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委屈偏袒造就孩子“玻璃心” 孩子受委屈也是一种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经受一点点挫折时,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而伤心不已。
万千宠爱造成了“输不起”的孩子
受着很多人的宠爱,爸妈的溺爱,老师的疼爱,在这样倍受关注的同时,孩子的自我优越感和自尊心也越来越强,更不容许他人打破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常常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从而采取自我防卫机制加以抵制和抗议。
释放孩子的委屈情绪
当孩子觉得委屈的时候,爸妈要及时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
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受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老师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度的哭闹。
之后,自然应该好好的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复下来。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的顺从孩子。如果毫无原则的一味迁就孩子,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诉说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家长、老师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的述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家长、老师在仔细聆听后,可以心平气和的从其他人的角度设几个问题问孩子,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爸妈要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一味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成熟度高的孩子,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比较“老练”。而心理成熟度差的孩子,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相关文章
- 孩子受委屈偏袒造就孩子“玻璃心”
- 孩子“玻璃心”该如何应对?是一味的迁就,还是要求他坚强起来?
- 孩子内心脆弱,是“玻璃心”在作怪,父母试试“逆向关怀”来改善
- 孩子有颗“玻璃心”,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 孩子玻璃心一碰就碎?多半是爹妈经常这样教育,看看你是不是
- 孩子玻璃心一碰就碎?家长怎么办?
- 孩子眼泪多动不动哭,难道是“玻璃心”?错!是一种性格气质问题
- “情绪”宝宝说哭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后,少的是父母的引导
- 从小没有被吼过的孩子,长大会不会玻璃心?
- 在学校,孩子经常会受委屈或者受到欺负,家长要给予的解释
- 玩游戏输了就发火,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养成“玻璃心”?
- 缺乏拒绝的能力,让孩子默默忍受委屈,父母该教他扮演“狠角色”
-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更要让孩子摒弃玻璃心
- 说不得,骂不得:孩子的"玻璃心",都是夸出来的
- 一切矫情、玻璃心都是缺少社会的毒打,全职妈写稿、求职记
- 做为孕妇,拥有一颗玻璃心是不行的
- 孕期的玻璃心如何解救?
- 宝妈吐槽幼儿园致使娃被劝退,是对方太玻璃心,还是宝妈太多虑?
- 怀孕后越来越玻璃心怎么办
- 思考:会哭的娃有奶吃,如何让不会哭闹的娃不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