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大避母”!再疼自己的儿子,这3个“雷池”妈妈跨不得半步 儿大需避母,再怎么疼儿子,这三大雷池妈妈也不要跨半步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母亲的心头肉、掌中宝,不管孩子多大,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小孩子。但是,作为母亲,如果不及时地和孩子建立性别的边界感,反而会错误地引导孩子。
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农村男孩15岁了,还十分依赖母乳,即使妈妈早就没有奶水了,放学回家他也要吸一吸,有时出门在外,“奶瘾”犯了,他的妈妈也会掀起衣服给孩子哺乳,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男孩快20岁。又过了几年,男孩长大成人,成家了。虽然脱离了母乳的依赖,但是对于母亲仍然十分地依恋,在婆媳问题上,永远都是站在妈妈的这一边。结婚了好几年,由于僵化的婆媳关系,他坚持和自己的老婆离婚,感觉和不尊重母亲的女人怎么都过不下去了。
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过于疼爱孩子的父母由于没有给孩子建立性别的边界感,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了过重的依赖,产生了“恋母”、“恋父”情结。母子之间相处,跨性别的亲情应懂得“儿大避母”,再疼自己的儿子,这3个“雷池”妈妈跨不得半步。
1.
在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但实际上,在孩子2、3岁左右就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性别意识,告诉他们男女有别。在家里,跨性别的亲情需要避嫌。对待儿子,妈妈换衣服时需要回避,也要告诉儿子不能看妈妈换衣服,这是一种礼貌。在外面,带孩子出门上厕所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男孩子只能上男厕所,女孩子只能上女厕所。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性别意识不重要,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2.
通过家长们的谆谆教诲,孩子终于明白了对于性别的基本尊重。接下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还需要继续巩固孩子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儿子的洗澡工作妈妈就不该参与,女儿的洗浴、换衣应该让妈妈辅助,通过这样的性别分别让孩子进一步地巩固性别意识。
3.
当孩子长大,步入青春期以后,孩子在心理上会自然地与父母分离。这时,家长们要承认孩子的成长,不要再把他当做小孩对待,不能够再对孩子“亲亲”、“抱抱”、“举高高”,避免与孩子过于亲密的接触。亲子之间的表达方式可以变为:父子之间深入人心的交谈、母子之间关切的问候、日常生活起居的关照……感情的表达可以用更沉稳的方式替代。
1、
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家长们就会给孩子购置衣物和玩具。对待男宝,家里的用品大多都是蓝色、绿色,对待女宝,家里则是粉色的用品居多。当孩子出生后,有一定的触感和抓握能力,家长们可以通过玩具和衣物之分给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例如:给女宝宝买芭比娃娃、穿裙子,给男宝宝买汽车、穿牛仔衣裤……从小借助辅助物品帮孩子建立性别意识。
2、
当孩子越长越大,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意识,从行为和思想上引导孩子成人,让孩子脱离父母对父母的依赖,特别是对于跨性别的依赖。儿子不应当过于黏妈妈,女儿也不应当过于依赖爸爸的照顾。这既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也有利于帮助孩子完善坚强、独立的人格。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理所当然地给孩子最多的爱和庇护,但是家长们也应当注意,孩子是会长大的,跨性别的亲情应当尽早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不让孩子过于依赖,这既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和精神。
专注育儿知识分享,为宝爸宝妈排忧解难。欢迎各位与我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确幸。
相关文章
- 儿子看望生完二胎的妈妈,心疼的搂着妈妈大哭,母子情深
- 妈妈假装晕倒试探2岁儿子,孩子的急救方法,让网友直呼“心疼”
- 为了2岁的儿子断奶,妈妈“全副武装”,看到儿子的反应让人心疼
- 儿大避母,女大却不需避父?不是乱说,有科学依据的
- 儿子“赶工期”写出来的日记,让妈妈无语,网友:有我当年的风范
- 儿子一般都遗传妈妈吗
- 儿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无奈的妈妈用绳绑着拖去,路人:不知所措
- 儿子两岁半了,不爱说话,现在只会喊妈妈怎么办?
- 儿子为妈妈“遮风挡雨”,真是操碎了心,网友:护妈狂魔无疑了
- 儿子买糖果忘付钱,店主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让店主服服帖帖
- 儿子入学不到两天,妈妈看了幼儿园老师的朋友圈,果断选择转园
- 儿子反对妈妈生二胎,有了双胞胎妹妹后,不要太甜
- 儿子只会跑路不会走路,12岁开始跳绳训练,妈妈希望还不晚
- 儿子命悬一线时,妈妈正在客厅“放松”,反应过来时孩子已经离世
- 儿子和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很好,可同学的妈妈有意无意之中不想让两个小孩玩,孩子难受,我需要干预吗?
- 儿子嗷嗷待哺,妈妈快递80斤母乳,没想到融化了!网友:不作不死
- 儿子因为妈妈化妆迟到,上节目吐槽妈妈,网友:最好别耽误孩子
- 儿子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愤怒投诉,老师:他穿这样谁会跟他玩
- 儿子在房间乖乖写作业,妈妈走近一看哭笑不得,“太机智了”
- 儿子在超市乱跑打碎蜂蜜, 妈妈的做法, 让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