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教育:从明天起,让孩子做个人幸福的人
最近,全世界顶尖的儿童健康饮食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来郑州了。这次,他们的会议内容只有一个:吃。但是,他们可不仅仅是开会研究孩子怎么吃、吃什么的,而是在探索一个更宏大的命题: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孩子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个会议就是首届儿童食育研讨大会。
▲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在会议上致辞
先来说说“食育”。
“食育”一词并不是中国的发明,它最早起源于1896年,是日本军医、药剂师石琢左玄根据“医食同源”的道理,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的,石琢左玄提出了食物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体育、智育、才育即食育”。
说简单点,所谓“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
这不仅关于“吃什么、怎么吃”,更是通过一些体验感极强的方式给予孩子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比如,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田间,亲身参与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让他们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
01、营养全面 ≠ 健康
当下,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广告充斥着国内的健康市场。为了促进消费,一些商家不断向消费者灌输“营养即健康,健康即营养”的观念。如果真像广告里宣传的那样,我们平时不用吃饭,只需服用一颗颗营养素就好了。
其实,要想达到真正的健康,单纯靠摄入营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营养均衡、身心发展、自我与社交的平衡,才能带来真正全面的健康。这才是食育的目的。
国际幼教协会会长金琦·芙美子介绍,日本从保育园(类似于中国的托儿所,在日本,孩子出生后3个月便可以进入保育园)时期就开始抓“食育”。食育不单是烹调技术,而是关于对食的认识、营养学、传统食文化以及成为食品之前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的生产的综合性教育。”
02、日本孩子的食育经验
研讨会上,来自幼儿园、有机农场的实践者分享了“食育”工作的经验。
金琦·芙美子会长介绍,在日本,孩子们在开饭之前要感谢种植的人、烹饪的人,感谢天地,最后齐声喊出“我开始领受了”,才开始正式用餐。用餐期间提倡“边吃边聊”,聊一些好玩的事,品尝并点评食物的味道,等等。这样可以拉近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在食育中参与烹饪以及分享食物的过程,就是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观察父母的社交行为,学习社交细节。
日本藤幼儿园园长加藤积一在主题为“幼儿园午餐的可能性”的演讲中谈到,他们的幼儿园里有自己的农场——微笑农场,会根据孩子们的菜单种植作物。作物收获前,孩子们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虔诚地祈祷能有更多的收获。作物收获时,老师会让孩子们排好队,逐个品尝摘到的食物。比如每规定每个人品尝三颗草莓,就让孩子们排三次队,一次领一颗草莓。老师我会拿着一颗草莓边吃边感叹:“好美味啊!”这样一来,孩子们领到草莓后会一口一口吃得格外珍惜。
03、尴尬的教育实验
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却一直没有独立的食育课程。在被边缘化的健康教育课程中,内容也以预防传染病、培养卫生习惯为主,营养健康教育仅作为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更没有像许多国家一样开设烹饪课或者让学生参与食堂配餐等活动。
虽然意识稍微超前一些的学校会组织学生去农场体验,但是结果并不乐观。先前有新闻报道:“某小学组织学生去农场采摘红薯和萝卜,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着工具,到了之后发现红薯和萝卜早已被拔出来堆在地上,只需挑几个装进袋子里即可……”
04、家长如何引导健康饮食?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在食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掌握全面的营养学知识,该如何使孩子具备基本的分类和均衡营养的常识呢?
这里推荐一个日本幼儿园常用的方法:把所有的食物按照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分成三大类:
1、红色(蛋白质类—肉、蛋、豆制品等)
2、黄色(碳水化合物类—主食及淀粉等)
3、绿色(纤维素与维生素类—水果、蔬菜等)
并在墙上圈出一个区域,分成三部分并刷上对应的颜色,然后制作很多食物的卡片。每天做菜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就把材料贴到对应的区域。
每次吃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食物,但是三类食物都要有。慢慢地,孩子就掌握了基本的营养知识,养成了均衡摄入的习惯。
此外,家长应该让孩子正确认识并完整感受食物的本质。比如洋葱,孩子不仅应该知道它有刺鼻的气味、让人流泪的功能,还应该知道它有着层层的结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等。
05、让孩子做个幸福的人
受时代的影响,目前我国少年儿童面临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双重挑战:热衷于西方的高热量快餐和不知不觉中吃到的各种有添加剂食品都在严重威胁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食育是我国现阶段亟待加强的一项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委员会理事周念丽表示,“食育”是应对我国幼儿目前面临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学知识匮乏、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探索幼儿生命教育的路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张力,感悟生命的意义。
我国的食育教育,虽起步稍晚,但在近几年的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这次食育大会,与会专家共同研讨创建以食育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儿童教育体系,这对于中原食育教育、乃至中国食育教育,都意味着一次大跨步。
相关文章
- 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终生受益的教育
- 中秋佳节里与孩子快乐玩扑克牌思考游戏,亲子教育幸福满满啦
- 为什么瑞典的孩子,幸福感都很高?他们的教育方式值得学习
- 傅佩荣:论语中最适合教育孩子的2句话,决定了孩子的终生幸福
- 关乎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课题—财商教育
- 处在打击式教育中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
- 女娃入园被劝退?孩子的“危机教育”,不应比幸福教育少
- 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成功?这四点教会孩子,幸福一辈子
- 恩诺教育“携手家长同行·共育孩子幸福成长”亲子活动圆满结束
- 父母给孩子爱的教育,用爱思考生活的美好,会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
- 特级教师李自斌:教育好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幸福
- 赋予诚实教育的孩子,幸福感爆棚
- 遇见幸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你支持谁呢?
- 孩子7岁前,家长要做3种受挫教育,别让悲剧成为孩子"自尊保护伞"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教育问题你了解多少?总是将最好的教育挂嘴边,却常常做不到
- 孩子的“婚姻观”如何建立?为了孩子幸福,家长不妨做到这三点
- 孩子的“幸福感”取决于父母,培养孩子“幸福感”,家长需这样做
- 幸福女性课堂“家庭教育”系列沙龙:新时代我们如何做父母
- 教育学者称:做到这几点,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