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父母用咖啡喂养6个月孩子:育儿路上,不做无知的父母
为人父母,不只是跨越无知区域,更要提升认知层次,你读过的书,行过的路,都流动在你的血液里、潜藏在你的气质里,这不是鸡汤这是真理。
作者:嫣小燃(爸妈精读主笔)
最近有一则匪夷所思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印尼有一对夫妇,一直用咖啡来喂养他们出世不久的孩子。
这名婴儿从6个月开始就以咖啡为主食,目前14个月大,已经连续喝了8个月的含糖咖啡,每天要喝3瓶。
她的父母表示孩子没有什么疾病,成长速度也很正常,就是入睡困难,甚至整夜都无法入睡。
这条新闻一出,评论区就炸开了锅,网友纷纷谴责这对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无知。
六个月就可以吃米糊了,果然落后是有原因的。 大人喝咖啡都睡不着,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 给孩子喂咖啡简直是在喝被稀释过的毒药,这完全是在害孩子啊。
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对人的大脑有刺激作用,在咖啡因的影响下,身体向大脑输送的血液会减少。
新生儿的大脑完全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给孩子过多的喝咖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他们觉得孩子没有其他的疾病,就只是睡不着,就继续放心的给孩子饮用,孩子越来越大,他们完全可以寻找其他食物来替代这种主食了,却因为缺乏常识,继续任由咖啡毒害着孩子的身体。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也有人说”不知者不罪”,但是无知的行为确实会给自己或者别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尤其是在育儿这条道路上,每一对父母都会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孩子。
但是父母的无知行为可能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也会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模式,将他也变成一个无知的人。
父母的无知育儿正在摧毁孩子的身体
前不久,也有一则让人感到震惊的新闻。
孩子的肚脐外鼓,这对无知的父母居然找来刀片,划开孩子的肚皮说是给孩子放气。
“坑娃”的事件永远都不是以个别现象出现的。
出生50多天的婴儿被送进了ICU,医生给孩子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肚皮上面竟然有密密麻麻的小针眼,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些针眼都是亲生父母扎的。
刚出生的宝宝夜间喜欢哭闹,这对年轻的父母听信别人的土方法,用尖锐的物体在婴儿肚脐周围扎一些针眼,可以治疗婴儿夜闹的问题。
于是他们就拿玻璃渣对着幼小的孩子做起了实验。
孩子刚开始被扎的时候果然不再哭闹了,于是就继续接受着无知父母的治疗,被送进了ICU。
这些父母缺乏基本的育儿常识,相信一些没有经过任何考证的育儿经验,直接用在孩子身上,直到孩子健康出现了问题,才意识到自己间接成了伤害孩子的“凶手”。
“以爱之名”,却在不断上演坑娃的悲剧,他们的愚昧无知会摧毁孩子的一生,给孩子身心带来巨大的煎熬和伤害,同时也毁了整个家庭。
父母无知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孩子的思维特别简单,会本能的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画花,他就开花,你画果子,他就结果子。
在重庆南充还发生过一件母亲让9岁孩子开车的新闻,车上除了妈妈还有另外一位男性,对于这种危险的行为,不但没有阻止孩子,反而拍视频不断夸奖。
当小男孩把车顺利开过弯道的时候,妈妈更是欢喜的不得了,让孩子把脸转过来拍照。
在这种情况下,小男孩根本不会知道独自开车的危险性,相反他还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为妈妈一直夸奖他做的好。
如果有一天他独自把车子开上了公路,发生了交通事故,不管是孩子受到伤害还是让路人受到了伤害,都已经无法弥补。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
任由孩子做出危险动作,不及时制止,无疑是告诉孩子,你这种行为是正确的,鼓励他继续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以后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肆无忌惮,毫无顾忌。
父母无知的行为就像病菌,从外到内,从骨头到血液,从孩子的三观到行为,都会被侵蚀。父母的行为也是孩子人生的笔,不要随意去勾勒孩子人生。
育儿先育己,不做无知的父母
日本作家有一部作品《一首小夜曲》,里面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虽然这样说,但是没有哪一对父母是一开始就非常优秀的,所以培养自己比培养孩子更重要。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提升:
1、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
有一部韩剧叫《请回答1988》,里面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女主角德善不想参加姐姐的生日,再加上她对父母的积怨已深,就一个人跑了出去,她的爸爸非常自责,在跟德善谈心的时候说:
“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也会做错事情,希望德善能够原谅他们,给他们一次改过的机会”。
在女儿情绪爆发的时候,他没有一味的责备,而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后,愿意学习改变。
培养孩子的过程就像是“种树”,想让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阳光、雨露、肥料,缺一不可。
而这三种至关重要的因素,就像父母的教育,父母只有不断的学习,自身才能发光发热,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养料,将这些“营养”灌输到孩子身体和思想里。
2、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镜子”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体现了“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里面有一个任性的孩子张钊,但是这种任性的行为不是遗传,而是他父母教育的结果。
张钊小的时候任性,家长觉得他这种行为很好玩,很可爱,也不去制止他的任性,长大以后,这种任性就变成了无法无天。
张钊长大以后不但会威胁别人,对父母也是谎话连篇,威逼利诱。
如果把张钊当成一面镜子,直接反射的就是他父母的思维模式,“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
他们自认为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原谅,而且还以为全世界都会像自己一样原谅和宠爱孩子。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镜子,才能更好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及时作出调整。
3、提升自身的认知层次,与孩子共同成长
卡耐基说:“你的模式决定你的结局”。
用在育儿领域上,父母的知识模式也决定了孩子的结局。
为人父母,不只是跨越无知区域,更要提升认知层次,你读过的书,行过的路,都流动在你的血液里、潜藏在你的气质里,这不是鸡汤这是真理。
每年抽空带孩子去旅游,领略不同的风光,哪怕是以外出郊游的方式,也能提升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见识。
还有一个提升认知能力的方法,那就是阅读。阅读是获得知识最直接的途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父母除了自己要经常阅读书籍之外,也要为孩子买几本书,闲暇时间陪同他们一起阅读。
因为这世上有太多我们无法经历的事情,阅读无形中就拓宽了眼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是现实中总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无知而不自知,同时也缺乏翻身的勇气和胆识,拒绝所有成长和改变,却把希望的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都没有错,只是一开始就被狭窄的眼界所禁锢,如何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起跑线?
然而也有一群这样的父母,他们生怕自身的成长追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愿意与孩子一起学习改变,愿意用积极的思维模式去影响孩子,知道自己有无知的一面,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我们改变不了那些愚昧无知的父母带给孩子的伤害,但最起码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无知的人,父母的无知少一点,孩子的成长才会好一点。
作者简介:嫣小燃,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左手卖服装,右手写文章的85后斜杠宝妈。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喜欢读有意思的文章;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 11样育儿利器推荐给新手妈妈:带娃路上少踩坑,孩子和父母都受益
- 育儿干货 |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专家推荐父母做这三件事
- 育儿必知:孩子打人,或孩子被打,父母的科学做法?
- 上学路上叮嘱孩子看紧家长,防丢意识不能少,父母要做好安全教育
- 大部分育儿经都无效?提高孩子成就的是父母本身,与如何做无关
- 最有效的教育: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听名人杨澜的育儿经
- 有人说再富也要“穷”孩子,是做父母亲必要掌握的育儿方式,这句话你觉得有道理吗?
- 孩子不到3岁,满口小黑牙,医生却说:不是因为糖,而是父母无知
- 孩子哭未必是饿了,也许是过度喂养,父母要读懂这些信息
- 孩子天天刷牙,却“满口黑牙”,医生:跟父母喂养习惯有关
- 孩子成绩差又惹事,请看这部电影:父母的无知,让孩子有多累?
- 孩子爱乱发脾气?科学育儿:父母这样“治”,一阵见血
- 孩子离家出走,暴露了育儿路上最大的矛盾: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
-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出彩的育儿理念
- 父母接幼儿园孩子放学,路上四句话就能测出你是什么类型的父母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言传身教7条育儿知识
- 父母疑虑:从别人那学的很多育儿方法,为什么对自家孩子却没用?
- 父母的智慧,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明灯,是解开命运关卡的钥匙
- 父母的育儿观应该是什么样的?浅谈富爸爸的家教观:让孩子吃苦
-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玩”,才能更好开发智力,游戏对育儿有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