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真正好的父母,从来不会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

2019-12-22 19:52:03孕产
01孩子耐受性越好成年后就越能抗压这节课我们讲的是:怎样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集中了几十个孩子,他们前面的小桌摆上了糖果。如果,孩子能坚持15分钟之后再吃糖果,那么,他将会得到双倍的糖果。

01

孩子耐受性越好

成年后就越能抗压


这节课我们讲的是:怎样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这个实验集中了几十个孩子,他们前面的小桌摆上了糖果。如果,孩子能坚持15分钟之后再吃糖果,那么,他将会得到双倍的糖果。

有的小朋友一开始,就完全不能忍受,把糖果全吃了。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坚持了三五分钟之后就给吃了,还有的小朋友真的是15分钟之后才吃。但这部分孩子的数量比较少,这就是关于孩子延迟满足的一个实验。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他越能承受自己的欲望,越能承受自己想要、但得不到的暂时的焦虑,能承受的时间越长,他的耐受性就会越好,并且,他在成年之后,再去面对很多事情时,就越容易对抗一些挫折、挑战和压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的耐受性如果不够好,立刻需要去解决,比如,他一看到单位里出现了一点事,就第一个说出来,但是往往有可能是误会。有可能你成为了出头鸟,就会成为一个攻击的对象。

再比如,夫妻两个人在情感上发生了一些问题,在需要调整、观察、思考的过程里,你无法承受,而是立刻找一个红颜知己倾诉,或是找一个蓝颜知己倾诉,这时,就有可能制造更大的情感危机。

所以,一个人的耐受性、延迟满足,与是否需要立刻获得,立刻解决,立刻满足这样一个焦虑的立刻消失有直接关联。


02

家长帮孩子建立延迟满足

需要知晓的规则和方法


接下来,我跟家长说几个帮孩子建立延迟满足的方法和规则。

方法一:不要考验你的孩子


有一次家长会上,一个家长说:老师,我女儿今年八岁多、快九岁了,特别爱吃零食,听你说延迟满足什么的,我就想让她延迟满足,于是,我就把零食都给藏到抽屉里。但我藏哪儿,孩子都能找着。然后我说:那你干嘛一定要把零食买回来?你是在考验你的孩子吗?

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都是这样:零食我搁这儿了,我要看你的自觉性,我要看你会怎么做。但当孩子还没建立延迟满足的能力时,让孩子面对这些诱惑,是对孩子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所以,我们第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去考验你的孩子。

我考验你能不能自我管理,我考验你是不是有自觉性,我考验你是不是能延迟满足……其实是因为,家长自己承受不了,于是就把孩子想要的东西买回来了。孩子不能控制自己不吃、不碰,那就不代表是家长的问题,而是代表着,孩子自我管理不好。

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家长承受不了自己的焦虑,于是把零食买回来了,反正再犯错,那就是孩子的错,不是自己的错。这种心态,是不是很狡猾?


方法二:学会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完成延迟满足时,要让他注意力转移。

有的孩子说:不行,我现在就要吃冰淇淋!我就要吃妈妈买回来的冰淇淋!我一定要吃!一定要吃!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说:你不能吃,你今天已经吃过一个了,或是马上要吃饭了,这时候吃凉的不好。

怎么来完成延迟满足呢?其实就是注意力的转移,这时候家长可以说一件对孩子很具有吸引力的事件,以此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就能够完成!

方法三:家长自身要做到延迟满足


更主要的方法是作为家长,自身的规则性。

还是上面吃冰淇淋的例子,家长还可以加上这样的话:妈妈知道你很想吃,妈妈知道你很想要,但我们已经说好了,这是在饭后吃的,这是要在你写完作业之后才去做的,所以,我们既然说好了,就要言而有信。

这时,规则性的坚持,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柔而坚定”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作为家长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就变成了“不是我不想管,是你做不到,不是我不能够满足你,是你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一种责任推脱和转移的状态。

作为家长,想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首先要能耐受自己的焦虑,成为一个不即刻满足孩子所有需求的爸爸或妈妈。

如果你自己承受不了,就很难完成对孩子的延迟满足。因为,你自己都不能延迟满足,那就代表着,作为家长,你是有问题的,或者你不够有方法,这时,家长就要承受自己成为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焦虑。

所以,对于家长,首先要对自己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这样一个期待有延迟满足。


需要明确的规则:家长要言而有信


家长一定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很多家长会说:行,孩子你好好写一个星期的作业,到周六,我就带你去公园、去动物园、去爬山。

家长会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玩的期待,延迟到周末。可是万一,到周末时,父母突然单位有事要加班,或突然朋友家出事了要去帮忙,反正就总有突然,而任何一个突然,好像都比自己对孩子的承诺要来得更重要!

所以当这种时候,家长就会因为各种事情对孩子说:这礼拜不行了,下周怎么样?这时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言而无信、不能够守承诺的,所以,孩子就不会对家长这样的行为延迟满足的!他就不会去控制,他会觉得:我还不如第一时间赶紧获得,免得过了这村没有这店儿,说不定,我妈我爸到时候出什么事,就又改变什么主意了!

家长一定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我延迟是能被满足的,而不是被敷衍的。那样的话,就不是延迟满足,而是用延迟的方法糊弄孩子。所以再去训练孩子延迟满足时,作为家长,要有更多的行为控制!

方法四:等孩子张口再去满足


我有一次做讲座时,一个老太太这样和我说:我对我的外孙非常好。他一进家,我就把所有吃的都拿好了,所有的玩具都给他搁在手边,书包、个人用品我都给他归置得利利索索的。

这时候,孩子连要求都没提,就已经满足了,这时就叫“过度满足”。这种过度满足,或叫做过于及时的满足,如果是这样,就不太能让孩子完成延迟满足的训练。

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提出来一些要求,或是去询问:你需不需要怎么样。当孩子说“我需要妈妈,我要什么”时,一定让孩子表达了他有这个需求,然后我们再怎么去满足。

千万别孩子都没表达,你就提前成为他肚子里的蛔虫,就给他满足了,那就完全谈不上延迟满足。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苹果。家长可以这样说:好,应该多吃水果,咱们一起把冰箱里的苹果拿出来。妈妈给宝宝洗一个,宝宝给妈妈洗一个。

这样做,就能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他想要立刻得到满足的愿望被拉长了,他也为他得到这个愿望的实现做了一些付出,这时候,也会让孩子感觉到,他的延迟满足,有其他很多获得的快乐,也会让孩子更好的能够建立一个延迟满足的能力。



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想“我看到,我得到,我拥有”,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人本能的状态。

我看到了,我要为此去忍耐,我要为自己去承担,我要为此去努力,最终,我才拥有,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面对自己的欲望和焦虑的相处模式。

而这种成熟的状态,是在家长跟孩子的一个个磨合,一个个共同成长当中的训练里建立起来的。

如果家长对自己是不能延迟满足的,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家长会认为:我要教育好孩子,我要逐步的建立这种能力。于是,可能三年之后,就会发现,孩子成了一个独立的、自理能力很强的人。但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就会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和教育的快乐感”,这时候,家长就会,孩子一遇上什么事,就自己上手;孩子一要什么,家长就会买。那就是,家长立刻要去享受作为家长的荣誉感和快乐感。

所以你看,你都不能延迟满足,那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就成为了你去满足自己作为父母快乐感的一个渠道,这时怎么能够谈得上对孩子延迟能力的一个训练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