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科学:婴儿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谈视觉发育和面部识别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软绵绵一团的婴儿,是这个世界上初来乍到的客人。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妈妈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光父母好奇,很多心理学家也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了解新生儿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那么,婴儿眼里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可是门严肃科学。
19世纪末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表示:婴儿的心理世界,实际上是“一大团闹哄哄的混沌”。
这个贴切的描述,后来一直被广泛运用。刚出生的婴儿是无能且脆弱的,需要依靠父母活着,他们需要继续长大,经历成熟的过程,人生经验才会给思想带来秩序感。
而婴儿时期——人生早期,他们的心理生活是混乱和无序的。视觉也是如此,一团灰色的模糊画面,只能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01关于婴儿的视觉研究如果说之前的理论是人们的猜想,那么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技术可以对新生儿眼里的世界进行研究了。
1)偏好技术
罗伯特·范兹认为,婴儿虽在行动与语言能力上尚不完善,但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告知人们自己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持续观察并记录婴儿的视觉注意力,就可以知道他关注和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而在仪器的检测下发现:新生婴儿的确具备很明确的视觉偏好,相较平淡的纯色表面,他们更喜欢图案;相较二维的物品,他们更喜欢立体的;相较静止事物,他们更喜欢运动的;相较反差小的轮廓,他们更喜欢反差大的;相较方形更喜欢弧形;相较反非对称的视觉刺激物,他们更喜欢具备对称结构的。
这也是为何刺激孩子神经发育的时候,要选择带有黑白图片的卡片的缘故,这完全符合他们的视觉偏好。
2)习惯化技术
如果婴儿反复观察某一个特定的视觉刺激物,慢慢的就会产生习惯,对其的关注度也会降低。
实验结果证明:给予婴儿与习惯性的视觉刺激物不相同的刺激,再观察其注意力变化,能确认婴儿是否感知到了这两种刺激物的不同。
换言之,当婴儿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注意力在新的刺激物上,说明他能够区分出两者的不同。
成人也是如此,对待熟悉的事物,自然就不会给予更多关注了。
3)非进食性吮吸技术
吮吸能力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几乎不需要怎么花费时间就能学会。
只要给他们一个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假乳头,婴儿就能制造出有趣的表情或是声音,而他们的吮吸力度与时间,也是表达他们喜爱程度和区分刺激物能力的重要指标。
4)心率和呼吸测量
婴儿对环境中特定事物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借助这种变化,可以探索婴儿的感知能力。
上述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是具备视觉识别能力的,只是视觉灵敏度和对颜色的感知以及双眼协调能力,远未完善。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婴儿的视觉发育和面部识别系统。
02婴儿的视觉系统研究结果表示:婴儿刚出生的那几周内,只能看清楚20厘米范围内的东西,太近或太远都超出视觉范围,看起来很模糊。
但他们的世界一点也不残缺,20cm已经足够他们的发育和当前情感需要了。
儿童专家的看法是:20cm的距离,正好够婴儿在吃奶的时候看清楚妈妈的脸,能使他们识别并对母亲产生依恋,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即便婴儿的视觉系统不完善,但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也完全不会造成障碍,已经能满足需求了。
▼视觉健全反倒对婴儿不利
实际上,婴儿如果拥有健全的视觉系统,反倒不利于成长,毕竟他们没有足够的脑容量去支撑这个复杂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曾在北京友谊医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抽取出生8分钟到13天的176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在他们清醒的状态下,展示8张图片,分别为:灰圆、红圆、黑色环状图、正常人脸、怪脸以及3张黑白相间的栅条图形。展示的顺序是随机配对的,分为10组作为对比。
结果显示:出生伊始,婴儿就能辨别出不同的图案,并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颜色辨别能力。另外,在两个图形只在一个维度上有差异时,新生儿也能发现不同,且这种能力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03人面部对婴儿的刺激最为强烈在婴儿视觉偏好的实验中,发现他们对人面部刺激的反应,要比其他刺激物都更加强烈。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对此的看法是:人脸具备婴儿所有视觉感知系统的特征,比如复杂、有图案、对称、立体且可移动,而且常常出现在容易聚焦的位置。
在Johnson和Morton的一组实验中,发现如果给新生儿看下图所示的刺激,再测试他们的视觉跟踪,会发现有一种“脸部探测器”,能引导婴儿的视觉注意力。
但头几周婴儿只能注意到视觉刺激物的外表,对内部是忽视状态,因而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有限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增多,婴儿对面部特征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
尽管一开始大部分人在他们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但也逐渐会出现各种分别。
04婴儿面部识别能力的发育进程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个实验中,可以将婴儿面部识别能力的发育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是,关注面部图案胜过其他任何刺激物,尽管难以辨别,但仍对人脸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专注度。
二阶段:看到人脸的几个星期后,婴儿就能发展出通过观察脸部特征区分不同人脸的能力,并在反复经历不同的脸部刺激后,建立起视觉形象。
也就是说,第一阶段较为低级原始,而第二阶段对大脑皮层有了更高要求。
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生物科学》上的一篇报道上,有这样一项研究结果:
婴儿能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注视,进而对大脑皮层造成刺激,起到作用的那片大脑区域,已经和成人是一样的了。
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识别出表情了,因而在学会说话前,就能通过他人的面部情绪,判断出内心想法,比如:开心、不满等。
之后随着月龄增加和刺激变丰富,健全的视觉系统也逐渐建立起来。
05如何利用外在刺激增强婴儿的视觉系统?部分专家认为:观察宝宝的注视时间,也是测验智力的第一种方式,他们能通过注视时间的长短,来对图案进行区分,这需要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共同协作。
如果家长想增强或加快其发展,也可以主动给予孩子刺激,比如玩具,或是对婴儿做鬼脸和微笑等。
其次,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比鲜明的黑白图形更符合他们的偏好,父母可以挂一副这样的照片在婴儿床的右侧,并记录宝宝注视的时间。
之后进行更换,看宝宝是否能区分出来。
通常情况下,宝宝对新图像的注视是7-13S,如果缩短到了3-4S,就说明已经产生视觉习惯了,需要更换图形。
另外,家长还可以采取缓慢移动图形,或是增长图形距离的方式,来锻炼婴儿的视觉追踪力。
宝宝的视觉系统奇妙又可爱,父母了解完之后,是不是心头涌上了那么一丝暖意,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试着跟宝宝的视觉来一个互动吧!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相关文章
- 婴儿一哭就抱是错误的做法?科学研究:多抱孩子,可以促进发育
- 世界上最大的婴儿,澳大利亚巨婴36斤
- 世界上最特殊的“婴儿”, 长着精灵的模样,感觉快被萌化了
- 世界五彩斑斓,宝宝为何只中意红色?最权威的科学解释来了
- 世界脊柱日丨竖着抱宝宝容易伤害脊柱,影响发育?
- 婴儿前三个月在发育上有什么不同
- 婴儿因脐带缠绕面部畸形,准妈妈脐带缠绕早预防
- 婴儿期发育及保健
- 婴儿视觉发展的7个阶段
- 科学探秘:探索宝宝五大感官发育的奇妙之旅
- 科学胎教才有利胎儿的智力发育
- 科学避孕给两人世界上保险
- “天黑前要把婴儿的衣服收回”,我们不屑的老观念,结果是真科学
- 「干货」科学的锻炼方式,才能更好的保证婴儿游泳的锻炼效果
- 为啥给婴儿取名不能起"太大"?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能做试管婴儿吗?
- 准妈在孕期怎么做,可以避免婴儿脑发育不良?
- 出生前3个月的婴儿,如何喂奶才科学?
- 基因修改婴儿案一审宣判白岩松科学它是双刃剑
- 夏季受孕不利婴儿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