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要把婴儿的衣服收回”,我们不屑的老观念,结果是真科学 宝宝衣服天黑了没有收回来
文丨美妈很帅(原创,欢迎转发分享。免费进圈,获取更多新鲜滚热辣的育儿知识!)
“阿美,太阳快下山了,赶紧把宝宝的衣服收回来!”刚买菜回来的老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催促着正在发呆的我。
我的目光穿过窗户,落在晾在阳台上的随风摇曳的婴儿衣物,“妈,这里不比老家,不是晾在外面的,在阳台呢,不收也不打紧。”
“说什么呢,小孩子的衣服不能放在外面过夜的,晚上有霜露,阳台照样能飘进来!宝宝穿了半干不湿的衣服容易生病!”老妈一边嘟囔着一边把宝宝的衣服全都收了回来。
刚生完宝宝那段时间,因为宝宝太小,我又是个新手妈妈,所以老妈过来帮助一段时间,让我见识了老一辈养娃的一些秘诀,比如小宝宝拉水样绿便且带有一点风寒的时候,老妈会用纯银戒指放在滚烫的蛋白(去掉蛋黄)里,再用白纱布包起在小宝宝的肚子上,绕开肚脐小心翼翼地按摩;又比如,每次回娘家只要把宝宝放在床里睡了,回家之前都要在床头敲三下;当我晚上想带宝宝出去透透气时,老妈的粗嗓门又在耳边回荡,“天黑了别带小宝宝出去!”,诸如此类。
老一辈的这些育儿“真经”,放在大多数年轻人眼里,都是一些陈旧而无用的老观念。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这些育儿“真经”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淘汰掉,能一代一代地相传,说明它有过人之处,是有科学道理的。
“天黑前将宝宝衣服收回家”,老妈的观念别不信,是有科学道理的夜里打霜露
天黑以后,由于太阳下山了,夜里气温较白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露,如气温降至零下摄氏度,就会凝结成霜。如果天黑前没来得及把宝宝的衣服收回家,原本已经晾干的衣服会被打湿,小宝宝本来免疫力还不是很成熟,把半干不湿的衣服穿在身上,冰凉凉的,宝宝容易生病。
招惹虫子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衣物经过一天的晾晒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不少人说,这是阳光的香味。其实不然。太阳的温度可以杀死衣物里的螨虫,这些所谓香味大多数是因为螨虫被太阳高温“烤熟”后散发出来的。
白天,充足的阳光与紫外线可以杀死螨虫。而夜晚,没有阳光的照射,环境相对潮湿,如果宝宝的衣服没有收回家,晾在外面,喜欢在潮湿环境生长的螨虫等虫子就在这些衣物上安家落户,有的虫子甚至会在衣服上产卵,宝宝穿上这样的衣服,小宝宝容易过敏,被螨虫叮咬。
另外,行文至此,美妈就想起表妹的宝宝,因为租住在城中村的一楼,环境潮湿,宝宝隔三差五就过敏,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说是被螨虫咬的,后来搬到一个环境清爽的地方,就再也没出现这种情况了。
容易滋生细菌
上文提到,夜里没有太阳普照,气温低,环境也比较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小宝宝皮肤娇嫩,经不起刺激,一旦穿上这些布满细菌与灰尘的衣服,简直“危机四伏”,如果宝宝抵抗力比常人差,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一辈的育儿观念,有一些虽然老旧“迂腐”,但不要轻易全盘否决,有些确实深藏着科学道理。老爸老妈或者公公婆婆叫你别这样做或者叫你做什么,别急着否定,先理考一下有没道理。如果可行,对宝宝有利的,纳之,宝宝好,大家都好。如果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跟老人家好好沟通就好。
美妈很帅,高级育婴师,青云奖获得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孕产与育儿知识分享,关注我获得更多孕产育儿知识。 如果你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
相关文章
- 婆婆嘱咐天黑前把宝宝衣服收回来,宝妈不以为然,婆婆:不是迷信
- 6个新老观念的碰撞!我们如何区分哪个才更科学?
- 婴儿一哭就抱是错误的做法?科学研究:多抱孩子,可以促进发育
- 婴儿穿旧了的小衣服该如何处理?
- 婴儿衣服发黄怎么办?
- 老婆孕后脾气大,真的有“科学依据”
- 9度怎么给婴儿穿衣服?
- 「干货」科学的锻炼方式,才能更好的保证婴儿游泳的锻炼效果
- 「总结」家长对于婴儿游泳的六种错误观念!或许你也在误解
- 严肃科学:婴儿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谈视觉发育和面部识别
- 为什么婴儿的衣服总是上衣短,裤子长,我们家小家伙总是穿大一码的上衣,难道腿短吗?
- 为什么老人常说,天黑别带孩子出门?还真不是迷信,听听这个解释
- 为啥给婴儿取名不能起"太大"?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 五六个月的婴儿衣服选择
- 关于试管婴儿,男性在试管前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 出生前3个月的婴儿,如何喂奶才科学?
- 初生婴儿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好,求推荐?
- 困惑~~给宝宝洗衣服一定要用婴儿专用的肥皂吗?
- 基因修改婴儿案一审宣判白岩松科学它是双刃剑
- 孕妇不可以提前给婴儿准备衣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