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作息表曝光:培养优秀孩子的奥秘,就在这6件事里
上个月,清华大学微博晒出的几份清华学生计划表,迅速被顶上了热搜。
从上图这份计划表看,这位学霸每天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每天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还留出了外语学习、体育锻炼、复盘反思的时间。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控能力简直修炼到了极致!”
其实,这位学霸来自落后地区,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
刚到清华时,为了省钱经常一顿饭只吃两个馒头。
但凭着超强的毅力和自控力,他连拿四年一等奖学金,成绩始终保持在全院前三,还没毕业就被一家央企提前录用,成为了后备干部。
家境一般的他能在高手如林的清华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自律。
神经科学研究人员桑德拉·阿莫特在《欢迎来到你孩子的大脑》一书中就曾提出,在学业和事业成就等方面,自律的重要性是智力的两倍多!
强大的自律能力,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可惜在生活中,自律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需要家长、老师在后面催着赶着才愿意去做事,有些人甚至长大成年也依然改不了拖延、贪食、沉迷游戏等毛病。
其实,孩子的自控力并非天生,一个人自控力的强弱,主要靠后天的训练和培养。
有研究表明,孩子长到2岁以后,自控力和规则意识便开始萌芽。
如果父母能在2-6岁这个生长阶段对孩子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便会具备更充足、强大的自控力。
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小七老师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善用外在约束,训练孩子自控能力
1、帮孩子练习自我控制
两三岁的宝宝发育还不完善,对身体的控制较弱,自控力的训练更多是帮宝宝实现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陈忻推荐的几个自控力训练游戏很值得家长借鉴。
1)请你跟我这样做
现在市面上很多儿歌童谣,都会搭配简单的互动和舞蹈动作。爸爸妈妈可以边唱边做,让宝宝集中精神模仿我们的动作。
宝宝刚开始动作不协调、做得慢没关系,多次练习后,宝宝对肢体的控制便会越来越熟练啦。
2)躲猫猫
一开始玩时,大多数孩子都只能躲一两分钟,然后就忍不住出声、扭动暴露自己。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宝宝,你一动我就能找到你哦。下次你再耐心多等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发现不了你啦!”
3)123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笑,不许动来不许跳,更不能露出小白牙!”
相比前两种,这个游戏对宝宝肢体和表情的控制力要求更高了。当孩子们能熟练完成这个游戏的时候,想必情绪控制能力也一定很出色!
2、让孩子学会“短暂等待”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自控力就是“延迟满足”,于是在生活中有意制造一些小障碍,拖延满足孩子的需求。
长期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做及时适当的回应,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安全感,破坏自控力的萌芽。
陈忻博士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说道,真正的自控力,是要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应该做的事。
比如:”宝宝,妈妈现在要洗碗,5分钟以后才能给你讲故事,耐心等待一下。”
“宝宝,吃完饭半小时以后,才能出去踢球。”
不必刻意磨练,在适合的生活场景中给孩子一个明确、短暂的等待时间,他自然会慢慢提升忍耐力和自控力。
在具体情境的引导下,孩子的同理心也会得到培养,更愿意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绪。
3、培养自律的日常习惯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他6岁的儿子中途要求玩iPad。朋友说:“可以,但今天只能玩20分钟了。”
让我惊讶的是,20分钟后,孩子真的自觉走出房间,主动将iPad还给了朋友。
朋友跟我说,儿子每天吃饭、睡觉、练琴、玩游戏的时间都是提前商定好的。
刚开始孩子经常不遵守作息表,变相延长玩耍的时间,但朋友一家始终坚守规矩不松口,当天游戏时间超了就在第二天的时间里扣除。
坚持执行了几个月后,现在孩子基本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作息,“自律”这种能力不知不觉已经融入了日常的行为习惯中。
激发内驱力,让孩子实现“自制”
脱胎于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讲义的《自控力》一书认为,每个人的自控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每一次对抗诱惑都在消耗着自控力。
如果总是用外在力量影响孩子做事,孩子的自控力消耗极大,自律效果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只有激发孩子做事的渴望和内在动力,才能让有限的自控力发挥最大的价值,支撑孩子长期坚持下去。
怎么才能让孩子做事时主动约束自己、实现“自制”呢?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邻居家的女儿果果,前段时间沉迷于看动画片,经常晚上该睡觉了还不想关电视,让爸爸妈妈很无奈。
在我的建议下,果果爸爸给果果创设了一个有价值的家庭角色,还颁发了一张“聘书”:聘任果果担任家庭监督员,负责监督并确保家里每个人都按照作息表健康生活。
果果上任后,每天家里的对话是这样的:
“奶奶,你今天看电视已经超过2小时了,我必须帮你关掉!”
“妈妈,10点该睡觉了,你不能再玩手机了!”
除了认真提醒外,果果还主动关电视、带头洗漱上床,再也没有拖延磨蹭。爸爸笑着说:“果果真是个负责任的监督员!”
在早教中心上课时,我也经常会让调皮的孩子当我的小助手,帮忙分发教具、协助其他小朋友游戏。
神奇的是,当这些捣蛋鬼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时,往往都变得特别乖巧自律。将孩子的行为与责任感关联起来时,责任心越强,自控力也越强。
2、教孩子掌握一些克制的技巧自控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小时候教孩子一些克制自己欲望的技巧,可以更好地帮孩子抵抗诱惑,增强自信心。
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博士Wlater Mischel对一批4岁的孩子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腾讯视频
仔细观察那些成功坚持15分钟后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基本都用了以下三种小技巧。
1)注意力转移法
很多孩子都明智地选择干点别的事分散注意力,用唱歌、踢凳子、互相聊天、玩桌上的盘子等办法熬过了漫长的15分钟。
而那些一直盯着棉花糖、用手揉捏糖的孩子,则很容易经受不住诱惑,提前把糖吞下去。
2)心理暗示法
在孩子面对诱惑时,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加油鼓劲。
比如:“再等一下,马上就好了!”
“我能做到,我一定能做到!”
“再坚持一下,我就能得到XX奖励了!”
3)远离刺激源
面对棉花糖的诱惑,有的孩子捂住自己的眼睛,有的把棉花糖扣到盘子下面,还有的宝宝把手压到了屁股下面,最终拿到了奖励。
如果自制力不够强,那教孩子把“诱惑”藏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3、父母的夸奖与肯定“宝宝,妈妈刚才打电话,你耐心等了五分钟都没有打扰妈妈,特别棒!
“宝宝,这次看电视超时了2分钟,差一点点就拿到奖励了,爸爸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按时关电视!”
爸爸妈妈的鼓励,永远是激励孩子进步的一剂良药。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温柔支持下,变得更加自律、优秀!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关系,小七老师一直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解决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
相关文章
- 清华学霸妈妈的16条教育手记,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 “3岁看大、7岁看老”,培养优秀孩子的奥秘,就在这个关键期里
-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培养优秀孩子,这30个细节家长们要注意!
-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 培养孩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孩子相信过程等于越来越优秀
- 孩子学习过程中一大利器,看看优秀孩子的家长是如何培养的?
- 孩子怎么说都不听?专家: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 孩子成绩平平还偏科?别着急,很多北大清华的学霸也经历过
- 孩子是个小话痨?抓住语言敏感期,这样培养孩子更优秀
- 清华大学教授:一个优秀的孩子,妈妈都有这四个特征,你做到了吗
- 5个孩子4个上清华北大——兰海:解秘如何培养自律孩子
- 一家23人出11个学霸,良好家风带动孩子:你多优秀,孩子就多优秀
- 不完美的父母,恰恰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 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是如何理解?
- 你真的懂“皮格马利翁效应”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关腱元:孩子有三个特征,很优秀,父母需要好好培养
- 医生传授:从幼儿园天才到清华博士,孩子的学霸体质是如何养成的
- 单亲妈妈,做好这5点,照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