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早教

早教

孩子避免娇生惯养你就要教会他体谅他人 面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你怎么劝说

2022-04-15 07:58:08早教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生惯养,总是希望由着性子四处撒野,针对这种孩子网上命名为“熊孩子”。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能惯着他,但是在生活中孩子一撒娇,打骂的心就消散了!如果父母拿捏不好打骂的尺寸,那你只要教会孩...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生惯养,总是希望由着性子四处撒野,针对这种孩子网上命名为“熊孩子”。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能惯着他,但是在生活中孩子一撒娇,打骂的心就消散了!如果父母拿捏不好打骂的尺寸,那你只要教会孩子体谅他人,其实孩子就能避免娇生惯养了!

  不久前,一位会员家长曾在电话中抱怨:

  “有一天我工作有些多,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比平常晚了一会。结果孩子看见我后这一通闹,一直在说‘这么晚?这么晚?’也不让我抱。”

  “她过生日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个小熊。但她不喜欢,接到手里就扔了……”

孩子避免娇生惯养你就要教会他体谅他人

  “老师,你说是不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不懂感恩呢?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谁宠的,平时我妈带她的时候,也没怎么宠她呀!”

  本来我以为,这位妈妈一定是“自我感觉良好”——嘴上说不溺爱,实际却把孩子“宠上天”的妈妈并不在少数。但在深入了解情况时,我发现:她家里制定的规则(如定期买玩具、不吃饭就撤、到点起床睡觉等)都执行得还不错,老人也没有明显宠溺孩子的行为。


面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你怎么劝说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他的年龄上——这个宝宝还在上小班,刚刚过三岁生日。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体谅别人,因为这不仅能让父母的心感到慰藉,更是孩子将来可以立足于社会,受到他人认同与帮助的主要品质。然而,要求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宝宝突然一下子学会体谅他人,会不会有些强人所难了呢?

  宝宝几岁可以懂得体谅他人?

面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你怎么劝说

  体谅他人的前提是对他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事情感同身受——当孩子可以明白妈妈的工作有多么繁重、选礼物时多么花心思时,宝宝就自然能体谅妈妈的感受,感谢妈妈。

  不过,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几乎到4岁时才能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麻省理工大学实验人员利用洋娃娃或木偶来表演一个短剧:萨丽拿了一个弹珠,将它藏在篮子里,然后走出房间。接着安妮拿走弹珠并把它装进自己的盒子里。最后提问正在看短剧的孩子们:“当萨丽回来后,会去哪找她的弹珠?”

  实验结果表明:直到4岁左右,孩子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认为萨丽会去篮子里找。而不管是两岁还是刚过三岁的孩子,他们几乎都认为她将会在弹珠实际存在的地方,也就是安妮的盒子里进行寻找,也就是说他们还深陷在强烈的自我中心中,无法站在萨丽的角度来看问题。

  而这个实验也同样揭示了:孩子在4岁以前需要为破除自我中心意识做准备,逐渐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体谅他人了(甚至从出生后就在生活中不断潜移默化),否则这一能力的形成就会向后顺延,甚至终生都无法拥有这种能力,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那些新闻中的极端案例——如逼着贫穷的爸妈砸锅卖铁给自己买苹果三件套——就是没有及时让宝宝学会体谅他人的后果。


  我们应该怎样让宝宝学会体谅他人?

面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你怎么劝说

  1、在生活中多体谅他人,并用明显的语气表达出来

  你有多久没有说过“老公辛苦了”“妈妈辛苦了”?一句表达情感的话却经常让我们羞于表达。但其实,如果你能在生活中多体谅家人,尤其是在宝宝面前勇敢表达,和宝宝讲解家人的辛苦,宝宝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体谅、他人。

  2、偶尔示弱,让宝宝“照顾”一下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后,不妨也跟宝宝撒个娇,说:“妈妈今天好累呀!拿不动衣服了!你能帮妈妈吗?”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让宝宝端茶倒水,捏腰捶腿,享受来自宝宝的“照顾”——当然啦,不能指望这种“照顾”的质量有多高,但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3、在亲子阅读中,引导宝宝体会他人的感受

  如,在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宝宝体会兔爸爸的感受:“兔爸爸好不容易做好一顿饭,歪歪兔却一口都不吃。如果你是兔爸爸,你会怎么想呢?”

  在这里,故事阅读就起到了“增加阅历”的作用。当宝宝能在兔爸爸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兔爸爸着想时,在不就的将来,她也就能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