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孩子太反常——警惕校园霸凌
回家后的孩子太反常——警惕校园霸凌
花婶
2019-10-14 07:00:22
开学一个多月,您每天按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一切似乎都无异常,和孩子聊的无非是学习和成绩,但是大家忽视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如果孩子的心理没有在和谐安全的氛围中发展,那将对孩子造成毁灭性打击,危害的就不止学业了。
容易被忽视的潜在危险环境就是“霸凌”。
1.什么是霸凌
挪威学者Dan Olweus首次提出校园霸凌的定义:「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这种暴力的表现之一是肢体上的欺负,表现之二是言语上的谩骂讽刺挖苦,表现之三是群体有意的孤立。
2.怎样发现孩子被霸凌
一般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自己被欺负。一来显得自己很无能,二来怕被父母指责不勇敢,三来认为告诉父母也不管用。
更糟糕的是大一些的孩子不仅不和父母说,连班主任都不说,这容易让霸凌愈演愈烈,等家长发现的时候往往是惨痛的结局。
当孩子不愿说的时候,我们要用心观察。
1.反常地,无缘无故地,突然恐惧上学(排除作业未完成等情况)
2.文具、书本经常无故丢失或被损害,衣服上经常有恶意涂画,脏印
3.孩子身体上有不明原因的大小伤
4.本来开朗的孩子突然像有心事
3.家长该怎么做?
三条行动底线在心中默记:
1. 不要责怪孩子的无能
“废物!”很多暴躁家长脱口而出,这不可取。保持平和态度,无论孩子遭遇什么,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要让孩子知道,你有能力控制情绪,进而改变局面,帮助他解决问题。家长点火就着,孩子再有困难就不敢再开口跟您说了。
2.不要找班主任兴师问罪
明明能和咱站在同一战线,甚至可以给您私下助攻的班主任,很可能在您的炮轰下,对事情和稀泥。
3.不要贸然找对方家长
如果谈不拢双方家长大打出手,事态严重,即使事后双方和解,孩子可是要在这个班级,这个校园生活6年或3年的,您是出气了,孩子的面子呢?
如果对方家长承认自家孩子错了,批评教育,其实您心里也明白,不痛不痒地说根本没办法改变天性,效果不好。
建议处理流程
1.单独询问,态度柔和关心
不要像开家庭会议,把孩子的弱点、伤疤揭开来公之于众,由一位家长出面单独询问,排查是否遭到欺负。
2.保持情绪镇定,安抚孩子
如果是被欺负,我们不要急于发怒。给孩子一个拥抱,安抚受伤的心。
从孩子的叙述中抓主要信息:
哪些人欺负孩子,主要带头者是谁。
都有哪些欺负现象。
从什么时候开始欺负,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过分行为在先。
3.和班主任良好沟通
和班主任沟通以上获得情况,给班主任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视霸凌情况,咱也要有解决问题的底线。
在此为家长提供弹性解决方式供参考
班主任批评教育欺负人的同学,让其写反思,并私下给孩子道歉
班主任批评教育,让其写反思,在全班见证下给孩子道歉
班主任主持双方家长见面,三方见证下道歉
班主任委托学校主持双方家长见面,给欺负人者处分留档,多方见证下道歉
在班主任和学校知情的情况下交给警方处理
(无论欺负孩子的有多少人,您只抓其中的一个死磕就行)
4.避免被霸凌的方法
有一些建议,不能保证百分百杜绝,但能让孩子更加健康自信有底气,面对霸凌不至于怂。
1.陪孩子锻炼身体,长大个儿。即使身高有限,结实的肌肉和无穷的力量也会让孩子看起来并不好欺负
2.生活中让孩子自主完成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多为班主任和老师们帮忙
3.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和观念:贪婪,自私,毒舌,虚荣等
4.有意识地让孩子结交正能量的朋友,家长可以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吃饭,玩耍,要想孩子在朋友中吃得开,家长先和这些孩子“打”成一片
5.面对第一次欺负,要让孩子懂得反抗。这是我们做家长应该灌输给孩子的理念,哪怕力量不敌,口吃不敌,也要反抗。但反抗之时不是愤怒情绪为主导,而是公平、正义理念为指导,一味愤怒只会让霸凌者享受霸凌的乐趣。
6.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在班级中展现。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如有问题,请留言或私信。
相关文章
- 孩子还小?《少年的你》告诉家长:校园霸凌的孩子都很小
- 校园霸凌为何屡屡出现?孩子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 校园霸凌有征兆可循!孩子在求救,你发现了吗?律师的10点建议
- 校园霸凌的孩子,懂他,会成为社会栋梁;不懂他,会成为社会危害
- 6岁女儿遭同学霸凌!面对低龄化校园暴力,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 “校园霸凌”从来没有真正的旁观者,父母撒手不管只会害了孩子
- 家长必读!校园霸凌频发,从这5件小事开始教孩子保护自己
- 警惕!孩子学书法不要太早
- 幼儿园第一天上学,孩子回家后怒摔书包,一脸气愤的表情太逗了
- 手足口病——不光孩子要防,孕妇也需警惕
- 老师眼里的乖孩子,回家怎么就成了炸弹?孩子这一天装得太辛苦了
- 孩子“人来疯”?要警惕是“表演型人格”,聪明家长会这样引导
- 孩子“我要回家!”,紧抓妈妈的衣服不放,入园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 孩子“熊猫眼”警惕过敏性鼻炎
- 孩子三餐都在幼儿园吃,回家不再吃饭,这样孩子营养可以保证吗?
- 孩子上幼儿园经常生病,要不要休学回家
-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咋办?用这3招保证孩子放学也舍不得回家
- 孩子什么都不想要?家长要警惕,你的孩子很可能过度“自我压抑”
- 孩子从小争强好胜爱慕虚荣?要警惕“孔雀心态”,4招化解嫉妒心
- 孩子从小争强好胜爱虚荣?父母要警惕“孔雀心态”,3招化解嫉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