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要用在对的地方:家长要引导孩子,善良不应被利用不应被欺骗
古语有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味的善良和付出,如果用在错误的人身上,就应了古人的这句老话。善良是要有点锋芒的,它要留给值得的人。
如今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利用他人真诚与善良的小人之心屡见不鲜。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善良之上,不惜做出很多损人利己的事。
那么,家长们应当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分辨,哪些人和事值得我们付出爱心,又有哪些人和事,是不值得的呢?
1、当对方比自己强大时
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在自己尚未成年时,应当对向自己求助的成年人提高警惕。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体能上,成年人都要比孩子强大很多。
盼盼是一个初一的小女孩,有一天放学回家,她经过了一个地下通道口。
此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向盼盼求助,他说下面有一个大箱子,他一个人搬不动,想让盼盼下去和他一起搬上来。
盼盼第一反应是:这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找人帮忙搬重物,不是应当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成年男子吗?为什么要找一个小女孩呢?盼盼当下决定不能跟他下去,于是说妈妈还在家等自己回家吃饭,不能帮忙,然后迅速走开了。
回到家,盼盼把这件事和爸爸妈妈讲了,给父母吓出一身冷汗。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坏人,否则他的要求太不符合常理了。
盼盼的父母感叹女儿反应及时的同时,也嘱咐孩子,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必要的时候可以喊路人或者报警解决。
2、当所处的环境封闭时
很多坏人在对孩子下手时,通常都会用“诱拐”的手段来欺骗孩子的信任。
比如:一个陌生男子对孩子说:和叔叔走吧,叔叔那里什么好玩的玩具都有;
一个老年人假装身体不适,让孩子帮忙把自己送回家......诸如此类的要求,父母一定告诉孩子不可轻信。
一旦和陌生人进入封闭的环境,比如室内、地下、车里等,孩子想要求助和逃生的几率将变得很低很低。
3、当可能有不好的后果时
豆豆家附近有一些流浪的猫猫狗狗,脏兮兮的,经常在垃圾桶里捡垃圾吃,看上去可怜极了。于是,豆豆和同学喜欢从家里拿出来一些剩饭菜喂给他们吃。
久而久之,其他的流浪猫狗也知道这里能够吃饱肚子,聚集的越来越多。终于有一次,豆豆被着急吃食的小猫挠破了手背,哭着回家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立刻带豆豆去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
孩子们对流浪小动物产生爱心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让他们知道事情的程度是否在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要求助于父母或朋友,而不应当独自硬撑。
4、当对方不懂得感恩时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于是很多爱心人士自愿捐出自己一部分财产,用来资助一些困难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人起初都是存着感恩之心接受财物,可是时间长了,他们渐渐变得贪婪,认为自己的财物都是应得的,甚至对帮助自己的爱心人士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如果不满足,便开始道德绑架。
父母应当引以为戒,将这种事情讲给孩子听,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不知感恩的人,他们不值得拥有别人的善良和爱心。
没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分辨,把善良留给值得的人。
相关文章
- 孩子如何利用周末时间逆袭而上?亲子教育要有度,家长要正确引导
- 有同情心的孩子更优秀!善良的家长是这样引导的
- 孩子“人来疯”?要警惕是“表演型人格”,聪明家长会这样引导
- 孩子“十喊九不应”?叫孩子“三大忌”,家长试试这两招
- 孩子“照镜子”般模仿同龄人,家长要及时引导,建立自信感是关键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别担心,关键要用好三大方法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不爱说话,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让孩子学会自己表达
- 孩子不顺心就哭闹?心理专家:是“情绪脑”发育,家长应合理引导
- 孩子个性不稳定,经常随机切换,家长要利用好“暗示效应”
- 孩子会用纯净的想法创造,家长当好引路人,呵护引导孩子的创造力
- 孩子偷钱怎么办?家长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 孩子内向不自信,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家长该如何引导?
- 孩子古典乐入门:几岁可以听古典乐?家长要怎么引导孩子?
- 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是“涂鸦敏感期”到了,家长要加以重视引导
- 孩子喜欢胡乱涂鸦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 孩子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是到了“行走敏感期”,家长要这样引导
- 孩子在家总是乱涂乱画,可能是涂鸦敏感期到了,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在幼儿园被一个小“恶霸”欺负,家长该怎样引导?
- 孩子天生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家长利用好,对孩子的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