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感统失调危害大!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家长可得长点儿心
在普及感觉统合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欢迎大家转载。
知道你一共有几种感觉吗?除了我们经常说的,视、听、嗅、味、触觉,在这“五感”之外,其实我们还有“第六种感觉”和“第七种感觉”,即“前庭觉”和“本体觉”。
另外我们还有一种能力,它像司令一样,能把这7种感觉统一利用好,从而让我们能正常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这个能力就是感觉统合能力,也叫“感统”。
现在我用“吃饭”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相信大家会更好地理解感觉统合能力的作用。我们叫孩子来餐桌前吃饭,他听见了(听觉),于是走了过来,他看见地上有玩具(视觉),会准确的绕道避开(前庭觉),他来到餐桌前,垫着脚让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面(本体觉)。我把汤盛给他,他摸到碗是滑滑热热的(触觉),他还会闻到饭菜的香味(嗅觉),然后他笑嘻嘻的把汤喝进嘴里,称赞妈妈做的真好吃(味觉)。
上面是一个感觉统合能力正常的孩子展示出来的场景,那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来说呢?
叫他吃饭要大声叫好多遍,每一次他都像听不见;走来的过程中会磕到桌子或被地上的玩具绊到,还经常摔跤;把碗递给他他又没接住,碗摔碎了洒了一地的汤;闻到、吃到妈妈做的饭菜,并没有觉得有多好吃;吃的时候甚至第一次都没有准确地放到自己嘴里。
时间久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耐心会受到打击。
所以感觉统合重要吗?当然重要!
我之前一直在强调,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失调的孩子并不是特殊儿童。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昨天央视新闻也有官方认证:建议各位家长尽量早期去发现孩子是否有感统失调。
大家可以对照以下表现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孩子具体有哪些表现?(图片来自央视新闻直播间)
前庭觉失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好、情绪不稳定等。
本体觉失调:坐不住爱扭来扭去、动作笨拙、自理能力差。
触觉失调:不喜欢被触碰、孤僻胆小、社会交往能力差、爱啃手、容易紧张或情绪暴躁、害怕陌生环境。
视知觉失调: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不爱收拾屋子、桌面总是乱糟糟的
听知觉失调:语言处理能力差,跟他说话要重复好几遍,或者说一句要反应很长时间,跟读长句有困难等
另外要特别注意这5类儿童:以上几类孩子患感统失调概率更大!(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
如果孩子有以上行为表现,建议各位带孩子去专业的机构做一个详细评估。(有问题可私信我,不推销,只是因为在这个行业有十几年经验,可以帮大家做个参考)
最后要提醒大家:0~12岁(0~6岁黄金期,6~12岁补救期)是孩子感统失调最佳干预时间,超过12岁就不会有多大效果了,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
- 央视CCTV点名“感统失调”:不要让家长的无知,贻误孩子终生
- 「众艾感统」家长该怎么样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
- 剖腹产两次还能再生孩子吗?
- 剖腹产两次还能再生孩子吗?
- 剖腹产后遗症有哪些呢?有哪些危害呢?
- 剖腹产对产妇和孩子都不好吗?为什么呢?
- 剖腹产易使儿童患统合失调症
- 孩子左撇子需要强行改正?硬来危害更大,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
- 孩子的玩具不要超过5个?心理学家说出的3点危害,值得家长深思
- 妈妈必知的剖腹产八大危害
- 孕妇生孩子时由于顺产生不下转剖腹产,收费时两个都要收吗?
- 盲目提前剖腹产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
- 赌王女儿提前2周剖腹产,看到对比,网友:生孩子面前一律平等
- 顺产和剖腹产,哪种方式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顺产的孩子要比剖腹产的孩子更聪明,智商高?听听医生怎么说
- 出生就要学习?家长要弄清认知发育4个阶段,保证孩子睡眠是前提
- 孩子容易“摔跤”这件小事 | 家长养娃必知的感统知识
- 孩子常有这3个表现,可能是感统失调
- 孩子总打断大人的谈话,家长别大意,隐性不良行为会有危害
- 孩子总是小动作不断,可能是“触觉失调”,家长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