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严肃科学:婴儿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谈视觉发育和面部识别

2020-01-23 09:52:03孕产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软绵绵一团的婴儿,是这个世界上初来乍到的客人。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妈妈又是什么样的呢?不光父母好奇,很多心理学家也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了解新生儿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那么,婴儿眼里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软绵绵一团的婴儿,是这个世界上初来乍到的客人。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妈妈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光父母好奇,很多心理学家也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了解新生儿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那么,婴儿眼里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可是门严肃科学。

19世纪末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表示:婴儿的心理世界,实际上是“一大团闹哄哄的混沌”。

这个贴切的描述,后来一直被广泛运用。刚出生的婴儿是无能且脆弱的,需要依靠父母活着,他们需要继续长大,经历成熟的过程,人生经验才会给思想带来秩序感。

而婴儿时期——人生早期,他们的心理生活是混乱和无序的。视觉也是如此,一团灰色的模糊画面,只能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01关于婴儿的视觉研究

如果说之前的理论是人们的猜想,那么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技术可以对新生儿眼里的世界进行研究了。

1)偏好技术

罗伯特·范兹认为,婴儿虽在行动与语言能力上尚不完善,但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告知人们自己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持续观察并记录婴儿的视觉注意力,就可以知道他关注和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而在仪器的检测下发现:新生婴儿的确具备很明确的视觉偏好,相较平淡的纯色表面,他们更喜欢图案;相较二维的物品,他们更喜欢立体的;相较静止事物,他们更喜欢运动的;相较反差小的轮廓,他们更喜欢反差大的;相较方形更喜欢弧形;相较反非对称的视觉刺激物,他们更喜欢具备对称结构的。

这也是为何刺激孩子神经发育的时候,要选择带有黑白图片的卡片的缘故,这完全符合他们的视觉偏好。

2)习惯化技术

如果婴儿反复观察某一个特定的视觉刺激物,慢慢的就会产生习惯,对其的关注度也会降低。

实验结果证明:给予婴儿与习惯性的视觉刺激物不相同的刺激,再观察其注意力变化,能确认婴儿是否感知到了这两种刺激物的不同。

换言之,当婴儿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注意力在新的刺激物上,说明他能够区分出两者的不同。

成人也是如此,对待熟悉的事物,自然就不会给予更多关注了。

3)非进食性吮吸技术

吮吸能力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几乎不需要怎么花费时间就能学会。

只要给他们一个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假乳头,婴儿就能制造出有趣的表情或是声音,而他们的吮吸力度与时间,也是表达他们喜爱程度和区分刺激物能力的重要指标。

4)心率和呼吸测量

婴儿对环境中特定事物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借助这种变化,可以探索婴儿的感知能力。

上述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是具备视觉识别能力的,只是视觉灵敏度和对颜色的感知以及双眼协调能力,远未完善。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婴儿的视觉发育和面部识别系统。

02婴儿的视觉系统

研究结果表示:婴儿刚出生的那几周内,只能看清楚20厘米范围内的东西,太近或太远都超出视觉范围,看起来很模糊。

但他们的世界一点也不残缺,20cm已经足够他们的发育和当前情感需要了。

儿童专家的看法是:20cm的距离,正好够婴儿在吃奶的时候看清楚妈妈的脸,能使他们识别并对母亲产生依恋,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即便婴儿的视觉系统不完善,但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也完全不会造成障碍,已经能满足需求了。

▼视觉健全反倒对婴儿不利

实际上,婴儿如果拥有健全的视觉系统,反倒不利于成长,毕竟他们没有足够的脑容量去支撑这个复杂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曾在北京友谊医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抽取出生8分钟到13天的176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在他们清醒的状态下,展示8张图片,分别为:灰圆、红圆、黑色环状图、正常人脸、怪脸以及3张黑白相间的栅条图形。展示的顺序是随机配对的,分为10组作为对比。

结果显示:出生伊始,婴儿就能辨别出不同的图案,并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颜色辨别能力。另外,在两个图形只在一个维度上有差异时,新生儿也能发现不同,且这种能力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03人面部对婴儿的刺激最为强烈

在婴儿视觉偏好的实验中,发现他们对人面部刺激的反应,要比其他刺激物都更加强烈。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对此的看法是:人脸具备婴儿所有视觉感知系统的特征,比如复杂、有图案、对称、立体且可移动,而且常常出现在容易聚焦的位置。

在Johnson和Morton的一组实验中,发现如果给新生儿看下图所示的刺激,再测试他们的视觉跟踪,会发现有一种“脸部探测器”,能引导婴儿的视觉注意力。

但头几周婴儿只能注意到视觉刺激物的外表,对内部是忽视状态,因而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有限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增多,婴儿对面部特征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

尽管一开始大部分人在他们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但也逐渐会出现各种分别。

04婴儿面部识别能力的发育进程

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个实验中,可以将婴儿面部识别能力的发育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是,关注面部图案胜过其他任何刺激物,尽管难以辨别,但仍对人脸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专注度。

二阶段:看到人脸的几个星期后,婴儿就能发展出通过观察脸部特征区分不同人脸的能力,并在反复经历不同的脸部刺激后,建立起视觉形象。

也就是说,第一阶段较为低级原始,而第二阶段对大脑皮层有了更高要求。

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生物科学》上的一篇报道上,有这样一项研究结果:

婴儿能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注视,进而对大脑皮层造成刺激,起到作用的那片大脑区域,已经和成人是一样的了。

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识别出表情了,因而在学会说话前,就能通过他人的面部情绪,判断出内心想法,比如:开心、不满等。

之后随着月龄增加和刺激变丰富,健全的视觉系统也逐渐建立起来。

05如何利用外在刺激增强婴儿的视觉系统?

部分专家认为:观察宝宝的注视时间,也是测验智力的第一种方式,他们能通过注视时间的长短,来对图案进行区分,这需要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共同协作。

如果家长想增强或加快其发展,也可以主动给予孩子刺激,比如玩具,或是对婴儿做鬼脸和微笑等。

其次,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比鲜明的黑白图形更符合他们的偏好,父母可以挂一副这样的照片在婴儿床的右侧,并记录宝宝注视的时间。

之后进行更换,看宝宝是否能区分出来。

通常情况下,宝宝对新图像的注视是7-13S,如果缩短到了3-4S,就说明已经产生视觉习惯了,需要更换图形。

另外,家长还可以采取缓慢移动图形,或是增长图形距离的方式,来锻炼婴儿的视觉追踪力。

宝宝的视觉系统奇妙又可爱,父母了解完之后,是不是心头涌上了那么一丝暖意,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试着跟宝宝的视觉来一个互动吧!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