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是艾蒿吗 茵陈与艾蒿是不是同一种啊?
茵陈就是艾叶吗?
不是的,无论是按功效或植物科类都不是放在一块的,茵陈利湿退黄,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大小三阳,而艾叶则常用于温经止痛类的,不要搞混淆了
茵陈与艾蒿是一种植物么?
展开全部
是一种中药啊,我在吃中药的,医生开的药方上就有这两个名字,不过是用/符号排列的。
长成什么样么,搜到的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F0%B3%C2&in=8236&cl=2&cm=1&sc=0&lm=-1&pn=4&rn=1&di=5822805765&ln=2000&fr=&ic=0&s=0&se=1&sme=0
茵陈与艾蒿是不是同一种啊?
茵陈与艾蒿是不同的两种中药,在药性和药性上有很大的区别。茵陈用于清热利湿,艾蒿用于温经散寒。
茵陈又叫茵陈蒿、绵茵陈。味苦、辛,药性凉。入肝、脾、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急性黄疸肝炎。
艾蒿又叫家艾、艾。味辛、苦,药性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
茵陈和艾蒿有什么不同
茵陈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附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茵陈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附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制法】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 ,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 裂;外层雌花6~10 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 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艾蒿 艾,又称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花,整株都有芳香气味,揉之,香气更浓。 中医学上以叶入药,性温,味苦,具有和营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等症。艾叶油有平喘、镇咳、去痰及消炎的作用。 用艾绒制成的各种艾条、艾柱、烧灸身体相应穴位,可使热气内达而温通气血,透达经络,让血液更好地循环,从而治疗各种寒湿病症。 艾叶熏烟,具有很强的驱除害虫,杀灭病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实验证明,每平方米用艾叶1-5克进行熏烟30-60分钟,对各种皮肤真菌、腺病素、鼻病素、流感病毒、疮疹病毒都有不同的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民间在端午节用艾束悬挂门上,以驱除害虫、毒气,有的还编成各种小饰物,佩带身上,达到辟邪除秽和健身的目的。实践证明,冬季或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用艾叶熏烟家居一二次,能使各种常见的致病细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艾的茎叶都可提炼芳香油,用于制作香料。 艾的分布很广,我国各地均有,且普遍是野生的
艾和茵沉是一种植物吗
是的
俗话说
二月茵陈三月蒿 到了四月当柴烧
说的是在农历二月这种植物(艾蒿)就是药材叫茵陈。到了三月就不再有药用价值了,就叫艾蒿,因为生长很快到四五月份它就只能当柴烧了
请问茵陈与白艾是同一株植物吗?
艾叶,青蒿,茵陈异同点
艾叶和茵陈在外观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艾叶的根书上说是白色的有没有发...
青蒿30g,黄连、黄柏、大蒜、地肤子、蛇床子各20g,丹皮、生栀子、山豆根、百部、补骨脂、公丁香、白矾、冰片各10g,用食醋200ml,75%酒精800ml,浸泡5天,取滤液即得。本外搽剂为医院制剂,有解毒化湿、杀菌止痒、消肿散热之功,可用于湿疹、癣症、带...
艾叶和茵陈外观的区别
艾叶和茵陈在外观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艾叶的根书上说是白色的有没有发...
艾叶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 补充:茵陈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
艾叶和茵陈外观的区别
请大家从样子到味道,全面描述下
艾叶的气味较大茵陈则无,艾叶的外观成墨绿色,茵陈表面有小绒毛。
茵陈有臭蒿棵的别名吗?
陈艾。别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等。英文名, Asiatic wormwood;拉丁名, Artemisia princeps 。 菊科, 艾属。李时珍说,此草“温中逐冷除湿”。在中医中药的“百草或治病”理论指引下,艾既可治女人带下,也可治阴部骚痒,还可治难治的霍乱。 青蒿。别名:蒿、草蒿、方溃、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英文名,Sweet Wormwood Herb;拉丁名:Artemisia apiacea 。菊科.“百度百科”称“蒿”为“一年生草本”,《辞海》(1978年版)称“蒿”为“二年生草本”。这种草——当然也是这味药与陈艾的功效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可治疮可治痒可杀虱可治治带。李时珍特别说道,青蒿是可治疟疾寒热病的。如果真能治疟疾一样的肠道烈性传染病的话,相信这种叫青蒿的草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草。
茵陈是什么中药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
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湿疹、皮肤瘙痒。现代应用:高血脂、胆道感染、黄疸、肝炎、冠心病、心绞痛、胆囊炎、流感、降脂、降压、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