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一个乐观的孩子?一个视频给出了答案,网友:这么简单?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非常有意思。
爸爸在家中带孩子,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便哭着要妈妈。
视频中这位爸爸面对孩子的哭闹,既不哄也不怒,而是脑洞大开,顺着孩子的哭闹玩起了“轮流哭”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能老是一个人哭,大家轮流来,不许插队。
孩子们莫名其妙:哭还要排队?哭很辛苦的好吗?看到爸爸挤眉弄眼哭得那么难看,轮到孩子哭时,女儿根本不想再哭了。爸爸一次次发出邀请“该你了”时,孩子一次次拒绝说NO。
这位爸爸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孩子安静了下来,可谓是一个游戏力高手。
有一部美国家庭情景喜剧叫《考斯文比一家》,剧中5个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游戏力高手。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父亲让小女儿去厨房帮忙,小姑娘不愿意去,纠缠着问:“是现在吗?”父亲说:“我还得说明是现在吗?”小姑娘执拗地点点头。
于是这位父亲一把抓住小家伙,无声而夸张地做出了“N-O-W”(现在)的口型,小姑娘立刻回以无声的“O-K”(好吧),然后哼着歌蹦蹦跳跳到厨房去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游戏是儿童生命的主要元素。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不听话、甚至无理取闹,很多时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毫无作用,还不如这两位爸爸,用一个好玩的恶作剧游戏轻松解决了问题,在欢乐的笑声中增进了亲子感情,让孩子学会了乐观面对问题。
0-3岁孩子为何痴迷躲猫猫游戏?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会痴迷那么几种符合其心智发展的游戏。以躲猫猫游戏为例,这大概是所有游戏里最简单的了,但却是0-3岁孩子与父母建立联结最典型的游戏。
躲猫猫游戏很简单。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我们就跟孩子玩这个游戏: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学猫“喵”一声,然后慢慢打开手露出脸夸张的“咦”一声,把宝宝逗得咯咯笑,好不开心。
有的孩子对躲猫猫游戏乐此不疲,拖着家长玩了一遍又一遍。家长就觉得:这么简单的游戏多无聊啊。玩几下就不愿陪孩子多玩了。
实际上,躲猫猫游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婴儿来说,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
我们知道,新生儿对物体是没有持久记忆的。对新生儿来说,某个物体一旦从视线中消失,那就代表了他彻底不存在了。
在躲猫猫游戏中:家长和对孩子一笑(现在你能看到我),然后让自己的脸一次次消失在手背后(现在你看不到我了),然后把手打开又出现(我出来了,你又能看到我了)。通过反复游戏,宝宝认知能力提高,慢慢获得一种能力,即客体永久性认知。宝宝会慢慢意识到他看不到大人的时候,大人其实并没有消失。
“客体永久性”由著名的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比如给婴儿一个可爱的玩具,他们会伸手去抓。但在婴儿抓住玩具前用一块布将玩具盖住,婴儿就会停下不抓了,同时注意力会转向别处,仿佛玩具已经不存在。
研究表明,只有出生9个月之后的婴儿会将布揭开寻找玩具。这种寻找意味着婴儿在无法感知到玩具时,玩具仍在他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开始。
皮亚杰认为,婴儿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对消失的玩具进行心理表征。这时宝宝才能明白:事物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
躲猫猫游戏对孩子生长发育有什么帮助?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自信心。
我家孩子现在一岁,最爱玩的就是和我躲猫猫。
游戏最初一段时间,我会当孩子面躲在一个地方。比如把孩子放在床一边,我走到另一边蹲下去并喵喵叫。
孩子通过观察,知道我在什么位置,去找我时便非常兴奋,每次都是连走带跑踩得地板咚咚响,嘴里还激动的尖叫,等他来到我身边发现我,我夸张地蹦起来大叫,每次我儿子都特别开心。
这样完了半个月之后,我开始背着他藏起来,听到我喵喵叫,我发现孩子首先会到我每天躲过的地方找,找不到就疑惑地站在那里。
后来我轮流躲到新的地方引导他找过几次之后,孩子的表现让我惊喜:每次他都先在我躲得最多的门后寻找,找不到不会放弃,必定会跌跌撞撞走到我经常躲的床底下。找到我了便会惊喜的跺脚。
二、能有效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症状
很多宝宝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症,像我每天上班如果当孩子面出门,他必然会大哭一顿。根据“客体永久性”概念,可以理解为我的孩子之所以哭着不让我走,是以为我走了就不会回来了。
通过躲猫猫游戏,让孩子反复感知物体存在→消失→出现的现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因果关系,认识到妈妈在家→妈妈出门(看不见)→妈妈下班回家(又出现)和躲猫猫是一样的,从而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症状。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中说到: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即便建立联结。而与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在欢乐与笑声中,用安全的方式交流了情感,并感受到父母的爱。
可以说,一个游戏力强的家长,一定是个更有爱,更懂得如何去爱孩子的人。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欢笑是一个家庭给予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相关文章
- 养育一个孩子有多辛苦?去看看妈妈的手吧
- 养育一个孩子,治愈一个自己
- 养育一个聪明孩子是项综合工程,父母们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 孩子上学起床拖拉磨蹭,妈妈想到了一个主意,网友:好办法
- 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最后都怎么样了?这位父亲给出了“答案”
- 孩子入学年龄再调整?老师开心家长头疼!教育部给出答案
- 孩子多大学习“游泳”最合适?专家给出了答案,很多家长都不清楚
- 孩子最晚几点睡比较合适,专家给出了答案
- 孩子要不要上幼儿园?从业10年的幼师给出答案,值得父母们深思
- “你这脾气,到底像谁?”孩子的脾性遗传谁多一点?专家给出答案
- 一年级孩子上课一个月,妈妈就招架不住了,网友:日子还长呢
- 为什么说毁掉一个孩子一生很简单?只要你随他性就可以了,现实是很多大人都喜欢惯着他?
- 为何中国孩子对妈妈更“依恋”?“母亲参考效应”给出答案
- 为啥日本孩子肥胖率低,调研报告给出答案,隔代喂养害娃不浅
- 养娃日记(第18篇):孩子的这个问题,我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 剪脐带瞬间,妈妈和宝宝谁更疼?网友给出暖心答案,看完鼻头一酸
- 外婆和爸爸打架,孩子吓哭了,妈妈一边淡定拍视频,网友:坑娃
- 头胎是女儿,2胎又是女儿是啥感受?网友们给出的答案太耿直了
- 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看性格养成好书《皮特猫》,家长会得到答案
- 如何拒绝一个孩子的渴望?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