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四个孩子,两位妈妈,组成了教育的真实写照
在地铁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这随机的巧合,让人看的意味深长,左边,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旁边的孩子,正在饶有兴趣的翻看书本,右侧,另外一位妈妈的两个孩子,手中拿着手机,饶有兴致的玩着。
这照片,让人不免唏嘘,地铁上,四个孩子,两位妈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四个孩子的未来。
我们笃定,父母教育背景高低直接决定孩子发展
地铁上的这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两位妈妈的不同教育背景,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认知上是不同的,高学历的家长让孩子养成了课余时间看书的习惯,低学历的家长从来没有这种概念,课余时间,孩子就是玩,这里的玩,是“玩物丧志”的玩。
可谁又规定了看书就不是玩儿呢?知识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是一条经得住反复推敲的真理,知识教育不光决定自身,还影响着自己的后代,这是一条由大量实例证明的“正相关”课题。
当然,父母教育背景高低与孩子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是宏观上的统计,用个例去反驳充满不确定性。
有人做过一次宏观统计,父母成绩在前4%的前提下,其孩子80%的概率在前17%,这样的概率已经非常可观了,用最简单的解释来说,父母的成绩,父母的教育程度,有80%的概率是决定子女的教育程度。
概率、数据就放在这里,我们应该相信,父母的教育高低,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我们笃定,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教育
从那张地铁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两个家庭的贫富差距,是贫穷,让我们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
我朋友是一位老师,她跟我谈起了这样的话题,她曾经在一家私立学校任教,里边的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基本都住在高档小区,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有课外兴趣课,每个孩子都有所特长,大多数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了美术、音乐,外语,小部分孩子开始学口才、围棋、游泳。
寒暑假的时候,孩子的生活也是丰富的,最起码都能出去旅游,甚至出国,孩子的眼界比较开阔,老师安排的一些实践拓展,家长也非常配合,家长都舍得为了孩子投资。
后来,我的这位朋友因为结婚,回到了老家,去了新的学校,这所学校的孩子,家庭情况都不富裕,他们的孩子课外生活比较单一,上兴趣班的更是很少,寒暑假给孩子布置的实践拓展,孩子也没有好好的完成,通过了解,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假期都是在家里,吃饭睡觉看电视,完全没有任何拓展。
而他们的家长,寒暑假都在打工,为了挣钱,为了维持家庭,为了供孩子上学。
两所学校,两种财富能力,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那些有钱的人还在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而没有钱的家庭,只能放弃部分教育孩子的计划,就这样,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
平凡家庭的孩子就注定平凡么?
国家在教育上展开了大力的改革,如果家长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孩子将会受到货真价实的好处。
数学难度的降低让家长不需要花费额外的金钱去给孩子报奥数班,外语科目的多次考试,也让外语这个分数拿的更加容易,语文难度的增加,给孩子带来了实质的好处。
这是一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同时也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读、写、听、说结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结合,在以后的语文教育中,同步发展语言表达,行为思考,心理认知,孩子的提升是肯定的。
国家的教育改革,启发着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语言表达,社交能力,行为思考,社会实践,心理认知,人文修养,才是未来教育方向。
而这些教育,并不是由家长教育背景,家庭资金条件决定的,泰国有个公益广告,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贫穷,妈妈文化水平不高,为了生活,妈妈以卖菠萝为生,当小孩子看着菠萝不知道怎么剥的时候,妈妈没有为他剥,而是自己拿了一个菠萝示范给孩子看,后来孩子学会了剥菠萝。
小孩子也想帮妈妈卖菠萝,但是没人来买,妈妈提议孩子去菜市场观察,在孩子的观察中,学会了如何与客人沟通,学会了如何包装自己的菠萝,后来孩子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考上了名牌大学。
这是一种成长型教育,也是教会孩子成长型的人格,学会思考、敢于表达,善于观察,都是成长型品质,孩子的教育,也该向这些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二胎妈妈抱着二宝,送大宝上培训班,多少二胎妈妈的真实写照
- “我死也要生儿子!”生儿子的4大原因,是很多农村的真实写照
- 两位妈妈的忠告:婆媳关系差时最好别让对方带孩子,只会自取烦恼
- 四个家庭教育公式~更科学的教育孩子
- 地铁上一对母子的偷拍照让人怒赞:父母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 妈妈再强势,教育孩子也离不开父亲,这些事爸爸做会比妈妈好
- 妈妈带娃坐地铁,孩子忍不住自己“解决”,网友:妈妈太不负责任
- 妈妈带孩子坐地铁,孩子坐在婴儿车里,被老伯被吐槽:惯坏了
-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妈妈,我碗里有头发,两位妈妈的不同表现,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孩子在地铁紧盯"国际友人"20分钟,妈妈机智处理,让对方会心一笑
- 孩子在麦当劳偷纸巾后,妈妈问了四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很笨,长大为什么却能逆袭?妈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 孩子就是父母的写照,教育孩子要先育己,做出样子比喊破嗓子有用
- 孩子最需要的养育:放下“完美妈妈”,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你
- 孩子被欺负,五句话给孩子真支持,四个方法帮家长开启教育回路
- 教育孩子有效地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妈妈,什么是死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家长需要这3招
- 《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一位妈妈和中等生女儿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