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注意到了吗,三岁前的小孩都需要足够的安全感
大家好,今天欣欣想跟大家聊一下有关三岁前宝宝会让新手妈妈担忧的问题。在我家小区的楼下,总会有很多妈妈在讨论教养小孩的各种问题, 一位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说: “这孩子真难带, 每天晚上都要醒几次,大哭,只有抱着才能睡会儿。白天也老哭,不饿也哭!要不是有姥姥在,我都快吃不消了!”
还有妈妈问:“是不是白天睡多了晚上才哭?”年轻妈妈说:“白天不睡, 晚上也会醒,还不如想睡就睡呢!有的时候试着不抱,宝宝嗓子都要哭哑了。我又怕不抱会失去安全感。”
又有妈妈问:“是不是生病了?有没有检查?”年轻妈妈说:“没病, 查过了,也不缺微量元素!”另一位妈妈说:“一 个宝宝一个样,遇到这样的宝宝,就受累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就要了解到孩子的气质类型。
认识宝宝的3种气质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通过一项“纽约纵向追踪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划分气质类型的五个维度,分别是: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或者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反应强度。这五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在婴儿阶段,人们根据这五个维度把婴儿的气质划分成3种类型:
1.容易抚养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宝宝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能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2.抚养困难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宝宝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新经验,对新异剌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
3.发展缓慢型
这种气质类型的宝宝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对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对新异刺激适应缓慢;情绪经常不愉快;心境不开朗。但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异刺激缓慢地产生兴趣,在新情境中逐渐活跃起来。这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成人抚爱和良好的教育作用会逐渐发生变化。
很显然,“抚养困难型”宝宝最难带,父母要有心理准备,否则,真的很难享受到育儿的快乐。
宝宝难带,妈妈不要急
如果宝宝很难带,可能是“抚养困难型”宝宝。 这类宝宝难带,只是出生后一段时间,随着不断长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宝宝就会变得主动、快乐起来。
给妈妈们几点建议:
1.主动适应宝宝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会定时给宝宝喂奶,喂奶时间最初是每隔两三个小时一次。如果按照这个时间喂奶,宝宝哭闹不吃,或者没到这个时间点宝宝又饿了,妈妈可以顺应宝宝的需要,在让宝宝随心的基础上找到规律后,养育起来就容易了。
关于睡觉,谁都不想宝宝白天睡半夜闹。这就要观察宝宝的睡眠需要,看看一天能睡多少个小时,宝宝什么时间有困的反应,白天哪个时间段的觉可以不睡或者少睡,尽可能把睡觉的时间放到晚上。
2.宝宝哭,不要烦躁
宝宝不会说话,哭闹的时候父母特别着急,搞不懂是病了、饿了,还是不高兴。如果宝宝属于“抚养困难型”,跟病就没关系了。父母可以放宽心,不要胡思乱想。即使很着急,也不要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否则,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抵触、易怒和消沉。
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要尽快抱起宝宝,嘴里哼一些轻松的小曲, 或者跟宝宝说说话。这样,宝宝的情绪慢慢就稳定了。
3.给予宝宝较多的关爱
平时多逗宝宝笑一笑,用宝宝喜欢的逗弄方式和宝宝玩。如果宝宝喜欢洗澡,就每天洗一洗;如果宝宝喜欢拉着妈妈的手,就多给宝宝拉一拉。宝宝情绪不好的时候,妈妈最好抱着宝宝,抚摸宝宝的身体,对宝宝说:“好宝宝,妈妈爱你!“
给宝宝关爱除了照顾宝宝的衣食住行外,还要陪宝宝玩。玩是宝宝的成长需要,宝宝会在玩的过程中独立起来。
4.不要随意带宝宝到陌生环境
宝宝出生以后,如果抚养人是妈妈,妈妈就要多和宝宝在一起, 不要经常离开宝宝,不要把宝宝丢给他不熟悉的人,更不要随意把宝宝带到陌生环境中去。
孩子来到世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个个体要发展,就需要获得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而妈妈是孩子最主要、最重要、最值得信赖的家庭环境中的主角之一。
熟悉孩子的身心发育
从宝宝呱呱落地的时刻起,妈妈就要熟悉不同阶段宝宝的身心发育特点,懂得宝宝所处的关键期,这样面对“不言不语”的宝宝以及他们“怪怪”暴躁的行为时,才能知道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更好地成长。特别是3岁以前,是孩子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比如视觉能力、爬行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自主意识等。关键期是孩子发展自身能力的高效期, 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或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长大以后可能就难以弥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成长直接影响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所谓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讲的就是3岁前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些存在某种性格缺陷的孩子,如自卑、交往能力差、动手能力差、不会选择、不懂规则、自制力不强等,都可能是因为3岁前没有受到良好的养育造成的。
当下的家长都把养育宝宝当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做,到头来有的家长却遗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宝宝的成长规律,不懂得3岁前宝宝的心理特征,以至于做出了伤害孩子的事情。
分享一个例子,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进入爬行的关键期,有的孩子迅速学会了爬。面对活力无限的宝宝,有的妈妈为了不让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不弄脏新衣服、不蹭破皮肤沾染细菌,早早把孩子放进了学步车。妈妈觉得,尽快学会走路比爬强。有的宝宝到了11个月还不能爬行,妈妈很着急,担心有毛病,带着宝宝到处去检查,碰到庸医,给出答案大动作迟缓,疑似脑瘫,做康复训练”。一两年下来,宝宝什么都会了,什么毛病都没有,整个家庭却付出很多!按照宝宝的成长规律,就是存在11个月以后才会爬或者先走后爬的情况!
爬行对宝宝来讲很重要,可以促进感觉统合能力,视听、视动、听动更协调。如果不爬行或者爬行不够,上学后很容易发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字歪歪扭扭、作业速度很慢、有阅读障碍等问题。爬行也是促进宝宝身心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宝宝学会爬行以后,新能力的发展为婴儿积累各种新经验打开了一扇门。
再举一个例子。1岁左右的宝宝打人,这不是宝宝“厉害”“暴力”,而是他在表达,可能是“友好”“欢迎”“亲昵”排除”“不同意”“你冒犯了我”的意思,他们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于是就用打、挠、咬等很直接的行动来表达。宝宝这么做,跟道德无关,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我喜欢你想拍拍你,你让我不开心了或者阻止了我的活动,我就要排除你”,我就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巴咬你。”在这样的活动中,宝宝感受到了“我”和“你”不一样,我的动作能够影响你,是“自我意识的体验,很直观地界定了自我。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主要的目标、 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个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个阶段冲突解决的情况。任何一个阶段教养不当都是对宝宝成长过程的阻碍。
合格的父母一定会是谦卑的父母,他们懂得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思维。为此,他们不断学习,学习儿童心理、教养方法、教育理念,从而更加了解儿童、了解教育,“帮助孩子发展成他自己最宜于成就的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喜欢的朋友多加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性格类型家长要使用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
相关文章
- 妈妈一走就大哭?为小孩建立安全感,要让孩子懂得“客体永恒性”
- 三岁小孩橡皮泥塞鼻孔,妈妈们看孩子要注意
- 三岁之前的小孩子不记得事?不过这两件事,可能是例外
- 妈妈做到以下4点,可帮助儿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妈妈,是不是我不够好?!怎样让孩子拥有安全感?父母须知!
- 小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并不是简单就能判断
- 你以为的坏妈妈也许才是好妈妈,三步提升孩子安全感
- 孩子到了3-6岁还粘妈妈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 孩子,你的不安全感,其实是妈妈给的
- 宝宝三岁前,妈妈若没教会这些技能,出门容易受欺负
- 宝宝安全感缺失,一生也弥补不回来——零至三岁安全感培养
- 致新手妈妈:宝宝接种疫苗是否可以提前或推迟
- 适当“引导”+足够的“安全感”=上幼儿园不哭的娃
- 三岁半和五岁半小孩,想开始让他们学习英语,有什么合适的视频吗?在电视上放的?
- 三岁半的小孩不爱写字怎么办?
- 三岁娃椅下爬来爬去,众人围观指责,妈妈做法亮眼孩子肯探索
- 三岁宝宝“挨打”后找妈妈,哭着要抱一抱,家长该不该“心软”
- 三岁小孩一天都停不下来,学习、玩耍的时间又很专注一件事情,怎么办?
- 三岁小孩吃什么能加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