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可别弄巧成拙 家庭教育中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周末回家,又接受了母亲家庭教育理念的洗礼:表姐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表姐夫妻俩从小宠溺,孩子喜欢什么都由她,现在谁也不怕。成绩班里倒数,让她去补课还说不用补。有一天,周末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外公见了嚷嚷着让她去看书。孩子身都没起,继续看电视。“家里一定要有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的,母亲说,“要不然,孩子没个怕的人,无法无天。”
一直以来,我们家庭教育都有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的传统:父母双方一个温和宠溺,善打圆场,一个严厉高标,善惩戒罚。通过“黑白脸”分工,将自己的孩子收拾得服服帖帖。更有甚者,为管教好孩子强行做“黑白脸”分工,那么“黑白脸”教育方式真的有益吗?
一、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会导致家庭矛盾。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做错了事,父亲气愤不已,声色严厉,欲教训一下,母亲扑身向前,护住爱子。双方争执不下,矛盾转嫁为夫妻矛盾,互相抱怨管教不力。一句“都是你宠坏的”,将所有的教养责任推给对方。如果夫妻双方教育理念不能达成一致,“黑白脸”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碰撞。而碰撞的结果与夫妻双面谁在家庭地位中更强势相关。但弱势一方不会因此改变理念,更多的是孩子今后出现问题后的一句推脱之言。
二、“诡计”被拆穿,教育更寸步难行。“黑白脸”是团队谈判中常见的方法。通过谈判团队内部分工,有人扮黑脸,有人扮白脸来推进谈判前行。扮演黑脸的人负责挑刺,不提出高标准,扮演白脸的人则更多地担负起沟通的责任。但是扮演黑脸的人要有相对应的身份来支撑黑脸的真实性,不然,如果被对方识破,谈判会进入互相试探而无实质性的进展。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黑脸”的真实性需要父母一贯的行为支撑。有些父母本身有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但是,为了更好管教孩子,强行切换“黑白脸”模式。但是由于个性不一致,长期以来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已形成,很容易被孩子“识破”。而这种儿戏的行为,被孩子所不屑。今后,所有的管教模式处理起来都会很困难,因为与孩子之间的信赖关系破裂。
三、孩子很容易形成欺软怕硬,处事圆滑。孩子都是“人精”,当发现父母的处事方式不一致后,遇到温和的一方孩子会更任性,而遇到强硬一方,孩子则表现出害怕畏缩,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迎合家长。常见的情景是,当“黑脸”一方家长出现时,孩子表现出“好像老鼠见到猫”式的恐惧与紧张感;但是当“黑脸”一方家长不在场时,孩子就是“偷食”的老鼠,到处啃啮,任性妄为。
由此可见,“黑白脸”教养模式并不能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相反还可能带来家庭不睦、教养难题。其实,“黑白脸”模式的本质是爱与管教之间的平衡,人为地将爱与管教分开,并不能真正培养我们的孩子,只有在统一目标下的爱与管教的平衡,才有可能培育出言行一致、独立自由、有责任感的孩子。那么,我们如何实现爱与管教之间的平衡呢?
一、站在孩子身后做支持者而不是冲在前面的牵引者。妈妈笑吟吟地对我说:“不要害怕,无论你长到多大,妈妈都会保护你的。”
听到这句话,我宛如在冬天被扔进游泳池,全身冰凉。
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中孩子蔡汉伟的的内心感受。蔡汉伟妈妈因为儿子在学校玩耍时意外造成轻微脑震荡而大闹学校。而后,蔡妈妈转身对儿子说了这句“不要害怕,妈妈会保护你的。”多么熟悉的一句话,不要以为孩子会感动落泪,这只是妈妈一厢情愿的想法。“宛如在冬天被扔进游泳池,全身冰凉”这才是蔡汉伟的真实感受。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出于爱喜欢事事冲在孩子前面。遇山开山,遇水挡水,遇老师怼老师。这种直升机式的家长,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表面上是维护孩子的利益,实际上是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蔡汉伟后来行为上的叛逆和自私,都与妈妈处处冲在前面分不开。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在孩子身后的支持者,而不是冲在前面的牵引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慢慢学会自己承担生活中的苦累辛酸,关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承受不了风吹雨打的,只有经过洗礼的生命才会越来越鲜活。
二、做可以帮助孩子在社会中生存的人而不是最好的朋友。80、90一代的家长大多数有一定的自觉,希望能够与孩子平等自由地相处,不做高压逼迫的父母。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通过与孩子做朋友的方式了解孩子的一切。然而父母做不了孩子最好的朋友,也不可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一对早教专家的话值得我们思考:
“现在有些家长太希望和孩子交朋友,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也需要规矩和边界,你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你是那个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人,这是家长需要掌握的一种平衡,不应该让孩子随意打破边界,但你们依然可以讨论边界在哪里,为什么要有这些边界,让孩子明白不是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而是为什么应该是这样的。
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其实是一种矫枉过正,是父母单方面的想法。而做朋友明显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的意愿共同的结果,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只会将事情办砸,父母屡屡退步,让孩子突破边界。父母应该让孩子知晓社会生存的规则,毕竟孩子最终会独自面对父母不在的情境。与孩子做朋友,关心孩子当下的感受无可厚非,但一味的谈论感受等于在一条平康庄大路上,只会出现视觉疲劳,而无从说起美好的体感。
三、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纠正孩子的行为。
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一定说要扮演“黑脸”,让孩子产生心灵上的畏惧,才能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权威,纠正自己的行为。事实上,这种权威式的教育并不能让孩子了解行为的不当处,只会觉得是父母不喜欢这样做,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或者自己应该怎么做。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正面管教,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一天,孩子爸爸给孩子切好了苹果,放在她的小桌子上。孩子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啃着苹果。我则在旁边看我的书。然而,女儿说:“妈妈,苹果掉了。”我因为沉浸在书里,只应了一声“哦”。女儿又叫我:“妈妈,苹果掉了。”这次,我听出来她的意思。本想发作,但是很快冷静下来:“妈妈知道了,你把它捡起来,放到你桌子上的小垃圾桶里就好了。”然后,我继续看我的书,并一边注意她的动向。孩子没有说话 ,继续啃着苹果。然后,我又说了一遍:“你听见了吗?”孩子没有说话,将地上的苹果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我说:“这就对了,下次遇到这种事不用叫妈妈了,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就是了。”从那以后,孩子从来没有在自己可以做到的情况下让我帮忙捡过东西。
在“少子化”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愈来愈烈,社会对家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在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为社会“精英”,拥有大好前途。但是,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都不应忘记“爱与尊重”。不过分拘泥于采取何种方式,关心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平等的对话,教会孩子爱与边界,会是孩子成长过程暖心的经历,而不是痛苦的回忆。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系列之一:胎教首要是为胎儿养成一个正常的作息规律
- 家庭教育: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统一战线很重要
- 教育孩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了解手表定律,认清教育规则
- “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打”和讲道理,到底哪一个更高级?
- 如果你能做一个有趣的家长,那么你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 对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个更重要?
- 德国家庭教育第一课: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不合格的爸爸,影响孩子的一生
- 网友评选令人惊艳的家庭教育,一个两岁小女孩的表现赢了
- 家庭教育 | 一杯水测出你的思维能力!孩子未来拼的是这种能力
- 家庭教育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执迷不悟(深度好文)
- 家庭教育100个妙招:据说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家长必读
- 家庭教育一共有两盏灯
- 家庭教育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
- 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陪伴、阅读、习惯
- 家庭教育不可不知的10件事情,家长必读-菲特云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衔接好,家长们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 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大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