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学了半年小提琴仍拉不成调,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音乐 不适合学小提琴的孩子

2022-03-02 03:09:51孕产
对面楼上的孩子又在拉小提琴了,不过,这次我终于听出他拉的是什么乐曲了,“1-1-5-5-6-6-5--,4-4-3-32-2-1—……”是著名的儿童乐曲《小星星》。拉琴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孩子拉了多长时间了呢?迄今为止,至少有半年时间了。

对面楼上的孩子又在拉小提琴了,不过,这次我终于听出他拉的是什么乐曲了,“1-1-5-5-6-6-5--,4-4-3-32-2-1—……”是著名的儿童乐曲《小星星》。

拉琴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孩子拉了多长时间了呢?迄今为止,至少有半年时间了。

今年刚放暑假的一天下午,我正在电脑前“爬格子”,忽然从对面楼上传来一阵“锯木腿”的声音,木木的、钝钝的、涩涩的,像一把多年没有打磨过的锈锯,硬生生的撕割开我的耳膜,锯向脑仁……我以为是谁家在装修房子,可是,这声音却持续不断,迫使我离开电脑,站起来走下楼去寻找“木腿”的声源。

不适合学小提琴的孩子

出了楼,很容易地发现,“木腿声”是从对面三楼一个窗口“锯”出来的,而这次也听清了,发出的这声音,不是装修房子锯木腿,而是有人在拉小提琴……从此以后,几乎每天都会有“锯木腿”声从这个窗口崩出……

孩子学了半年小提琴仍拉不成调,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音乐

我音乐细胞虽不发达,没有研究过音乐,更没有研究过小提琴,但我知道,凡音乐应该是一种旋律,也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乐声是婉转悠扬、悦耳动听的,否则,朱自清先生也不会在《荷塘月色》中,将月光树影比作“梵婀玲(小提琴Violin的音译名)上奏着的名曲”……可是,我这楼上邻居的孩子,拉出的琴声却实在听不出是什么旋律,更谈不上悦耳动听了!

我询问过懂音乐的朋友,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学小提琴,不求拉好,只求拉成调,比如《小星星》,从从未接触过小提琴,到能拉成调,如果每天练一个小时,大约一周时间就可了。可是我的这位邻居小朋友,一首《小星星》拉了半年了,恕我耳钝,需要仔细倾听,而且此前得对《小星星》有所了解,听琴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才能勉强听出其调……

不适合学小提琴的孩子

音乐是一种艺术,学习音乐需要一定的天分,并非是每个孩子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小提琴家。

“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这句话是大发明家爱迪生说的。意在激励人们要想成功就要勤奋付出。

但爱迪生的原话并非这些,后面还有半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这话的意思,对一个人来说,你若不是天才,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这与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语不谋而合。如果你种下的不是瓜种,浇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也不会结出半个瓜来。

不适合学小提琴的孩子

学习音乐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天生没有音乐细胞,下再大的功夫也是没用的,就像我邻居的孩子,一首《小星星》,半年还未将拉成调,就算再努力,我想以后也不可能在小提琴上拉出什么造诣来!

有人或许会反问,“你这样说的意思,让孩子们勤奋、刻苦、努力就没有用途了?”非也!爱迪生说这话的意思并非说勤奋没用,而是说真正的“天才”不全是“勤奋”的结果,就像小鸡,再勤奋也飞不上天空;小兔再刻苦也学不会游泳,乌龟再努力也不会成为“飞毛腿”,小猪累死也不能哼哼出《小星星》……

世是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提出: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 、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多方面的能力,但就现实性上来说,各种能力并非在所有人身上都是均衡存在的,每个人现实外在表露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较为突出。这也就意味着,人的天赋能力,就像瓜豆一样,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先天差异的,这一点,你我他,我们周边的人,其实都是如此,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

每个孩子一定存有“天生之长“,也存在“天生短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瞄准孩子的天才培养。

有人说,我让孩子学音乐、练提琴并不想让孩子成为音乐家,只想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就算这样,也要找准孩子的“天生丽质”去培养才有意义,否则的话,家长花了亲钱为孩子买“设备”,斥巨资让孩子上培训班,不仅让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更会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时间,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和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