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3岁,天性善良、热爱探索、行动力强,是每个成年人的偶像
作为成年人,我常会思考成年人成长的问题,而作为妈妈,在陪伴孩子时,我不经意间发现一个重大的秘密。
成年人想要的成长,除了一些技能的长进,更深层次的成长需求,竟然在孩子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我们成年人有拖延症,到处寻求破解良药;成年人已经对环境麻木,为了成长,刻意让自己接触新的东西;成年人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都很容易一蹶不振,要靠不断猛灌鸡汤,才能重新燃起斗志。
成年人苦苦追寻的这些成长因素,孩子身上天生都具备着。如果我们从孩子时代开始,就保存好这些优秀的品质,那么,成年之后,就不存在那么多困惑了。
孩子身上有哪些天生自带的优秀品质呢?我总结了如下4点。
1,善良不做调查就没有权利发言,而我每天都在观察家里的3岁小孩,稚嫩的幼儿,善良的行动,时常打动我,带给我莫大的惊喜。
我老家的邻居家,有一只猫咪。那只猫咪不太受善待,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见到人也是躲躲闪闪。
我们回家,孩子看到猫咪总想去亲近它,可是猫咪不配合,一见人来,就躲到车底下。孩子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敏感的孩子竟然说:“小猫咪好像很害怕。”
于是孩子就蹲下来,把手中的火腿肠伸车底下,让猫咪吃。幼小之物,相互怜惜,一个喂,一个吃,猫咪自然和孩子亲近起来。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看看孩子的善良,就知道了。历经辛苦后长大的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善良,冷漠,麻木,善良往往在特意宣传的公益广告中才存在。
2,勇敢,乐于挑战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度疼爱之前,每个孩子在摔倒后都会立即爬起来,不哭,忍着疼痛继续向前走。这是孩子天生的勇敢。
孩子还会去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我家的小孩子,在1岁半岁时,做过一件让我至今难忘的事情。
电视遥控器里有电池,他发现电池是可以拆装的,于是他用力把遥控器摔在地上,把电池摔出来后,想自己装进去。
两节电池,需要先装一节,再装另一节,而且电池要恰到好处地卡在电池槽里。我在一边安静的观察孩子:
坐在地板上,一只手握着遥控器,另一只手捏着电池,往电池槽里塞,塞不进去,电池掉下来。他捡起来,再塞,又掉,再捡起来。失败了无数次之后,两节电池终于被塞进了电池槽里。这个过程,安静的持续了20分钟!孩子从遥控器里抬起头,满眼都是满足。
装电池对孩子来说,的确是件难事,是件有挑战的事。但是,孩子不怕,即使失败了,也要坚持去做。没人教过他,是孩子天生就有这种锲而不舍的品质。
3,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孩子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总是用手去抓,抓米饭,抓面条,抓鸡蛋,也会把手伸盘子里抓菜。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为,都是一种探索,一般的父母都会严厉制止,而明智的父母会给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自由去抓着吃。
被制止探索的孩子,会以大哭来抗议。
孩子在触摸和品尝中,记住不同形态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
在尹建莉老师的书《好妈妈生过好老师》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小男孩每次跟着妈妈去菜市场,都会去摸蔬菜,还会伸手去弄脏豆腐。妈妈不让他去动那些蔬菜,孩子就以更加顽皮的方法捣乱,故意把菜弄到地上。
尹建莉老师给的意见是,就让孩子自由去摸蔬菜,妈妈这时候要告诉孩子每样蔬菜的名字,和孩子一起挑选蔬菜,然后买回家。孩子喜欢磨豆腐,就花2块钱买一块,让孩子摸个够。
妈妈照着去做了,孩子的态度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孩子探索未知,是天性,如果堵住天性的发展之路,孩子肯定不愿意。
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问:“那个是什么?”有问题就会找到答案。长大后的我们,渐渐麻木,往往遇到不懂的事情,也就放过了。懒得问“那是什么”,也就无从打开探索的开端,很多人,一直就原地踏步了。
4,立即行动芝加哥曾有一所大学调查了拖延症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慢性拖延病患者,95%的拖延症患者表示很痛苦,希望改变。想想你我的日常,也能知道,拖延症有多普遍。
可是,你知道吗,在生命之初,我们都是超级行动派。
我家3岁小孩,我常常有意识训练他做点家务。比如快递到家,我会让孩子参与拆快递,拆开后剩下的一些包装袋,让孩子扔到垃圾桶,孩子会接过垃圾,径直走向垃圾桶,毫不拖泥带水。
孩子还有一个立即行动的最好证明。早晨孩子睡觉醒来后,通常直接翻身就坐起来,揉揉眼睛,就下床玩玩具去了。孩子的一天,就这样清清爽爽的开始了,赖床,不存在。
如果成年人也会像孩子一样,心无杂念,说好的事立即就去行动,想要的东西立即就去争取,拖延症也就不会这么猖獗了。
说起成长,似乎我们都在做加法,急于从别人那里、从书中,寻觅那些能让我们豁然开朗的道理。但换个角度说,我们寻找的,不是外来之物,而是我们生命之初就具备、却不断失去的品质。
当我们想改变自己时,先别着急向外部模仿,不妨先回头看看自己的来时路。当你迷茫时,不如就陪孩子玩一天,看看孩子的生命状态,也就能知道成年人自己缺的是什么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高尔基也曾说:
“儿童的心灵纤尘不染,而被生活所磨炼出来的成长,心灵深处却显然存在着这种纤尘的污痕。”
长大后的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去除掉心灵上那一抹或重或轻的污痕,回归初心,以孩子般的心态,去体验快乐、体验成长、去接纳世界。
相关文章
- 成年人的婚姻都是利益优先,只有小女孩才在感情里反反复复
- 成年人逗孩子的方式越多,伤害孩子越深,真正的爱不需要“逗”
- 成年人长期没有性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 成年人需要性教育吗
- 成年人,别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孩子
- 5岁娃被老师拽伤耳朵缝6针:别让孩子为成年人的坏情绪买单
-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成年人的痛从缺席孩子成长开始
- 《小狗钱钱》:一本小孩读物,却解决了我一个成年人的理财困惑
- 三个月的婴儿带给成年人的启示录
- 九成未成年人会上网!要是发现孩子得了新媒体依赖症,家长该咋办?
- 勇敢,是成年人的一种"技能"
- 孩子的世界,成年人永远不懂,但游戏懂
- 宝宝如何饮水、成年人如何补水?
- 家长群:成年人的大型宫斗现场,家长微信群也有“潜规则”
- 家长需要“童心未泯”?面对孩子,我们更应该表现得像个成年人
- 成长的烦恼,该如何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 撒娇孩子最好命?这可不是你说了算,这孩子经历比成年人都精彩
-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 现在的小孩子一点不比成年人轻松!
- 被成年人偏爱的乐高,孩子怎样才能玩出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