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4点,让“隐形妈妈”替你24小时管娃 是你让我学会了感恩
兜兜今晚第二次因为扣分崩溃大哭,我很心疼但是咬咬牙没有安慰半个字。孩子是很懂得察言观色,如果订立的规则可以随意修改,那么规矩就形同废纸。
培养孩子们契约精神,我们家就是从一张小小的规则表开始。答应的事情得做到,完成了得分,做不到甘愿扣分受罚,这才是承担!
晚餐的时候,兜兜吃一半走开了,我提醒他没当回事,约定时间到了大家都吃完饭他还在磨叽。就这么被扣掉3分,他哭了。提醒兜兜该洗漱了,9:00必须上床睡觉。他玩到9:02看到我用红笔在表格上写“-3”才醒悟过来,接着嚎啕大哭,问我怎么不提醒多几次?我说,提醒多次就是唠叨了,我不能做一个啰嗦惹人烦的妈妈,最多提醒三次。
被催多了,孩子疲惫,妈妈的话也变成了“白噪音”,何苦呢?!小勺子上周被扣分之后,现在如果超时,自动自觉去记录。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妈妈只是一个监督执行者。只有记得扣分的“痛”,知道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效果才等同于妈妈24小时陪伴身边。
孩子们长大了,以家长的威严去管控,很容易发生冲突。毕竟谁都有情绪和个性,天平稍有失衡,就会让孩子感觉委屈和不服。但被记录扣分不会,他们会哭,会闹情绪,但没有一个人会埋怨“不公平”,也不会觉得委屈。毕竟,没有人会反抗自己!
如果想制定家规这招的宝妈,记住4点:
1.孩子参与制定,他必须是“同谋”
规则表的内容是什么,得与孩子们一起商定。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餐桌礼仪、作业习惯……不能让孩子投票表决的规则,是一言堂!约束自己,一定是有改变的动机。就像孩子都喜欢吃糖,但他能克制自己吃糖的动机,可能是怕长蛀牙,也可能是跟妈妈的约定。只要他参与了,同意了,这规则才能成立。
2.如果规则启用,谁都不能修改
规则一旦制定,谁都没有特权,即使妈妈想修改也不行。比如9:00准时上床睡觉,只有雷打不动的长期约束,才能帮孩子调整好生物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要改,开家庭会议,全票通过才行
不支持随便改变“家规”,如果真的出现特例,必须重开家族会议。大家一起商讨改变规则的利与弊,不要忽略孩子的任何一个观点和想法。只有尊重孩子,规则的制定才更有力度。
4.一旦执行,坚守到底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90天的坚持,家规也是如此,一旦执行,坚守到底!
以“家规”约束的孩子,即使有矛盾和争议,仍然可以母慈子孝。以最小的成本解决最麻烦的问题。
相关文章
- 隐形爸爸+焦虑妈妈,毁掉了孩子的稚趣童年,学会做智慧型父母
- 孩子走丢后的黄金24小时,专家:"十人四追法",希望每个家长学会
- 宝宝出生的24小时里,还有这些“大事”要办,真是比妈妈还忙
- 流感预警:一位妈妈教科书应对黄金24小时,值得每位家长学习
- 麦迪娜1小时顺利产子:想要超快顺产,孕妈妈要学会这2件事
- 妈妈们学会这几点,就可以放心的让宝宝看电视了
- 不能单方面和强硬要求孩子学会分享,爸爸妈妈须知道的4个关键点
- 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些知识点都学会,考试得高分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新手妈妈们都学着点
- 婆婆不带孙子怎么办?准妈妈学会3点,轻松应对带娃最难的头三年
- 孕前压力过大怎么办,准妈妈要学会这几点
- 孩子在外面玩的不想回家,妈妈学会下面几点,孩子开心的跟你回家
- 怎样才能让老师关注到孩子呢?学会这几点,妈妈不用愁
- 24小时寿命的卵子,72小时寿命的精子, 如何让我遇见你?
- 24岁年轻妈妈自杀身亡,留下8个月大的女儿
- 妈妈出差,把宝宝交给姥姥带,宝宝却学会这个技能,妈妈笑弯了腰
- 妈妈学会一招,轻松带娃,收获"嗯哼"式懂事乖巧的完美孩子
- 妈妈学会数胎动,关键时刻能救宝宝的命
- 妈妈学会数胎动,关键时刻能救宝宝的命
- 妈妈我不是脆弱,只是没学会坚强:培养抗压儿童,只需每天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