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教育”or“棍棒教育”?你可能都想错了.......
2020-02-18 13:26:03孕产
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但我们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碎片化。
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但我们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碎片化。看了“放养教育”觉得很对,就任由孩子“释放天性”,或者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琴棋书画,认为这样孩子就会拥有快乐,幸福的一生;听说“虎妈狼爸”培养出牛娃,很认同,就对孩子极为严格,并且通过让孩子学习大量的知识、技能,希望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拥有成功的一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教育真的不简单!
教育之所以不简单,就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家庭也都不一样。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教育方法,能够教育好每个孩子,所以从古至今,一直强调因材施教。大家都知道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抗拒上学,郑渊洁就索性让他辍学在家,自己教育孩子,现在儿子郑亚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面临女儿郑亚飞的教育时,郑渊洁也希望用辍学自学的教育方法,可是女儿却特别喜欢上学,郑渊洁也顺应了女儿的天性,让她一直接受正规教育,郑亚飞后来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关于教育,郑渊洁是这样说的:一个坏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而一个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虽然郑式教育没有可复制性,但“因材施教”这一法则却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幸福,成功,是先天特质+后天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
每个家庭都需要根据自己独特的家庭文化,孩子不同的性格特质,给孩子一个最适合他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迷信只要经常夸奖,就可以夸出自信的孩子;只要每天阅读,就能教出学霸孩子;只要练足一万小时,就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可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这怎么做得到?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不断的学习,只有我们自己做成长型的父母,才有能力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 棍棒教育“副作用”影响一生,睿智父母会说这3句话,让孩子知错
- 棍棒教育和赏识教育,你支持哪个?
- 棍棒教育的心理学效应|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
- 棍棒教育调教出厌学情绪为哪般
- 2、3岁宝宝不听话,怎么立规矩?搞定这5点,告别"棍棒教育"
- “我想妈妈回来上班,我想弟弟.........”
- “打过才长记性”,“棍棒教育”下的孩子,20年后情商低于同龄人
- “棍棒教育”成就了我们这一代,却正在毁掉“下一代”,值得反思
- “棍棒教育”是在饮鸩止渴;“因势利导”才是制胜之道
- “棍棒教育”过时了吗?说服教育孩子没作用时,家长应该适当惩戒
- 别把“棍棒教育”妖魔化,正确理解其含义,能助小孩正向发展
- 孩子是用熏陶出来的,不是用棍棒教育出来的
- 小孩教育,是棍棒教育好?还是鼓励教育好?
- 父母用棍棒教育孩子时,出现了这些情况,就停手吧
- 还在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棍棒教育?专家:别让你的无知害了孩子
- 夏日提防这个病,它让很多女生都羞红了脸.......
- 幼儿园DIY手工娃娃!美呆了我的眼........
- 育儿帮 | 2岁需要安全感、4-5岁需要跟定、6-7岁需要榜样.......
- 那些做了妈妈以后才懂得的梗.......
- 男孩子教育难?别再想棍棒底下出孝子,让男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