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理心的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
文:好爸妈在线(哂之原创)
在《向往的生活》中,演员何蓝逗的表现,让网友十分反感,纷纷吐槽。
当大家聊到拍吻戏时,何蓝逗说让彭彭和张子枫“试戏”。
此时,一屋子的静默,二人更是连连摆手拒绝。
大家都知道,在节目中张子枫和彭彭以兄妹相称,而且长辈也把他们看成了孩子。
让兄妹接吻,叫人情何以堪?
可是,何蓝逗却风轻云淡地说:“这有啥,演员啥不能演啊!”
这时,黄磊提议说,让何蓝逗和彭彭来一场“吻戏”。
谁知,何蓝逗直接拒绝,并一脸嫌弃。
讲真,何蓝逗的表现真的不讨喜,她“嫌弃”彭彭的同时,却鼓动张子枫和他试吻戏,不仅让彭彭没面子,也让张子枫尴尬。
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就是缺乏同理心。
罗素曾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同理心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不易,激发孩子的善意,也能更好的理解,关心别人。
一、孩子没有同理心往往容易自私孩子没有同理心,更容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久而久之,会变得自私又任性。
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就塑造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
海蒂是富家小姐克拉拉的陪读,克拉拉十分喜欢海蒂。
可是,海蒂还是想回到爷爷的身边。
克拉拉却说:“我只有你了海蒂,我们可以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不是吗?”
克拉拉用感情“绑架”了海蒂。
不久,海蒂病了,医生说她是思乡心切,必须要送回到她的家乡,否则性命堪忧。
当克拉拉知道后,对海蒂大发雷霆,并表示再也没有她这个朋友。
剧中,海蒂处处照顾克拉拉的情绪,但是,克拉拉却把海蒂看成了没有感情的“私有物品”,只想索取,从来不考虑付出。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很常见:霸占玩具,嘲笑同学,辱骂父母……
孩子的“自私”就像一颗“臭榴莲”,会让孩子交不到朋友,甚至会遭到周围人的鄙视和嘲讽,给孩子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缺乏同理心,往往不会关心别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的任性又自私。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给孩子成功的未来铺路。
二、有同理心的孩子都是“暖宝宝”之前在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中,小甜馨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嗯哼和甜馨在一起玩耍,嗯哼想要甜馨的玩具。
甜馨说:“你那里有。”她拿起玩具准备走时,不小心碰到了嗯哼。
嗯哼失声大哭,甜馨赶紧把玩具送给嗯哼,想哄他开心。
可是嗯哼根本不买账,甜馨急的手忙脚乱,显得十分自责和内疚。
看的越哄越伤心的嗯哼,小甜馨也难过的哭起来,此时,还是不忘抱着嗯哼,安抚他的情绪。
甜馨虽然平时大大咧咧,关键时刻却是粗中有细,她能感受到嗯哼被拒绝后的难过,甚至跟着嗯哼一起哭,这才是世间最纯粹的同理心。
美国总统林肯说:“那些喜欢为别人考虑的人,也是让世界和平的人。”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变化,这样的他们,感情更加细腻,更富有同情心,对待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能更豁达和宽容。
三、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建立爱的核心“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你,你就要怎么样对待别人。”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也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1、父母的同理心,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基础
研究发现,孩子难过时,父母如果能够给予他安慰,当孩子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他就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关心别人。
尹建莉说,女儿圆圆在小的时候害怕打针,为了安抚圆圆的情绪,她说:“打针会有点疼,不过疼的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做小凳子摔个屁蹲儿一样,如果能忍住就不要哭,如果忍不住,想哭也没事。”
尹建莉的做法,既缓解了孩子的恐惧心情,也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给孩子留了退路。
作家汤木说:“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 ,是孩子滋长同理心的土壤。”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我理解你,我懂你现在的心情”,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作战”,才会更有底气去迎接“挑战”。
父母待孩子以同理心,孩子也会用同理心对待世界。
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要从换位思考开始
在《少年派》有这么一段。
当小琪的妈妈出现了丑闻时,妙妙有些幸灾乐祸,并抱怨小琪对自己如何不好。
爸爸说:“你怎么光记住别人对你的不好,你生病了她照顾你,你被人欺负,她替你出头,这些怎么不记得了。”
爸爸接着说:“小琪是伤害过你,但是你这时向她伸出友谊之手,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姑娘,你会越来越善良开明坚定,越往后,你就越不会受到伤害。”
爸爸循循善诱,让她学会宽容、善良,学会去体谅别人的感受。
妙妙终于释然,不仅和小琪和好如初,还学着去开导小琪,帮助小琪走出了“困难期”。
《同理心的力量》中说:“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天赋能力,能让我们有意义的、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
同理心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去理解别人,也给了别人理解孩子的机会,是开启人际交往的一把金钥匙。
3、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要启发孩子的情感共鸣
叶圣陶曾说:“感情对于儿童,有共鸣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启蒙就先动“感情”。
星期天,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琳琳不小心摔倒了,狼狈的样子把宁宁逗乐了。
朋友拉过孩子严肃地说:“宁宁,她摔倒了很好笑吗?”
“当然了”
“假如你摔倒了,琳琳也这样笑你好不好?”
“不好,很丢人。”
“对啊,她已经很难堪了,你再去嘲笑她,她会很伤心的。”
在妈妈的启发下,宁宁赶紧掏出了纸巾帮助琳琳擦衣服上的泥巴。
朋友帮助孩子设想情景,把他带入了琳琳的处境中,让他感受别人的遭遇,既启发了孩子的情感共鸣,也缓解了小女孩的尴尬。
伤他人之伤,喜他人之喜,只有做到和对方真正的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融入对方的世界。
有时,不是孩子没有同理心,而是他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必要的时候,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体会别人的处境,引发情感共鸣。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说:“即便孩子天生就具备同理心的萌芽,但是只有在亲身经历过同理心的行动之后,孩子的同理心才能顺利发展。”
在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意帮助和理解他人,这样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和信任。
同理心,就是一张自带光环的名片,不管孩子走到哪,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具备同理心的孩子,人生的运气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