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在“美”不在“术”,专业人员说,中国的家长是怎么了? 什么是美术教育
在做家长之后,我打交道更多的也是家长。在和各种各样的家长相处之后,我发现我成为了家长中的“异类”,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通病:要结果而不要过程。这一点,在美术教育方面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瞬间就绝望了,中国的家长,究竟是怎么了?
有一位家长曾经义正言辞地反驳我在孩子美术教育上的观点。她说:美术美术,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画画的技能,如果孩子连“在线美术,1对1”这样的高质量美术培训班都报了,最后画出来的东西还四不像,那报班有什么用?学习又有什么用?
我当时被这位家长的咄咄逼人搞得哑口无言,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讲清楚: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美”而不在于“术”。
一个美术名师有一个观点令我十分赞同,他们说: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感受生活中的美,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拥有美好的期待,从而在平凡的尘世获得幸福,而并不是教会孩子怎么画画,怎么画得像。美术教育,重要的从来就是一个过程的体验,而非画画技能高低的结果来评判的。
我们可以去认真了解一下,美术教育究竟是如何实施的。
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美术培训班,或者是学校的美术课程,都越来越频繁地带领学生出去写生,他们将教室搬到了大自然之中,不再在固定的教室进行枯燥的技法讲解,而是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
越来越多的美术老师,对于孩子的绘画作品的评价再也不是片面的“像不像”,而是“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对于某些看起来差得过分的作品,老师也不会点名批评,而是私下问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画。
生活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评价不再是“这幅作品的技巧如何如何娴熟,配色如何如何高大上”,他们的评价渐渐变成了“这件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怎样的心境,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怎样的世界。”
我们发现,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专业的教师,亦或是这社会上对于艺术品有着极高鉴赏力的鉴赏人员,对于一副成熟的作品,要求的都不是其技艺的高超、配色的协调。我们看中的,是作画者所表达的情感,作画者眼中的世界。
那又为什么,对于不成熟的儿童,在他们最能够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用图画来展现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却要求他们一定要“画的准确,配色合理”呢?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用“画的准确,配色合理”来要求孩子画画,那还不会连词成句孩子们,他们的情感表达怎么办?那语言词库贫乏的孩子们,他们又还通过什么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做家长的,又该从哪里看到孩子的特别?
我们既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又想让他们按照同一套规定来学习,我们中国的家长,这是怎么了?
相关文章
-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儿童美术启蒙?希望美术教育给出三点建议
- 儿童美术教育究竟培养孩子什么?家长不要走入误区
- “图”说少儿美术(为了孩子,请选择正确的美术教育)
- 美术教育知多少
- 美术教育:给孩子报了美术班,课上作品很优秀,回到家就不会画?
- 6岁的孩子,美术教育应向哪方面引导?
- 「希望美术教育作品点评」见证成长的幸福
- 国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借鉴意义
- 少儿在线美术教育,快给孩子报名,为你培养出一名小画家
- 少儿美术教育从孩子的“逼我画”到“我爱画”
- 少儿美术教育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东西?
- 希望美术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 希望美术教育:揭开儿童创意美术的面纱,从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
- 开发智力,培养道德品格,美术教育要从小重视
- 中国家长“护犊子”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童年无忧,但孩子的未来呢
- 中国家长为什么这么累?而日本幼儿教育让人可敬又可怕
- 「干货解读」家长对于孩子学美术的5大困惑,答案全在这篇文章中
- 国内第一部00后成长纪录片,带无数家长看懂中国式教育
- 孩子爱画画家长该怎么做?美术爱好培养过程中的禁忌语
- 家庭教育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执迷不悟(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