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面对孩子灵魂拷问的正确姿势——这样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2022-02-08 12:48:45孕产
我们都知道,想了解生活的残酷真相,去听听三岁孩子的灵魂拷问就够了。每一个提问的小孩一定要从你嘴里掏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才会停止“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想了解生活的残酷真相,去听听三岁孩子的灵魂拷问就够了。(你和生活的残酷真相之间,大概隔着一个三岁孩子的灵魂拷问)

但是,光接受拷问是不够的,每一个提问的小孩一定要从你嘴里掏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才会停止“为什么”。

曾有研究人员统计过,学龄前的孩子平均每个小时可以问75个问题。

想想也差不多,我儿子可以没完没了地一直问为什么,直到家里的某个成人再也受不了,大吼一声“没有为什么!”,才能消停......大概一分钟,紧接着开始下一轮的“为什么”大拷问。

为什么孩子有如此之多的为什么?

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可能会对孩子的思维方式产生比我们想象中更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为什么”是更高级的问题

Gopnik的研究发现,孩子的漫长童年天生被大自然设定为从上一代和周围环境中不断学习,孩子随时随地都在主动寻求和吸收信息,提问就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是问题也有高低之分。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新闻五要素中的五个W(Who, When, What, Where, Why)再加一个H(How)来概括。我们大概不一定记得孩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但这个问题大概率不会是“为什么”。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这个问题和其它几个问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它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事实性”的,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得出,比如今天中午(When)和小伙伴(Who)在幼儿园(Where)吃蛋糕(What),就连How也是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的(比如:用叉子吃)。只有“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探寻的是世界万事万物背后的联系和深层的逻辑。

美国学者Simon Sinek提出的“黄金圈法则”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为什么”是所有问题的内核,应该建立由内而外的思维模式,即为什么Why——怎么做How——是什么What。

所以,当你的孩子第一次问出“为什么”的问题,表明他已经开始透过表象看本质,对万物运行背后的逻辑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天然就是个更高级的问题。

无穷无尽的“为什么”,是在寻求更好的解释

但是,我怎么发现我家孩子的“为什么”听起来并没有教科书上写得那么高级?

是的,有时候孩子的“为什么”听起来真的有点胡搅蛮缠,一连串的为什么听起来莫名其妙,纯粹像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但是在批评孩子之前,不妨先问一下自己:

在孩子提出一连串为什么之初,我有没有认真回答他/她的每一个问题?他/她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Gopnik的研究指出,孩子永无止境的为什么,其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更好的解释和答案,并从中学习。而且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已被充分解答非常敏感,只要他对你的答案不满意,觉得你的回答没有充分解答他的“为什么”,没有提供他想要获得的知识或信息,他就会继续发问。孩子回应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或者没有答案的方式就是问另外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刚才的问题。

所以,孩子的一连串为什么,可能只是对你一开始的回答不满意,想要寻找更好的答案而已。

但是,受限于他们有限的表达能力,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意,或者将原始问题拆解为更容易回答的问题,因此只会永无止境地重复“为什么”。

知道了这一点,相信大家对孩子无穷无尽的为什么都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那么,什么才是回答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正确姿势?

“为什么”的最佳答案是揭示因果关系

前面说了,“为什么”不同于其他的事实性问题,“为什么”探索的是世界万事万物背后的联系和深层的关系。孩子需要的不仅是事实性知识,还需要理解事实性知识背后的因果关系,这是他们从更深入和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世界的开始。

因此,自然地,需要从深层逻辑的角度对“为什么”给出回答,“为什么”的最佳答案就是揭示因果关系。

难道我们平时对为什么的回答的并没有都揭示了孩子想要的因果关系吗?太多了。我也是在败给了儿子无数莫名其妙的为什么之后,再看了Gopnik的书,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孩子的为什么太多,而是我的答案不够好。

如果小朋友问你为什么天热需要吹电风扇,你告诉他很正常啊,天热就是要吹电风扇。这就不叫揭示因果关系(好吧,我承认我经常这样敷衍孩子的提问,深刻反思ing)。相反,如果你很认真地跟他从电风扇可以产生风,风吹到身体表面会让汗液蒸发,蒸发可以带走热量说起,就算他不能完全理解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是孩子会知道你在向他展示因果关系的逻辑。

做到“有问必有答”

简言之,就是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提问,有提问就一定要有回答,哪怕这个回答暂时不那么完美。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每个问题都受到了父母的重视,也在无形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闭环思维”的习惯,所谓“闭环思维”,就是指对待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有反馈有反思的思维习惯。

相反,如果经常性不置可否地对待孩子的问题,久而久之,可能孩子就会失去本真的好奇心,更加丧失了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究竟想知道什么

因为受限于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孩子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自己也不知道一连串“为什么”背后的真正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更进一步,通过提问或者分解问题的方式,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究竟想知道什么。

例如,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出门”的背后,可能只是想知道“我们出门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为什么要洗澡”只是在表达“我现在不想洗澡”,这些都是隐藏在“为什么”背后的真实问题或情绪,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发现。

像科学家一样回答“为什么”

如果孩子提出的“为什么”很复杂,哪怕拆解之后依然很难立刻给出合理的因果关系答案,也许反而是个和孩子一起实践“科学思维”的好时机。

通过三个步骤,学着用科学家“观察——假设——实验——评估”的思路和孩子一起研究无法立刻回答的“为什么”:

首先,承认自己没有办法立刻回答这个“为什么”,但是愿意和孩子一起去一探究竟。

其次,和孩子一起提出“假设”,一起说说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对“为什么”做出合理猜测。

最后,不妨一起动手实验,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和评估。没法进行实验评估的也可以一同去搜寻资料发现答案。

一个“为什么”的探寻解答过程,恰恰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好时机。

“为什么”不是孩子的特权,家长也可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

父母不仅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孩子拆解“为什么”,弄清“为什么”背后的真实问题,也可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有时候,放下家长的身份和成人的思维禁锢,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值得问的“为什么”。

这里的提问不是居高临下的考察,而是和孩子进行身份平等的探讨。

比如,当孩子决定按照某种方式搭积木时,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搭;当他选择用某种方式走迷宫时,可以问问有没有其他路径或方法。

父母的这些“为什么”,既可以充当孩子思维的脚手架,帮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想想下一步;也可以成为发散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孩子更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

创建孩子的“为什么宝库”

不妨专门拿出一个笔记本,把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都记录下来。

有些“为什么”不一定第一次就能给出解答,或者即使有了答案也似懂非懂。那么等到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的时候,可以再次把同样的问题重新拿出来,在新的情境下进行解释和验证,而且往往还可以引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回顾和总结,和孩子一起打造一座“为什么宝库”,记录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日积月累的不仅是问题和答案,更重要的是方法和思路。

写在最后

童年说长不长,我们自己也都曾经是“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渐渐长成了对“为什么”视而不见的无趣成人。

当自己的孩子也用稚嫩的嗓音问出“为什么”时,请坚信,这一声“为什么”,正是人类进步和对真理追求的原动力。

孩子的创造力无需培养,只需保护。请珍惜每一个提出“为什么”的孩子,和他们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用心思考,认真回答,未来智慧的熠熠之光就在每一次提问和回答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