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敏:已不存在穷养和富养。不苛不宠教出大气子女
上一篇《为了一件裙子出卖身体?孩子对金钱的迷茫,源自家长隐瞒财务状况》,众多读者留下了评论。不少家长异口同声的表示,女儿必需富养,这样长大不会受物质的诱惑。
女儿要富养,这几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然而,不同的父母,对富养的定义与方式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有众多的教育文章曾经与家长们探讨这个话题。然而,在我翻阅过50篇讲述相关问题的文章后,发现它们都没有触及问题核心。今天,我们把两个一直被大多数人忽略,关于“富养女儿”的重要观念,与各位家长探讨。
一)“富养女儿”是一个断章取义的观点,并且已经过时在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着“富养女,穷养儿”这种说法。但是,富与穷在这句话当中,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是把养儿与养女的方式作对比,而不是指养女儿要用上最佳的物质条件。
再者,我们需要留意这种说法出现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差异。
这句话的出现,是旧时代,普遍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现实下的一种相应的子女教育对策。因为要把女儿养得高贵,负担起未来相夫教子的责任;而儿子则要磨练他的斗志,未来负担起养家的责任。
为什么现在“富养女”变成单独出现的一个观点,而越来越少人提及“穷养儿”这回事?因为父母们渐渐发现,“穷养儿”在现今社会根本就是扯谈。
去年暑假,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刷爆朋友圈,众多家长表示感同身受。现在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作出的投资,是不计成本的。有条件的家长,谁还真的会“穷养儿”?
如果把不满足儿子的物质要求,不给他零花钱,就当是正在“穷养儿”了,然后另一边给儿子花大钱报这个班那个班,报这个营哪个营,不感觉很精分吗?
现在有多少家庭还像旧时代一样“男主外,女主内”?
在家庭经济上,“妇女能撑半边天”才是今日的常态。
但是,加上传统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作祟,变成很多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同时要主外”的畸形现象。既然作为女性成家后需要内外兼顾,那教育上就不能“富养女,穷养儿”,而变成女儿既要富养也要穷养了。
今年都已是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了,男女平权已经推动多少年了,每每听到“富养女,穷养儿”这种旧思想,我就有点感慨,为什么现在做女人那么左右为难了。
俞洪敏说:“我觉得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穷养和富养这个概念,而是对孩子一种品格的培养和对于财富正确值观的引导。”
所以,各位家长,请大家谨记国家的呼吁:“生男生女都一样”,并且把富养与穷养这两个概念丢进历史的垃圾桶内,然后认真思考一下孩子的品格培养与建设财富价值观的问题吧。
二)富养问题的核心在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物传记《断头王后》的主角玛丽·安托瓦内特,出生时就是奥地利公主,14岁的时候就成为法国的王太子妃,18岁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丈夫很爱她。这样的人生赢家,可以说是富养女儿的典范。
玛丽不喜欢读书,只喜欢享受生活,建宫殿,办宴会,夜夜笙歌。
后来,玛丽被推上了断头台,她被称为断头王后。
茨威格给她写的传记中,提到她早年的“富养”生活,无比感慨,说: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父母疼爱儿女,希望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些“命运赠送的礼物”,最终应该怎样去偿还呢?
《断头王后》原文中有一句:
“她不知道,得到权利的同时意味着承担同等的义务,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再热忱的爱戴也会消退。”
子女被父母富养,可以说是她的一种权利。
但她是否承担着与权利等同份量的义务?
她是否给予这个世界合适的回报,让她的好命运一直在线?
富养能让子女长大后不易受诱惑,培养出好品质,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有不少父母富养子女,最终发现养出白眼狼;香港社会福利机构的青少年援交求助个案中,竟有半数援交少女出身富裕家庭;富家女被渣男骗财骗色的故事,并不是小说桥段,而是新闻中偶然会见到的真实故事。如果子女的教育出问题,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失衡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权利远大于义务,就会被宠坏;
义务远大于权利,会迷失自我。
父母给予子女过上优越生活的权利,那她的相应义务,应该是把握手上的资源,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直至与他享受的权利相匹配。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朱子家训》
享受优越的生活,“达则兼济天下”,要有远大的理想,为更多有需要的人谋求幸福,向世界给予回报,那才有资格享有那些“命运赠送的礼物”。
“富养”的正确姿势巴菲特曾对儿子彼德说:
“我会给你足够钱让你能尝试任何事,但是不会给钱多到你游手好闲。”
这句说活精准的诠译了富养的精髓。
为子女的教育投资,培养她的才能,开阔他的眼界,无比正确。我们支持子女有机会尝试任何事,应以提升他的个人格局为目的。
我们应该在以下3个方向,为子女提供“富养”的条件。
1.把子女浸泡在高质量的书海中
准备一个装满书的书柜甚至书房,鼓励子女多看那些关于“知识”与“规律”的书。
知识,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规律教给人如何去发现经验、总结经验、运用经验。
在这些人类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前,孩子读到的每篇文章,都将是引导他改变人生格局的动力。
2.多倍伴孩子,并一起探讨问题
让孩子活在陪伴与爱的安全感下,不为生活抱怨,遇到困难时,与孩子一起去做总结与反思。当你对每一段人生进行总结反思,对每一个看起来自然而然却又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分解、剖析的时候,都能得出很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
每一次的总结和反思,只要足够深刻、足够深入骨髓,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都会是一次格局的提升。
3.行万里路,交万千友
父母能带给孩子眼界和思维上的提升可能有限,但可以通过认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故事,让她的想法乃至习性也发生大的变化。
交际与经历不要只是在同一个层级与圈子里打转,这样可能会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却毫无进步。应该勇于让子女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多面临新的环境,结识新的朋友。每接触一些新事物,认识新的人,都是一种机遇。
相关文章
- 穷养儿子富养女儿这句话,很多人都误会了,父母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 穷养儿子富养女?家有儿子也未必要穷养,娃的格局眼界会受影响
- 穷养儿,富养女?NO
- 穷养孩子很正确?并没有,孩子要“富养”的地方也不少
- 穷养富养的孩子差距大吗?幼儿园老师:没钱硬装,一眼就看出来
-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记住这八条教养,很受益
- “富养女,穷养儿”,这种情况适不适合在农村地区推行?
- “我能把脚放在这吗?”男孩礼貌询问,穷养富养不如让孩子有教养
- “穷养儿子富养女”不是要控制孩子的经济,而是要教会孩子这些
- “穷养儿,富养女”,其实是教育的方式不同,家长要正确引导
- 为什么穷养和富养的孩子,一些家长分辨不出,而一些幼儿园的老师却能一眼看出呢?
- 从马伊琍的育儿理念看穷养富养
- 作为父母的你还在对穷养儿富养女深信不疑吗?
- 儿子只能穷养?中国家长们,其实男孩子才是更应该“富养”
- 女儿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位母亲给了我们答案
- 孩子应该是穷养还是富养?
- 物质泛滥的时代,孩子穷养还是富养?注重物质投入还是精神培养?
- 被父母穷养的孩子,和富养的孩子有何区别?老师:这几点差距很大
- 大气污染也会影响宝宝性别
- 大气污染影响胎儿性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