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豆瓣评分9.1,入选日本小学语文教材41年,这本绘本的魅力在哪里

2022-01-16 05:17:13孕产
“自我发现”、“思维模式”都是极为抽象的概念,我们应该怎么向两、三岁的孩子解释,才能让他们理解呢?绘本《小黑鱼》就是个极好的素材。《小黑鱼》的文▪图作者是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李欧▪李奥尼从小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华横溢,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作天才。

“自我发现”、“思维模式”都是极为抽象的概念,我们应该怎么向两、三岁的孩子解释,才能让他们理解呢?绘本《小黑鱼》就是个极好的素材。

《小黑鱼》的文▪图作者是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李欧▪李奥尼从小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华横溢,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作天才。49岁前,他是平面造型设计领域的风云人物,担任了十年《财富》周刊的设计主管,不仅拿奖拿到手软,还担任各类顶尖艺术学会、设计大会的主席。49岁后,他开始创作绘本,又开创了一个绘本的新时代。

封面

《纽约时报》曾这样李欧▪李奥尼在绘本界的地位:“如果绘本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李欧▪李奥尼则是这种风格的大家。”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半个世界后的今天,李欧▪李奥尼都是绘本界响当当的人物,每个热爱绘本阅读人家里的书架上都会有李欧▪李奥尼的身影。我们今天讲的就是李欧▪李奥尼在1964年荣获凯迪克大奖的《小黑鱼》。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本,入选日本小学语文教材41年,让拍出了金棕榈奖影片《小偷家族》的导演是枝裕和说过:“《小偷家族》是为那个给我们读《小黑鱼》的女孩拍的。”的《小黑鱼》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黑鱼》讲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们看绘本一般是以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的顺序,但有的绘本可以把封面和封底一起展开来看,这样就可以再现故事的主要舞台,体味故事的余韵。《小黑鱼》就是如此。

封面和封底展开图

把《小黑鱼》的封底和封面一起展开就能发现,在大海深处所有的小红鱼都游在方便躲藏的海草和岩石周围,而占用了一半画面的小黑鱼周围除了海水什么都没有,这除了表明小黑鱼的主人公地位外,还暗示着小黑鱼的孤独。

如果你细心一点就能从封面和封底的展开图中发现一点端倪,那就是画面呈现一种透明感。不管是森林般的水草、淡蓝色的海水,还是岩石,画面中的颜色都很淡。这是因为李欧▪李奥尼在《小黑鱼》中使用了水彩的技法,将水彩颜料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水多色淡,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画面中那一大群密密麻麻的小红鱼,不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而是李欧▪李奥尼用橡皮印章拓印出来的,只有主人公小黑鱼是李欧▪李奥尼手绘的。李欧▪李奥尼曾经说过:“我唯一用笔画出来的,就是这个英雄。”

接着是前环衬,然后是和封面、封底相同画面的扉页。

正文第一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对故事主角的介绍,“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黑的就像淡菜壳。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鱼。”

李欧▪李奥尼手绘的这条小黑鱼不仅在视觉上有强烈的存在感,他还赋予了小黑鱼灵魂。通过对小黑鱼眼睛的刻画,帮他注入了灵魂,放在我们国家这就叫“开眼”,画上眼睛,人物就活了,能思考了,可以参考“画龙点睛”这个典故。同样地,有眼睛的小黑鱼也为后面的故事展开埋下了伏笔。

正文第二个场景:大鱼吃小鱼

第二个场景里的画面颜色明显比上一个场景深,加重的冷色调展现着压抑、恐怖的气息。“一个可怕的日子,从海浪里突然冲出一条又快、又凶、又饿的金枪鱼。他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跑了。”小黑鱼为什么能逃跑哪?李欧▪李奥尼在第一个场景中就告诉我们了,因为“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李欧▪李奥尼语言、思维上的严谨。

《小黑鱼》一共有14个场景,李欧▪李奥尼用了7个场景来描述小黑鱼失去同伴后的心里路程。从第三个场景开始到第九个场景结束故事来到了它的高潮。

正文第三个场景:孤独

在第三个场景中,李欧▪李奥尼提到“他逃到了大海深处,既害怕,又孤单,伤心极了。”在这个场景中李欧▪李奥尼的构图很有特点,整个画面背景是大面积用水粉稀释后的淡绿色来渲染的,而小黑鱼孤零零的占据着画面的一个小角落。好像在说“世界这么大,而我却格格不入”。

正文第7个场景:不一样的世界

从第四个场景开始,画面中的颜色开始丰富起来,彩虹果冻似的水母、水下行走的机器大龙虾、怪鱼、森林似的海草、海鳗、粉红色棕榈树似的海葵,小黑鱼的所见丰富了他的认知,而他也从原来的伤心变得又高兴起来了。

“后来,他看到了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小鱼,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来游吧、一起玩儿,到处看看!”他快乐地说。“不行,”小红鱼说,“大鱼会把我们通通吃掉的!”“可是,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小黑鱼说,“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

正文第10个场景:遇见

第10个场景的构图非常有意思,小黑鱼和躲藏起来的小红鱼分别占了半幅画面,就好像小黑鱼和那一群小红鱼势均力敌一般。一方站在站在阳光下,一方躲在阴影里,一个“想”字又为后面展开的故事埋下了线索。

正文第11个场景:思考

如果把第10个和第11个场景连起来看的话,我们就能发现两个场景中的人物对换了位置。第10个场景中小黑鱼在左边,但是到了第11个场景中,小黑鱼来到了右边,而那群小红鱼则跟随在了他的后面。位置的转换一下子就说明了小黑鱼的领袖身份。

正文第12个场景:变成大鱼

等到了第12个场景,“他教他们各就各位,紧紧地游在一起。”在这个场景里大鱼才刚刚有了一个简单的雏形。请注意,这时的小黑鱼位于大鱼臀鳍上方的位置,但是到了第13个场景中,“等到他们可以游得像一条大鱼了,小黑鱼说:“我来当眼睛。””

正文第13个场景:当眼睛

在上面我们说过“开眼”这个词,有了眼睛就注入了灵魂。小黑鱼因为有了眼睛学会了思考,而大鱼也因为有了眼睛,才能“在清凉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小黑鱼》表现了什么?又是如何表现的?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中说过:“人们评价绘本时,常常以主题和内容是否优秀或创意是否有趣为标准,但实际上对于儿童书来说,作者想要叙述的内容能否被完美的表现出来,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孩子理解,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小黑鱼》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画面上无疑都是优秀的,但是在这部优秀的作品中李欧▪李奥尼到底想表达什么哪?他究竟又是如何表现的哪?

孤独是自我发现的一种途径

在绘本《小黑鱼》中高潮不是小黑鱼和小红鱼变成的大鱼把海里的大鱼吓跑了,而是小黑鱼失去同伴后的自我发现之旅。在有14个场景的绘本中,李欧▪李奥尼用了7个场景来描述小黑鱼的这场自我发现之路。

失去同伴后的小黑鱼,孤独的游在大海深处。直到这时,他才开始去观察这个自己生活的世界,深海、水母、大龙虾、怪鱼、海草、鳗鱼以及海葵。这个世界如此美丽,里面生长着如此多稀奇有趣的生物,他开始意识到世界是如此大,而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存在。

从心理层面来说,孤独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孤独状态能让人静下来心来思考问题,从所思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有一个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小黑鱼在更新了对自我的认识后,他成长了。

在遇到新的同伴后,他没有躲藏,反而是勇敢的想办法。最后他想到了,既不危害生命又可以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的好点子,那就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装扮成一条大鱼。

或者李欧▪李奥尼就是想通过小黑鱼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它只是自我发现的一种途径。从寻找“我是谁”开始,我们终究能找到“我要到哪里去”的答案。

思维模式影响人的行为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思维模式能影响人的行为。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固定型思维模式逃避挑战,成长型思维模式迎接挑战。

在绘本《小黑鱼》中,主人公小黑鱼就是一位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而小黑鱼后来遇到的那群小红鱼则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为什么这么说哪?在小黑鱼遇到那群躲在礁石和海草里的小红鱼时,小黑鱼说:“来游吧,一起玩儿,到处看看!”而小红鱼则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通通吃掉的!”

从小黑鱼和小红鱼的对话中,我们能了解到,小红鱼也经历过类似小黑鱼失去同伴的痛苦记忆。他们都是鱼口脱险的幸存者,但是面对不幸,他们选择面对的方式却不同。小红鱼只知道消极避世,一味的躲藏,听从别人(小黑鱼)的安排。但小黑鱼却说:“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小黑鱼想啊,想啊,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很多时候面对不幸,打败我们的往往是那些消极、否定的想法,而多肯定自己却能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下面,我用李欧▪李奥尼在《时间的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小黑鱼在惨祸中幸存下来,正是因为经历了磨难,才渐渐看到了人生的美丽。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小黑鱼刚开始很寂寞,但后来能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人生,并从中找回了生命的热情。终于,他又遇到了一群躲在礁石后的小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