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接幼儿园孩子放学,路上四句话就能测出你是什么类型的父母
我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小班,去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真跟菜市场一样热闹,很多父母一边给孩子把书包拿下来,一边连串的问,“
今天在幼儿园吃的什么饭?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了?
”这个时候的孩子都像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有的选择回答,有的回答得不全,有的干脆就不回答,父母才不怕呢,他在路上会接着问,恐怕孩子说的不详细,一个问题问好几遍,或者换不同方式问,“今天还是吃的小米粥和花卷吗?”,或者“老师还是教的形状吗?”,又或者“那个谁谁谁今天又挠你了吗?”总之,不要怕家长没耐心,他想知道的总会变着法知道,再不济发信息给老师,基本孩子一天的情况就都知道了。
这种交流被称为“亲子交流”,别看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真实反映了家长的内心想法,他们天天这样问,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父母经常问孩子的几个问题,对比一下就很能说明问题。外国父母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通常会问,“
你今天快乐吗?今天和大家都相处的开心吗?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
外国家长提问也是简单的四句话,但是让孩子却很有倾诉的欲望,也更愿意表达,会让孩子对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是一种心情和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外国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情绪和成就感方面的体验,而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一般都在吃、穿等生活方面,其次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或者有没有受到身体伤害,问什么话反映了家长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家长的人生观。
举个例子,一个小男孩刚上幼儿园被同学们欺负了,本来眼巴巴地等着放学,跟妈妈倾诉一下委屈的,可是见到妈妈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有趣的事?”孩子滔滔不绝地跟妈妈说起了他排积木的事,还有他做了一个彩泥捏的甜甜圈,说着说着就忘了那个委屈了,后来想起来,也不觉得是委屈了,只是简单陈述了一下,再也没有那股想趴在妈妈怀里大哭一场的委屈劲了。
外国父母给孩子传递的就是上学非常愉快,是件高兴和值得期待的事,而中国父母过分询问饮食和受没受欺负,就是在给孩子传递这种讯息,学校的饭不如家里的好吃,在学校里会有被欺负的危险,我回家还要做作业,简直太烦了。
除此之外,在孩子放学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把接过孩子的书包,或者抱着孩子走出校园,也不要拿着玩具或者零食去接孩子,这样会让老师感到沮丧,因为她辛苦教了一天的“独立”孩子,又在瞬间被家长打回了原形,孩子容易在学校和家里扮演两种孩子,角色转换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