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宝宝日常喂养烦恼吗?小心这些误区让您摆脱烦恼
作为新手爸爸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掉进误区当中,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快来看看这些误区你有没有踩过吧!
误区一:给宝宝穿红色的衣服或者使用红色的小被褥
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出生是件大喜事,是喜事就要准备红色的东西。殊不知宝宝出生后2~3天,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容易出现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穿红/黄色衣服会影响对宝宝皮肤颜色的观察,容易产生错觉。
正确做法:准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准备衣服和被褥的时候,尽量选择浅色系的,比如乳白、浅粉、浅蓝等。
误区二:使用学步车走路更快
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家长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一是因为宝宝容易受伤,碰到小玩具、台阶、地毯这些障碍物的时候,学步车很容易摔倒;二是因为使用学步车反而会让宝宝学习走路要晚。
正确方法: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练习爬行(从腹爬到四肢爬),一来可以锻炼四肢的协调性,二来可以更好的锻炼腿部肌肉,待宝宝能够扶物站立的时候,就离学会走路不远了。
误区三:小时候胖,长大就瘦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体重超标,肥胖的这些宝宝(体重在第97百分位及其以上)。小时候最初的超重,身高和体重一起长,当身高停止生长的时候,体重还可能在继续增加。小宝宝的长胖跟大人的是不一样的,宝宝长的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大人长胖是单个细胞在变大。小时候脂肪细胞的不断增加,很可能会引起成人后的暴胖。
正确方法:宝宝一岁以内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大脑极速发育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能量供给,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营养均衡的喂养,不要过度喂养,多些户外活动,2岁以后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
误区四:母乳性黄疸要给宝宝断奶
很多家长因为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而停止给宝宝喂养母乳,这样做得不偿失。
正确方法:如果医生为了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也可能让给宝宝暂时停两三天母乳,这时妈妈一定要及时用吸奶器吸出奶水,保证过几天后正常的母乳喂养。一旦确诊母乳性黄疸,妈妈可以继续喂母乳,而且还要多喂,这样才有利于宝宝及时将胆红素排出。
误区五:多喝水,母乳会变稀
有些家里觉得,哺乳妈妈喝了水,就像是往奶里兑水一样没有营养。母乳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佳的食物,而且母乳的成分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妈妈吃的食物而改变。
正确做法:适量饮水,对宝宝和妈妈都有好处。妈妈长期不摄入液体,反而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误区六: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很多人说,母乳到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单从营养成分来讲,母乳比配方奶粉中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宝宝有诸多的好处,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而宝宝的吸吮也会促进乳汁的分泌。
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长时间。
误区七:宝宝发烧时,即使是大晚上也要把宝宝叫醒吃药
没有特殊的情况,没必要将宝宝叫醒吃药。
正确做法:让宝宝得到充分的休息,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误区八:栓剂很安全,可以多次使用
栓剂也是退烧药,不可多次使用。尤其是吃了退烧药之后再给宝宝用栓剂,相当于用了两倍剂量。
正确做法: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对乙酰氨基酚每4小时可以给宝宝喂一次药,但是在24小时,喂药次数不能超过5次;布洛芬每6~8小时喂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误区九:冬天出生的宝宝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所有的宝宝出生以后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正确做法:足月儿出生15天后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早产儿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单位,直至宝宝2岁。
喂养须知
新生宝宝母乳喂养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的多少和妈妈乳房的大小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只要给宝宝多吸允,注意饮食,就能够增加母乳量。新生儿喂养只要按需喂养即可,到宝宝2个月开始才需要逐步调整到规律的喂养时间。
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的话,除了要遵循按需喂养外,还要注意宝宝一次的奶量发展会从小到多。新生儿一次的奶量可能只有20-40毫升,而满月的时候宝宝一次就能吃60-100毫升了。一般来说每两顿奶粉之间要添加20毫升水,避免宝宝发生便秘的情况 。
第一辅食添加蛋黄
鸡蛋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蛋黄更是集中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DHA、胆碱、卵磷脂及多种微量元素。蛋黄辅食添加应从开始的四分之一个蛋黄的量,逐渐增加到二分之一个蛋黄的量,再到一整个蛋黄的量。蛋黄辅食添加喂养方法可直接碾成泥喂给婴儿,也可以加水调稀后喂养宝宝,或者还可搭配米粉、米粥等辅食喂养。需注意的是,传统蛋黄辅食喂养方式应严格注意加工方式,避免细菌感染。如果婴儿产生消化吸收不良,肠胃不耐受等症状,可及时更换。
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原则: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添加的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一次只能喂一种新的食物,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外一种新的食品。
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
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月龄时间可以由半固定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定食物(面粥、碎菜粥等)
10-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定食物为主的辅食。
相关文章
- 宝宝吃得多就能保证营养好?小心过度喂养适得其反
- 18个月宝宝死于营养不良,这些喂养误区别再犯了
- 影响宝宝健康的六个喂养误区
- 给宝宝喂奶认清母乳喂养误区(2/2)
- 宝宝0~3岁的54条喂养建议,每一条都是实战经验
- 宝宝1岁了,吃饭能加盐了吧?关于宝宝的“高级饭”喂养指南
- 宝宝5个月了,母乳喂养,晚上间隔时间很长喝奶水,好不好?
- 宝宝“不听话”日常笔记三则
- 宝宝“蔬菜辅食”8大误区,营养流失不科学,反而会让宝宝不舒服
- 宝宝一岁两个月17斤,半年没有长过体重了,该怎么喂养?
- 宝宝七个月了,因为没有母乳喂养总觉得亏欠宝宝的,有宝妈跟我一样的吗?
- 宝宝七个月母乳喂养添加什么辅食好?
- 宝宝三岁了还怕生,没有小伙伴,看宝妈怎么帮助宝宝摆脱怕生困扰
- 宝宝不发育、喂养困难要慎重,常见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有此症状
- 宝宝五个多月,母乳喂养,贫血了,怎么办,急求?
- 宝宝便秘的10个误区,儿科医生总结好了
- 宝宝免疫力低下导致经常生病?家长要认识这5个免疫力误区
- 宝宝入睡困难、睡不安稳……你可能踏入了这5大误区
- 宝宝冬天怎么穿衣服?专家指出了4个穿衣误区
-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营养师:5段时期,辅食喂养法,帮助牙齿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