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原来是这样!这不是板着面孔的科学问答,而是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

2020-01-15 06:26:03孕产
妈妈,为什么你爱吃辣椒啊?妈妈,为什么我们会有两个耳朵呢?妈妈,为什么屁是臭臭的?妈妈,狗狗为什么没有手啊?为什么狗狗有四条腿我没有呢?......都说三岁是狗都嫌的年纪,家里有个小娃娃,真的是别想有一天的安静。这不,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真心让人应接不暇。

妈妈,为什么你爱吃辣椒啊?

妈妈,为什么我们会有两个耳朵呢?

妈妈,为什么屁是臭臭的?

妈妈,狗狗为什么没有手啊?为什么狗狗有四条腿我没有呢?

......

都说三岁是狗都嫌的年纪,家里有个小娃娃,真的是别想有一天的安静。这不,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真心让人应接不暇。有时候真想大吼一声:“你妈不是大百科全书!”

面对孩子的各种为什么,你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孩提时代的我们,对这些问题或许也曾好奇过。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变成了司空见惯、天经地义,当一切变得理所当然之后,好奇心也渐渐被熄灭,不会再去问那些“傻白甜”的为什么,更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孜孜不倦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但当我们偶尔对一个问题产生兴趣并试图刨根究底时,却又发现原本我们以为“司空见惯”并不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着探索的深入,当我们最终找到或者接近答案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长吁一口气,并脱口而出——原来是这样的?!

在喜马拉雅人气爆棚电台旭岽叨科学首次集结出版的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一书中,选取了音频节目《原来是这样》中的精华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从大脑、感官、情绪以及神秘力量四个方面,用25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了关于生活中诸如“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为什么会做梦?”等各种奇思妙想以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01. 我们的脑细胞真的会因为用脑过度而死掉吗?我们到底使用了20%的大脑还是全部大脑?

在我们大量使用脑力处理完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时,往往喜欢边揉太阳穴边对自己说:“杀死了我多少脑细胞......”以此来说明事情的复杂和繁琐。只是,事实果真像我们说的那样会死掉很多脑细胞吗?

当然不是!脑细胞不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伴随我们一生。严格来说脑细胞是我们大脑中所有细胞的统称,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脑细胞,通常指的是神经元。

神经元是一种特异化的电功能细胞,我们之所以会思考、运算,拥有很多认知,都是因为神经元的作用。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会有细胞大量死亡、新生,但神经元却是特别的那一个,绝大多数的神经元一旦死了,就是真的死了。能够再生的神经元只有两类:一个是嗅觉细胞,一个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中的神经元。

研究发现,每个人在出生时,大约拥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只是在出生后,神经元就进入了一个逐渐死亡的状态——凋亡。因此,人的一生当中,刚刚出生的时候,也是拥有神经元最多的时刻。我们知道,神经元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中的细胞,那是不是代表新生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聪明的阶段呢?

其实不然,人的聪明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神经元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神经元之间联接线路的多少。这种联接会随着外界的刺激不断发展,而这种刺激来源于不断的学习,换种说法就是——越学习越聪明。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依据是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在《我们为什么这么臭》一书中,作者用电话交换机来比喻神经元。我们打电话的时候,拨出去的号码需要经过一个交换机,每个电话号码在交换机里都有一个特定的编码,再通过这个编码连接到你拨打的号码上。而神经信号在我们大脑中就是这样传递的。一个神经元可以和20万个神经元联接,从而形成一个高速网络。由此可见,当你的知识储备越多,联接也就越多,网络也就越高速。

以前,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再聪明的人也只是用了大脑的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全部的大脑,即便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都需要调动几乎全部的脑组织协同工作。

所以,记得以后千万不要再说大脑中还有90%的资源有待开发,也不要再调侃“死了好多脑细胞”,这样的说法可是会闹笑话的哦!

02. 我们为什么会无聊?人真的会无聊“死”吗?

开学已经两周了,开学时的那份新鲜感基本上也耗光了,随着中秋假期即将结束,孩子开始掰着手指头期盼着十一假期的到来,无聊的情绪在内心开始蔓延。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休息喜欢在家葛优躺,时不时拿起手机刷个微博、发个朋友圈,每天晚上睡觉时最后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看什么,就那么毫无目的地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但是不看又觉得少做了什么事......

当然,无聊时会干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发呆,想象自己穿越到了某个朝代,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又比如,挖鼻孔(这个是我们学生时代大多数人标准的无聊动作,就像很多人无聊的时候就会发挖鼻孔的表情一样。)

说到无聊,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现代词语,殊不知,这是文言文的用法。汉代时王逸曾写过:“心烦愦兮意无聊”,南朝时费昶在《思公子》中写道:“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而明朝刘兑《娇红记》中也有:“家居无聊,偶思佳丽夜别之言。”由此可见,古人在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在诗作中叹几声“我好无聊”。

其实古时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一些僧侣和贵族才有时间去无聊。说白了,在那时候,无聊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器化的普及,我们从高强度的劳动中被解放出来,古代的奢侈品也旋即变成了大通货。做饭有电饭煲,洗衣有洗衣机,即便是工作也是机器代替了绝大多数劳动力。有了空闲时间的我们,开始被“无聊产业”包围,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等等,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变成了打发无聊的工具。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在无聊的时候,脑力活动仅仅下降了5%,相反,那些和记忆有关的特定区域的活动反而增强了,包括回忆过去的事和假想虚构的事。

那么,无聊会“死”吗?

《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评述》一文中告诉我们:无聊是个体面对平乏的外部及内部刺激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具有兴趣匮乏、注意力涣散或动力缺失等特点。说白了,无聊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们常常吐槽“无聊死了”,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人不会无聊着无聊着就死去。但是无聊有可能增加人的死亡风险倒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英国心理学家发现,经常抱怨无聊或是无聊感非常强烈的人,和感觉自己很充实、正能量满满的人相比,心脏病和中风致死的可能性要高出2.5倍。在对7524名英国公务员做了长达20年的无聊感与健康状况调查追踪,发现感到格外无聊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了37%。可见,无聊还真是个可能折寿的心理因素。

所以,生活中,还是想点法子找些事情给自己做做,让自己不那么无聊才好。

03. 为什么明知某个气味会很臭,可还是忍不住要去闻一闻呢?

前几天公司的礼仪培训课上,礼仪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男士挖鼻屎,挖完还将鼻屎在手指上搓几下放鼻子底下闻闻。老师说,这是很不注重形象的小动作。虽然这个小动作很多人都有,但建议还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做,这样你的形象分真的会被扣得很惨。

老师的“笑话”引来大家一阵哄笑,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道鼻屎味不好闻,甚至是臭臭的,却还是忍不住要闻一闻。

其实,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夏天时,有人出了汗喜欢抬起胳膊闻闻腋下,甚至有人还会抠完脚丫子后,闻闻手上或是干脆将脚丫子搬到鼻子底下......为什么明知某个气味会很臭,可还是忍不住要去闻一闻呢?

心理学家Paul Rozin 在2013年描述了这种效应,称之为良性自虐。他的团队还找到了29中人们逻辑上不该喜欢但实际上却很享受的活动。比如看恐怖片,吃辣椒,做推拿等等,而这些体验的关键在于,都是“安全的挑战”。

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研究厌恶感的科学家Valerie Curtis则将这种行为比作小孩子玩战斗游戏,她说:“玩耍的心态让人在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尝试,以便为真实发生的时候做准备。”

毕竟,厌恶感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大多数人感到厌恶的东西可能会让人生病。不过,我们的厌恶感可能很特殊。比如,喜欢吃榴莲的人觉得榴莲味沁人心脾,而面对不喜欢的臭豆腐味却无法忍受。厌恶感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他人的威胁,同时又让我们可以容忍自己本该恶心的东西,比如,自己的腋臭和脚臭等等。

04. 小结

我们的脑细胞并不会因为用脑过度而死掉,脑细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伴随我们一生。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会有细胞大量死亡、新生,但神经元却是特别的那一个,绝大多数的神经元一旦死了,就是真的死了。能够再生的神经元只有两类:一个是嗅觉细胞,一个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中的神经元。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全部的大脑,即便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都需要调动几乎全部的脑组织协同工作。并不是老话说的那样只用了大脑的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

经常抱怨无聊或是无聊感非常强烈的人,和感觉自己很充实、正能量满满的人相比,心脏病和中风致死的可能性要高出2.5倍。研究表明,感到格外无聊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了37%。可见,无聊还真是个可能折寿的心理因素。

为什么明知某个气味会很臭,可还是忍不住要去闻一闻,比如自己的脚臭、腋臭,屁味等,原来这种行为源自人的良性自虐。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知道这些体验都是“安全的挑战”。

在旭岽和冰枫著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臭》一书中,这样的冷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同样是失语症,为什么有人无法完整地说一句话,而有人却能够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为什么数字2是草绿色的,而5是天蓝色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本“恶趣味”向的小册子,用来给你周末的闲暇时光增添几分“味道”;这也不是一本通过系统性地阐释“臭”的来历,从而让你科学除臭的行动指南;当然,这甚至不是一本以臭为线索贯穿始终的书。

这不是板着面孔的科学问答,而是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原来是这样?!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