学会这项基础体温监测,让你事半功倍!
- 备孕期间,怎么做事半功倍?
- 备孕期间,怎么做事半功倍?
- 备孕期间,男人做好这三件大事,事半功倍!
- 女性宫寒怎么办?教你如何夏季调理,事半功倍!
- 如何能让胎儿长得好,这6种吃法能够事半功倍
- 如何让孩子学会孟浩然的《春晓》?1张思维导图就能懂,育儿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