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自闭儿鹦鹉学舌的秘密 自闭症儿童鹦鹉学舌怎么解决
沟通是包含了社会性信息交换,观察,内在状态改变,或者对即时环境内产生改变的一系列有目的行为。语言或者非语言式的行为都包含在内。因此,不是所有的发声或者语言都可以被界定为有目的的沟通性行为。
这个定义强调了沟通发生在社会性的情境下。当个体有强烈的社交性意图,从而使用语言向他人传达特定信息的时候,这些语言成为了沟通行为。因此,这两个领域,社会技能与沟通技能,是紧密结合但又相互独立。不幸的是,自闭症孩子在这两个领域都存在明显的困难。因此自闭症孩子们,尽管有些孩子被认为“语言化水平”不错,但实际在沟通时还是会遭遇许多困难。最典型的就是鹦鹉学舌这一语言现象了。
1、最常见的非传统性语言性行为就是鹦鹉学舌。它发生在孩子不停重复其他人说的口头信息(比如其他人的对话,视频,书籍,歌曲等)。
2、鹦鹉学舌包含部分音节的重复,有时候包括说话人应答模式的模仿。
3、鹦鹉学舌可以说即时(听到后马上重复)和延迟(之前听到的信息的重复,可能是几小时前,几天前,甚至几年前!)。
4、鹦鹉学舌发生在正常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但是会随着孩子获得更多自主衍生的语言后减少。但是在自闭症儿童身上,鹦鹉学舌发生的频率更高,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因为孩子经历了发张自主性语言技能的明显困难。
5、鹦鹉学舌是孩子处理接收的信息的一种反映。自闭症儿童会将信息整体打包处理,而不是把每个单词分开分析它们的发音。在处理这些没有分析过的大包语音信息,很多自闭症儿童也会包含一部分音节发生的背景信息,其中便夹带大量感官和情绪的细节。之后遇到的情境中含有之前原始情境的一些常见的因素,孩子的鹦鹉学舌就会被激发。
例子:
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业任务的时候对老师感到很气愤。于是他大喊“去死吧,L!”他的父母说他之前一直有看《死亡笔记》。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在生气的时候说了这一模一样的话。这孩子无法自主的产生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我很挫败,我不想做作业”,但却把之前他曾处理过的挫败的情境下主人公说的话作为鹦鹉学舌的内容讲了出来。
*实际上鹦鹉学舌的出现是自闭症儿童未来发展有意义语言的一个积极标志。它说明孩子起码在接收处理一些语言信息,虽然是在比较浅的层面。
考虑孩子如何使用学舌的内容来实现沟通性或者非沟通性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在什么情况,尽管孩子可能使用了很复杂的语句(长句,复杂词汇,高级语法等),实际上也可能只是没有清楚或完整理解其意义的一种重复而已。而孩子往往出现的都属于没有沟通目的的语句重复。
非沟通功能的鹦鹉学舌发生在孩子并不期待他人对自己发音反馈的情况之下。比如:
1、与情景、背景信息无关的重复性发声(比如孩子上课时候学卡通片里的托马斯小火车说话)
2、被情景或背景的信息激发的声音(到了餐厅的孩子不断重复“请问您要吃什么?”,因为餐厅里面服务生都是这么问顾客的)
3、为了自我指导而发出的声音(一个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出现了自言自语“打开水龙头,抹肥皂,洗手,关水,擦干手”。)
有时候,自闭症儿童也会在他们感到有压力或者焦虑的时候出现鹦鹉学舌的情况。确定孩子焦虑唤醒水平可以帮助了解他鹦鹉学舌出现的原因。
例子:
一个孩子走进了他上个学期上过课的教室。他开始出现了一些延迟重复的行为,不停说着一些老师上个学期说过的话。这孩子可能是感觉到了压力和焦虑,因为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又处在这个环境里面。
在家中,家长经常遭遇孩子重复性的语言,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确认:这些语言是否具有沟通功能?还是孩子出现了焦虑?又或者情境中有什么相关线索激发了孩子?在确定了这些之后,家长才能更好的来帮助孩子将不具有沟通性的语言功能化,赋予对话、情节等,把握这些宝贵的主动性发言,强化孩子沟通的能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编辑:觅健星小编
相关文章
- 自闭儿的手足总是觉得父母很偏心?教养问题看这里
- 自闭症不能被治愈,让孩子参加康复训练还有意义吗?
- 自闭症专篇-来自星星的孩子
- 自闭症世界医学研究找到医治突破口了吗?
- 自闭症会遗传吗?如果得了自闭症,该怎么办?
- 自闭症儿童为什么需要融合教育?
- 自闭症儿童和内向的区别有哪些?
- 自闭症儿童将来有可能恢复正常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 自闭症儿童干预应越早越好,早些治疗康复几率高
-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不是在家庭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 自闭症儿童的快速成长,因为有“爱”| 星宝故事
-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 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如升级打怪
-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8个阶段,看看您的孩子到哪个阶段了
- 自闭症儿童:来日方长,愿你不被世界抛弃
- 自闭症孩子不懂社交,都遭受过哪些挫折?| 专家应对方案
-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总会出现“问题”行为?
- 自闭症孩子刚送进小学,就要被劝退?别急,有办法
- 自闭症孩子原来可以这样相处!
- 自闭症孩子干预没效果、进步慢?你可能用了假的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