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人气绘本《最喜欢妈妈》,为何在日本妈妈人手一本? 最喜欢妈妈绘本
都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可这无条件是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意愿活着,做着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日本超人气绘本大师宫西达也创造的《最喜欢妈妈》,用孩子的视角告诉你孩子眼里的妈妈是怎么样的?这也正是这本绘本如此受欢迎的重要一点。
对于宫西达也很多小朋友很熟悉,小朋友们都亲切的称他宫西大爷,对这位宫西大爷也并不陌生,因为他写过很多恐龙相关的故事啊,大家特别喜欢,积累了很多的小粉丝,不过呢,《最喜欢妈妈》这一本书里面是没有恐龙的,而是讲了母子之间的一些温暖的小瞬间。
妈妈每天照顾孩子非常的辛苦,有的时候呢难免会比较急躁,失去了耐心情绪有点像火山爆发一样失控,很多妈妈都是每次忍不住吼完了孩子之后,就感到非常的难过,后悔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但是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又忍不住发火,这样反反复复情绪爆发和内疚,该如何处理才好呢?《最喜欢妈妈》这本书就是从小孩子的角度来说一说孩子眼里的发脾气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呢?
当我们问小朋友最喜欢的人是谁,很多小朋友立马大声说是自己的妈妈,那为什么孩子最喜欢妈妈呢?我们一般认为孩子说爱妈妈喜欢妈妈,肯定是因为妈妈特别温柔,但是呢,这本书里面可不是这样的,里面收集了很多妈妈失去耐心的瞬间,但是就是这样的瞬间会让你发现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宽容原来有那么多。
比如说:早上叫孩子起床,妈妈大声说:“快起床,别睡懒觉了”,虽然妈妈看起来凶巴巴,但孩子可没有讨厌妈妈,而是对妈妈这样说,妈妈如果你明天温柔的说:早上好,并轻轻的抱抱我,我会更喜欢你的。不得不说啊,宫西达也非常了解孩子的内心。
细细品味下本书在孩子说话的味道,在反省一下父母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脸红。不知不觉中说了那么多伤害孩子的话,对孩子的态度这么不好,反而是孩子是这样来包容了我,无论妈妈说什么,孩子欣然接受着挨骂。
作为父母一直没有想清楚想明白,就为什么总是忍不住要对孩子大吼大叫呢,很大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掺杂了过多期望,比如说希望孩子们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能够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脸。等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这些期望是对孩子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呢也有父母对现实的焦虑。
父母们希望生活一切都好,一切都正常,一切都不会失控,这会让父母们有安全感,而一旦有些事情偏离了父母们能够控制的范围,比如说孩子磨磨蹭蹭起床,穿衣服特别特别慢,或者是做作业特别慢,成绩没考那么好,对于父母来说都会感受到不安和焦虑了,当这种焦虑不受控制的时候,就会表现为对孩子的语言和态度严厉转变。
比如冲孩子发火,说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说了多少次了,快点,怎么还磨蹭呢?与其说这是对孩子的不满,不如说是在发泄自己无法控制局势的一种失败感,在父母们看来这样的态度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但是当你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你会发现,原来孩子眼中的妈妈是这样的,原来那些被妈妈吼叫的瞬间给孩子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只不过无论妈妈说什么,他们都愿意紧紧地望着妈妈,不管是严厉的妈妈还是温柔的妈妈,孩子都最喜欢妈妈。
宫西达也这本书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生活,特别的简单,但是总是能够碰触到父母情感里最脆弱的那一点,在这本书的最后不光是孩子向妈妈吐露的心声,妈妈也对孩子说,谢谢你喜欢我这样的妈妈,妈妈会一直一直爱你的。
在交流中妈妈和孩子的心走的更近了,很多时候妈妈发火都是因为孩子磨磨蹭蹭的一些细小事情,那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做点事情就好像是在磨洋工,这真的是孩子不懂事吗?其实呢?父母们看到的也许是孩子在磨磨蹭蹭的吃饭洗脸,晚上不想睡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孩子在适应成长,他在调试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好像是一棵小树,再慢慢的长出新的树枝,他们有自己的节奏。
所以有的时候家长一厢情愿的去催促去责备并不能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反而会加剧了父母们的这个焦虑感,甚至是越来越抓狂,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们应该怎么跟孩子沟通呢?
我们都知道在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北风和太阳,这北风和太阳打赌说咱们俩比一比,看谁更强大能让路上的行人脱下外套,北风的做法是什么呢?猛烈的吹,想把这个路人的衣服刮走,结果路人觉得很冷,冷得发抖,反而紧紧的裹住了衣服,太阳呢则是把温暖的阳光洒向路人,路人觉得暖和,于是就把外套脱了下来。
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这样的,如果能够建立起温暖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孩子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要求,所以我们会发现父母用积极的态度温暖的行为来激励孩子,及时回应孩子,那孩子的表现呢会更加的配合,但如果父母是命令的口气或者是身体的控制,那们孩子反而不容易和其他人合作。建立温暖的信任关系,那长期以来,未来就很容易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那父母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指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诱导型、严厉型还有宽容型。我们先来说说宽容是什么,这个听上去好像不错,但是呢,他会忽视那些不恰当的行为,也不会教给儿童合适的行为,因为太宽容了,所以呢,缺乏纪律和限制的儿童可能表现的缺乏自控力,行为上更冲动,攻击性还有叛逆性也会更强。而严厉型是用威胁的手段来强迫孩子,用语言来贬低孩子,甚至是用暴力来惩罚孩子,这就更不好了。只有第1种也就是诱导性,为他们设定合理的行为限制,诱导型的指导会带来孩子更加自控和更加积极的伙伴关系。
所以呢,家长大声叫嚷出来那些声音的话,也许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听到,反而是那些温暖的话对孩子更有教导意义,一些温暖的柔软的话语才会缓缓地送入孩子心中,在这一点上呢,这本书里的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榜样,当妈妈态度生硬责备孩子的时候,孩子没有说我讨厌妈妈,我不喜欢妈妈,而是说如果妈妈能够温柔的说话,那我就更喜欢妈妈,注意这里用了一个更字来强化正面的做法,而不是去跟负面的做法对抗,这就像是寓言故事里温暖的太阳,而不是寒冷的北风。
那当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时家长不要责备他们磨磨蹭蹭,而是表扬他能自己动手穿衣服,从正面来强化他的优点。晚上孩子不想去洗澡不想睡觉,那父母可以陪着他们一起洗澡,一起阅读来享受宝贵的亲子时光。
读完这一本《最喜欢妈妈》相信每个父母都会有所触动的,会忍不住的想问自己在孩子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候不妨就让孩子口述一封给妈妈或者爸爸的信,或者是画一副画表达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也许你就能从中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那些小细节,能够听到孩子的心声,小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以为他们年纪小,情感就没有成年人丰富,你会发现原来跟孩子的沟通技巧有这么重要。
市面上有很多针对亲子沟通的书籍,比如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非暴力沟通》《父母的语言》《正面管教》等等,各位爸爸妈妈可以抽时间多来学习一下。
当然为了最大化的学习这本书,父母不妨针对这本书改编成桌游或者游戏,比如:在一些卡片上写字或画画代表不同的生活场景,比如说吃饭或者洗脸的场景,孩子根据自己抽取的卡片做出不同场景下的动作,而家长呢则做出相应的回应,打个比方,如果说要上学去了,孩子就表演说:妈妈再见,我要去上学了,而父母则参考这本书的建议来祝福孩子:今天一定要加油哦!父母可以自由发挥,让孩子来评判父母今天说的怎么样,哪种方式最好,就是这样一种过家家一样的表演,这看上去很简单,但它的作用很大,通过这样的表演可以为家长不断强化正面信息,不断的和孩子建立这种信任温暖的关系,也相信会在今后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沟通,并且能让这些正面的处理方式深深印在父母的大脑里,对孩子更多的是鼓励和陪伴。
当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和成长心智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就能真正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相关文章
- 绘本阅读 |《我喜欢书》:一本富有想象力的童书
- 推荐一本儿子喜欢的英文绘本《Rush Hour 》
- 一本故事与科普相结合的绘本,讲述树的知识
- 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样的灵魂问答别给孩子了
- 喜欢花草不是错,但是孕妈妈房间里不能放这些花草
- 妈妈不是超人,而是平常人,这个哄娃神器一定要用起来
- 妈妈你不喜欢我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
- 妈妈喜欢带宝宝晒太阳,爸爸却极力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 妈妈想生二胎,用娃娃测试孩子喜不喜欢弟弟,孩子却被吓到
- 妈妈是“无所不能”的女超人?别傻了!男人也可以“三头六臂”
- 妈妈通宵画绘本,一夜只完成3页:家长是怎么被亲子作业逼疯的
- 日本一位妈妈给娃做的早餐:画风可爱,搭配讲究
- 日本人给女儿取名都喜欢加“子”字,全因观念与面子,看完涨知识
- 日本妈妈教给孩子的10条家规,条条蕴藏育儿大智慧,娃一生受益
- 日本妈妈是怎么带娃的,值得所有父母们学习
- 日本妈妈的育儿经
- 日本妈妈自制便当!!超级治愈!!都不忍心下口
- 日本妈妈都懂的收纳整理窍门,简直不要太厉害.....
- 日本幼儿教育更好?留日妈妈:的确如此,但小学之后不如中国孩子
- 日本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绘本并非儿童专属 跨年龄传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