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什么阶段要注意是否缺锌、缺铁、缺钙、缺维生素D? 儿童缺锌缺钙缺铁什么症状有哪些
元素球
目前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显著减少,但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充斥着,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更加严峻。其中维生素D、铁、锌、钙等的缺乏威胁着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乃至儿童的生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义为“隐性饥饿”。其中轻度或亚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在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普遍。亚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的6岁内儿童,可能在尚未被感知发现之前,就已经对其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免疫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持续对成年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微量营养素在人体内含量低、分布广、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各种微量营养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难以采用单一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判断人体内各种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所以临床识别和诊断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相当困难。同时群众营养知识普及更新滞后、商业不良炒作、家长惧怕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我国当前在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并未被大众所正确认知。今天熊猫医生通过最新临床各种权威文献来跟大家讲讲0-6岁儿童什么阶段要注意是否缺锌、缺铁、缺钙、缺维生素D,婴儿时期辅食及儿童膳食怎么调整。
科学育儿之铁篇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和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等重要生命过程;铁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成熟有关;铁还参与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产生、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功能。
新生儿出生约4-6个月后,母乳供给的营养不能满足婴儿快速生长发育的要求,这个阶段需要给婴幼儿补充一些含铁较高的辅食。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年龄段的分布上,缺铁主要发生在6-12个月婴儿期,因此,在6-12个月幼儿期注意补铁辅食尤为重要。
富含铁食物
动物血含铁量最高约340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吸收率也最高,为10% -76% 。动物肝如猪肝含铁25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牛肝含9.0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猪瘦肉中含2.4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吸收率也高至7%。 蛋黄含铁量亦较高,但吸收率仅3% 。其它含铁较高的食物有,芝麻50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芥菜12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芹菜8.5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紫菜33.2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木耳185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海带150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米6.7mg(每100克食物含铁量)等。应根据不同饮食及条件混合食用。已证明维生素C、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可增加铁的吸收。
红肉、肝泥、动物血中的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而蛋黄及植物类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一般情况下无需额外补充铁剂。
虽然说了很多,各位妈妈可能脑袋告诉自己听懂了一些,手却诚实的说:“不会”。具体辅食怎么实施呢,可参考下面这张图。
权威辅食添加建议
科学育儿之锌篇锌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器官,是含量仅次于铁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200种酶的组成,也是DNA和RNA核糖体稳定所必须的物质。儿童缺锌可引起食欲降低,可以影响免疫功能,影响生长和发育,还可以影响儿童的视力和记忆力。
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年龄段的分布上,缺锌主要发生在1-3岁幼儿期,因此,在1-3岁幼儿期补锌膳食尤为重要。
富含锌的食物
首先要对缺锌的儿童应该查找原因,定期检测,同时家长尽量补充含锌较高的食物如如牡蛎、动物肝脏、花生、鱼、蛋、奶、肉及水果等。黄豆、扁豆、茄子、大白菜、白萝卜、金针菜、菠菜、芥蓝、茴香菜是含锌较高的蔬菜;核桃、花生是含锌较高的坚果;水果中以苹果的含锌量为最高。
富含铁和钙的食物
科学育儿之钙篇据化验,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普遍较多,每一百克动物性食品中大约含锌3-5mg,并且动物性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还能促进锌的吸收。植物性食品中锌较少。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在维持肌肉兴奋、酶的激活中起重要作用。儿童缺钙可导致儿童佝偻、生长停滞、骨软化症等。
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年龄段的分布上,缺钙主要发生在4-6岁学龄前期。因此,缺钙以学龄前期最为突出,4-6岁补钙膳食尤为重要。
富含钙的食物
指导家长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1.乳类与乳制品;
2.水产品:其中,虾皮的含钙量最为丰富,有"钙的仓库"的美称,是宝宝补钙的首选食物。
3.动物骨头: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是良好的钙来源。因动物骨头的钙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加醋后用文火慢煮。
4.豆类与豆制品:豆腐、豆腐脑等豆制品钙吸收率叫豆制品高。
5.肉类与禽蛋:富含蛋白质,而适量的蛋白质又可促进钙的吸收。
6.蔬菜:蔬菜类有菠菜、油菜、芹菜、胡萝卜等。给宝宝食用绿叶菜时,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7.水果与干果类: 有苹果、柠檬、枇杷、杏脯、芝麻、黑枣、桃脯、橘饼、杏仁、山楂、 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莲子、芡实等。这些都是宝宝补钙的好食物。
科学育儿之维生素D奶和奶制品富含钙,且利用率高于其他食物来源的钙,是钙的良好来源。豆类、硬果类食物和可连骨一起食用的小鱼、小虾和某些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激发肠 、道黏膜转运钙和磷,调节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对骨骼钙的动员和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维持血浆钙、磷浓度的稳态。参与了体内很多物质代谢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维生素D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系指依靠食物来源,维生素D在自然界的存在并不丰富,以鱼肝和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鸡蛋;内源性系指通过皮肤暴露于阳光下的紫外线,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
外源性补充实际状况: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所以6月龄内婴儿通过母乳喂养无法补充足量维生素D。
内源性补充实际状况: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要让婴儿通过阳光照射获得足量维生素D,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阳光充足,皮肤暴露范围足够、阳光暴露时间充足。显然这些要求受当地季节、居住地纬度、环境污染等条件的影响。即使季节、气候等允许,也要注意阳光中的高能蓝光可以透过晶状体,到达婴儿视网膜,对婴儿视觉产生不利影响;再者婴儿皮肤娇嫩,过早暴露日光照射也可能会对婴儿皮肤造成损伤。
无论是2018年意大利《儿童时期维生素D补充》还是国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指南都基本明确了:1岁内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建议补充400 IU(10ug)维生素D。
熊猫医生认为:配方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1岁内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的婴儿每天建议补充400 IU(10ug)维生素D。每日10 μg(400 IU)的维生素D可满足婴儿在完全不接触日光照射情况下的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这一补充量对北方地区、冬季或梅雨季节的婴儿都是基本充足的。
1岁-6岁以上孩子呢?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2008年 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及 2010年刊登的关于维生素D推荐相关建议中,对于 1岁以上儿童建议维生素D的摄人量为400 IU 。但是2016年“全球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循证指南”在荟萃了全球研究证据基础上,建议1岁以上儿童每天600 IU(15ug)的维生素D以满足基本营养需要,这包括来自配方、其他强化维生素D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
外源性食物来源
熊猫医师总结:在年龄段的分布上,缺铁最容易发生在6-12个月婴儿期,缺锌最容易发生在1-3岁幼儿期,缺钙主要发生在4-6岁学龄前期,这个时候辅食、膳食侧重点调整很重要;配方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1岁内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的婴儿每天建议营养素补充400 IU(10ug)维生素D,1岁以上儿童每天摄入600 IU(15ug)的维生素D以满足基本营养需要。
参考文献:2019年中国预防医学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2018年《意大利共识:儿童时期维生素D补充》
2016年版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
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2009年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科普,熊猫医生是认真的
相关文章
- 宝宝缺钙,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靠不靠谱?聪明宝妈要学会科学补钙
- 我国北方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高达70%,宝宝和维生素D是怎样的恩怨
- 儿童要常规补维生素D吗?怎么补?临床药师告诉你
- 儿童非常容易缺乏维生素A,常吃这些食物,可以有效补充维生素A
- 缺维生素D,容易ED
- 产前服用维生素可降低儿童自闭症的风险吗
- 婴儿、儿童、孕妇和哺乳妈妈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
- 孕妇叶酸及维生素B12可影响儿童
- 孕妇缺维生素D吃什么补
- 孕妇缺维生素D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 孕妇缺维生素D怎么补
- 孕期缺乏维生素D有什么危害
- 秋季儿童烂嘴角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
- 维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那么,维生素AD到底应该怎么补呢?
- 维生素AD补到宝宝几岁?是不间断的吃吗?
- 维生素A缺乏八大症状
- 维生素D3每个宝宝必须吃吗?
- 维生素D、维生素AD、鱼油、鱼肝油有区别?30条妈妈必看育儿干货
- 维生素D和维生素D3有什么区别,究竟应该怎么补充?
- 维生素D对分娩的作用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