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爱孩子和立规则,你的度把握好了吗?

2022-01-09 12:33:40孕产
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多数都是想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认为孩子的天性应得到释放,不约束孩子能让Ta更好地快乐成长,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可是,家长不知道的是,自由≠纵容,很多时候,所谓的“自由”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任性。

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多数都是想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认为孩子的天性应得到释放,不约束孩子能让Ta更好地快乐成长,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可是,家长不知道的是,自由≠纵容,很多时候,所谓的“自由”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任性。家长需要明白,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也需要给孩子制定规则,爱与规则相辅相成。

规则意识可以让孩子获得什么?

1、提高环境适应力

家庭以外的世界是有规范和约束的,这是任何社会人的行为准则,孩子需要明白规则和后果,比如我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而违反了规则之后,需要承担一定后果,提前让孩子明白,也有利于孩子从家庭人成长为社会人。

2、提高社交力

有些规则是很重要的礼节,比如需要人帮忙的时候说:“请”,得到帮助后,要表示感谢,了解和学习了这些规则,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也能让Ta明白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增强亲子合作

明确的规则意识是可以减少孩子的对抗,孩子不需要去不停地测试家长的底线在哪里。比如当我们用积极的态度来陈述规则,告诉孩子“你只能在厨房和客厅吃东西”的时候,孩子是能感受到也能明白家长的底线,同样我们也需要强化鼓励行为,比如告诉孩子“谢谢你专心听我讲话”,这也会鼓励孩子更愿意去合作。

所以,大家也发现了么?很多时候,规则并不是“你不可以做什么”,而更多的是,“我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共同做点什么”。

规则需要符合孩子年龄和能力

虽然需要让孩子了解规则意识,但是太严格或者超出孩子年龄段基础能力的规则,往往都会有反效果,完全放任又会宠坏孩子。

比如家长期望孩子在玩完玩具能将玩具整理好,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指望3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提醒、帮助的情况下,就能完全自觉地把玩具整理好。更合适的做法是家长引导并且帮助孩子,一起来整理玩具,同时告诉孩子,“我们早点把玩具整理好,就可以快点开展下一个游戏了。”

每制定一个规则,多跟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这会有利于孩子增进对规则的理解。

规则需要保持一致性

规则制定后,根据家长心情的好坏随意改动,对孩子来说,不仅仅会产生困惑,还会让孩子更进一步想要去测试家长的底线,找出真正的界限在哪里。

我们制定规则,一定要在家在外保持一致,比如在家里孩子打人觉得是开玩笑,不仅不反对,还跟着孩子一起笑,但是孩子在外面打人却不被允许,觉得不礼貌,这会让孩子非常困扰,还会失去了规则本身的价值。

很多时候,家庭的规则不需要多,但一定要保持一致性。比如孩子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妥当行为,打人、吐口水、推搡、发脾气、说脏话等等,这需要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行为需要更改,并且以一个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去及时引导孩子学习规则。

同样,保持规则的一致性,不意味着死板执行。规则不是不可以变动和改变,完全不能协商的规则不仅容易打破整个家庭的平衡,甚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在执行规则时,也要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相信家长们也会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孩子是无统一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有一些大的原则,这样能帮助我们走得更清晰。

成长的道路,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摸索过来,制定规则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去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要敏锐的感受到孩子的行为反馈,或推翻或重组自己,以确保我们制定的规则是对孩子有利的,这样做,会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一个更亲密、更平等的关系。

所以,大家了解到了,合理的规则意识,不仅不会限制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安全感,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