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性格的爸爸,明明在伤害孩子,却还自我感觉良好 爸爸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怎样的性格
文丨老爸育儿
在中国式传统观念中,爸爸往往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当然也是封建思想残留的观念。封建时代的男权主义残留,虽然已经被大多数人排斥,但思想的固执性其实一直还扎根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
这种思想残留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我们通常认为,妈妈是教育孩子的主要承担者,孩子更愿意跟妈妈子一起,跟妈妈接触的时间也更长,自然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当然,随和我们思想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爸爸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邻居家的小阳最近情绪就有点低落,而起,平常的时候,小阳放学之后都会跟小朋友们玩很久才会回家,最近却总是早早的就回到家里。不再踢足球了,也不去公园玩了。
小阳的妈妈比较细心,很快感觉到了儿子的不对劲,于是借机跟孩子聊了起来。
小阳告诉妈妈:“我之前就跟朋友们说爸爸的篮球打的很厉害,朋友们都想看看爸爸的实力,可爸爸却总是支支吾吾不说话。我都被人家嘲笑了,还怎么跟他们一起玩?”
虽然小阳妈妈做了一通“官方”的解释,说爸爸这么做也是想在朋友面增加一些好感,并没有恶意。
尽管如此,小阳还是很固执的认为爸爸就是在骗人。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说的好听点这叫自我吹嘘,说的难听点,这根本就是大男子主义的现象。
相信很多爸爸都在自己孩子面前吹过牛,说自己在某个方面有多厉害,是佼佼者。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有自我吹嘘获得自我好感的意图,当然也想借此获得孩子的尊敬,让我们的教育更加顺畅。
但是,一个谎言要想延续下去,就要有更多的谎言去维系,而当一个谎言被拆穿,所有的谎言也就浮出水面。你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样的方式对孩子的伤害其实很大:
有样学样,爸爸成了最坏的榜样。
自我吹嘘比骄傲自满还要严重,骄傲自满毕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是心理上的自我感觉良好。而自我吹嘘已经将心理状态提升到了实际行为,行为上的习惯又会不断的影响心理状态,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孩子内心的纯净健康如何保障?
而且,孩子的模仿性几乎是天生的,身边的人在做什么,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做。尤其是爸爸在自我吹嘘后的满足状态,更是一种消极的传达,孩子会为了获得那种虚无的满足感而故意吹嘘自己。
当然了,自我吹嘘的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那时,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该如何对待?
信任感流失。
自我吹嘘一旦被揭露,面临的一定是信任感的流逝。孩子会逐渐的不在信任爸爸,进而不在信任所有人。当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 孩子上小学前,自我保护小知识必须普及,爸爸妈妈一起来学习一下
- 孩子的性格,是遗传爸爸还是妈妈?专家:娘胎里已经决定了
- 孩子的自我认知,毁于你的“暴力教育”,别让你的爱变成一种伤害
- 孩子的负面情绪无法释放时,他们只能用“生理反馈法”,自我伤害
- 10妙招打造孩子“黄金性格”各位爸爸妈妈学起~收藏哦
- “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致父母:夫妻争吵,伤害的永远是孩子
- “爸,我想要零花钱”,三位爸爸不同答复,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 “自我综合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合理引导,让孩子直面自我
- 为了让孩子们远离交通伤害,爸爸妈妈应该知道的4个问题
- 儿童抑郁症让孩子坠入“深渊”,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只能自我伤害
- 宝宝摔倒后,爸爸和奶奶的做法不同,关系到孩子的性格
- 家有焦虑妈妈和暴力爸爸,会把孩子推入性格深渊,走向极端
- 恶作剧会伤害谁?爸爸妈妈一定要这样教育孩子
- 清大燕园家庭教育:如何通过感恩教育避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 真正伤害孩子的爸爸其实是这5种,你家那位中枪了吗?
- 要怎么做才能管住孩子,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呢
- 请爸爸妈妈不要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孩子
- 面对孩子早恋,你感觉无从下手?这位爸爸的做法,连女儿都点赞
- 伤害在所难免,谁能帮孩子一把
- 伤害孩子大脑的隐形恶魔,孩子是否经常爱生气?这都是怎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