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的10个误区,儿科医生总结好了 新生儿科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日日拉,可能是便秘;
拉得稀烂,或许没毛病。
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开口闭口高雅美的菇凉们,
自从当了妈,
随时随地开聊屎啊、尿啊。
一言不合,
就发(shou)来(dao)一张屎照,
配文:我娃没毛病吧?
洁癖癌分分钟治愈。
“
声明:这是“基本规律”,也有偶发情况,下文有细述。
澄清二
健康便便很多彩
吃啥拉啥,很有道理!健康便便,颜色多彩,和吃进肚的食物/药物有关。如,吃多西瓜、巧克力、西红柿,便便会变红;吃多奥利奥,便便易发黑。
这是因为,人体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一种营养物质吃太多,超过胃肠道消化吸收时,多余物质就会被排出来,导致便便“被染色”。
当然,有些便便颜色确实和疾病相关。
燕小六把见过、听过的便便颜色,以及是否和疾病相关,汇总在一起,继续看图说话。
下图味道极重,做好心理准备↓↓↓
(点击看大图)
补充一点:有些娃饿着饿着,便便会发绿。
主要是因为吃太少,肚里没食物供消化。那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胆汁,就成了染色剂。食物渣滓混杂着多余的胆汁,经过肠道氧化排出,最终呈现出绿色。
澄清三
便秘不全是硬/粗/干
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便便大致分7种形态。燕小六找到对比图,TA适用于饮食习惯趋于成人的娃娃们。其中,
Type1~3,提示大便较硬,很可能是便秘。
Type 4是最完美便便。
Type 5可以接受。
Type 6是糊状,纯靠母乳或配方奶过活的
来源:https://
澄清五
吃配方奶,便少≠便秘
“一吃**牌配方奶就便秘,肿么破?”这是养娃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陶怡菁分成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便少,可能就是配方奶的特性之一。
比如,供过敏娃享用的深度水解奶或氨基酸奶粉,大多无渣或低渣。吃这些配方奶,
澄清六
便秘不全赖蔬菜/水果吃得少
便秘成因很多。总体上,九成
澄清七
“助便神器”也可能是“堵便专业户”
3天以上没屙粑,有腹胀、食欲减退的表现——是时候,祭大招!
燕小六了解一圈,每个妈妈迷信的“助便神器”不同。咱们逐一评述。
1.喝水,推荐指数★★★★★
让便便变软的主要功臣,6个月以上娃都适用。
2.增加运动量,推荐指数★★★★★
简单爬爬跑跑跳跳——只要动起来,就有助于肠道蠕动。
(不得不说,如今很多毛病是“好好学习学出来”的
)
3.吃各种水果(火龙果、西梅、猕猴桃、苹果),推荐指数★★★★★
富含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在肠道内可分解出醇类,帮助通便;开始加辅食、无需控糖的娃,适用。
4.吃绿叶菜(青菜、芹菜、韭菜),推荐指数★★★★☆
富含膳食纤维;开始加辅食的娃,适用。
提醒一下,芹菜、韭菜不易消化,适合3岁以上娃。父母要观察,若娃吃后,便便中有菜叶原型,但胃口依旧,不打嗝、不腹痛,可以继续吃。
5.吃粗粮(红薯、糙米、南瓜等),推荐指数★★★☆☆
膳食纤维虽然多,但较难消化;适合3岁以上娃。父母要观察娃的胃口,有无打嗝、腹痛等。
6.开塞露,推荐指数★☆☆☆☆
“紧急救援款”,仅在憋到痛苦时,才用。一怕养成依赖。二怕掌握不好,肛门崩坏。一年
细看说明书,“奶粉伴侣”主要成分,大致包括山楂、麦芽、乳糖、益生菌等。这些添到配方奶里,可能改变奶粉的糖分含量和渗透压,结果是:1.孩子排便次数增多;2.可能导致腹泻,造成营养不均衡、过敏等问题。
澄清九
治孩子便秘,还得做“心理辅导”
孩子不愿屙粑,尤其是有便秘经历的娃,多少有些不良记忆。TA们的脑子里,屙粑时,肛门是痛痛的。
于是,当便便达到肛门时,TA会憋回去。便便缩回直肠内,水分被进一步吸收,变得更粗、更干。再次到达肛门时,不舒服的感觉更甚。娃就更恐惧。恶性循环链,生成。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太在乎“屙粑”这件事,过度
放~轻~松~~
澄清十
大便次数多≠不消化
有些小盆友必须分几次,才能解决战斗。此时要鼓励/提醒孩子,每次屙粑,多坐一会儿,专心便便,不玩玩具。
如果每天N次地拉稀,体重在下降降,说明肠道有异。快去医院,做个检查。
医院人多,父母不爱带娃,可以理解。但第一次就诊,娃不能不去。
医生看一眼娃的全身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若娃能在医院,来一泡新鲜便便,检验效果更佳。
实在不便带娃就医的,记住以下几条:
1.要携带新鲜(屙出2小时内)便便;
2.建议放在干净、干燥的带盖容器内,避免便便在空气中放置太久,细菌和成分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3.若是稀便,可以用保鲜袋盛装;
4.不能用纸、尿布等会吸水的容器携带;
5.装便时,要选感觉最不好的部分,如带黏液的、黑色的,或带血的。
关于娃的便便,
各位看官还有啥问题?
欢迎留言区诉苦!
或许,我们可以再出一期呢~
专家简介
陶怡菁医生
擅长小儿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短肠综合征、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小儿内镜检查与治疗,及小儿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
资料来源:
http://healthykidshappykids.com/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燕小六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