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父母会怎样去引导

2022-03-14 07:13:42孕产
正值长假,不少爸妈带着娃出门旅游了吧?我们家孩儿爸没有假,没法旅游,决定只带孩子到周边玩玩了。还好我女儿最喜欢的是和同伴玩,每天有小伙伴一起游戏,她就无比快乐了。她现在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加上暑假我们才搬家,在新环境中找到好朋友是她迫切的需求。

正值长假,不少爸妈带着娃出门旅游了吧?我们家孩儿爸没有假,没法旅游,决定只带孩子到周边玩玩了。还好我女儿最喜欢的是和同伴玩,每天有小伙伴一起游戏,她就无比快乐了。

她现在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加上暑假我们才搬家,在新环境中找到好朋友是她迫切的需求。还好,开学一个月以来,班上她已经有了两三个好玩伴,小区院子里也有三个同年级的小朋友,上学放学都不孤单了。

不知你家刚入园、入学的孩子新环境适应的还好吗?还记得我女儿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哭了将近一个月,这次入学,第一天也是“含着眼泪走到教室的”,之后也常说“不想上学”。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

性子慢热的她,适应新环境需要更多时间,现在看来还不错,我很欣慰。这个假期,我打算带她和班里同学多玩几次,继续熟悉新同学。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父母会怎样去引导

人是社会型动物,伙伴、朋友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孩子也是如此。伙伴影响着他们的归属感,孩子需要被同辈群体接纳,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

那么,同伴是怎样影响孩子的?什么样的同伴环境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呢?

01,同伴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非洲有句谚语:养大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意思是,养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更是整个部落的责任,孩子在整个村的环境下长大,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心理学著作《教养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也提出类似理论: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父母会怎样去引导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教养,而在于给了孩子好基因以及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学校环境,也就是孩子的同辈群体。

她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主要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而在外部环境,孩子自会产生另一套不同的行为准则。孩子认同同伴,并根据同伴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化,并发展了自己的人格。她称之为“群体社会化”理论。

虽然她挑战教养的学说在学术界引起不少争议,但主张孩子要融入同辈群体的观念值得我们借鉴,也能缓解不少教养的焦虑。

在过去传统社会,孩子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孩子是被整个家族养大的,尤其是大孩子会教小孩子怎样融入集体。而现代家庭单位变小,邻里之间关系疏远,孩子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少了很多。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父母会怎样去引导

那么,集体是怎样影响孩子的呢?

孩子和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包括“同化”和“分化”两种。

同化简单说就是从众,孩子希望和同伴保持一致,已获得接纳。例如,孩子总跟学霸玩,也会跟着学习成绩好;若总跟学渣混,也就跟着逃课打架了。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分化,就是孩子会在群体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例如是当孩子王,还是跟屁虫等。在分化过程中,孩子逐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形成自己的性格。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们的“江湖”,一个孩子童年时期在圈子中的角色,会大大影响他长大后的人格发展。

02,给孩子选择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怎样跟同龄人相处,做父母的看似无所作为,但我们可以曲线救国,影响孩子的同辈环境。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房。如今的父母都热衷购买学区房,因为它不仅帮我们选择了学校,还帮我们筛选了邻居,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好。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为了方便小儿子上学,让他留在了纽约,而不是搬家到华盛顿。比尔·盖茨的父母为了他的教育,曾经在搬家后又搬回到了好学校附近。可见,重视教育的父母都会慎重考虑学校。

这里并不是说非学区房不可。孩子入学的第一个任务是融入同辈环境,建立安全感,就近择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我们一直以来住的社区不差,附件学校也不差,就近入学就很好。

学校里的学生都住在附近的社区,上学放学都在一块,孩子熟悉,也有玩得来的小伙伴,入学后能很快地建立起牢固的同辈群体关系。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父母会怎样去引导

另外,因为住得近,大家家庭条件差不多,父母文化和价值观一致,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都差不多,融入同辈环境也更简单。

像我们家,这个暑假才搬到新社区,为了让女儿适应新环境,我们就得多花些功夫。好在她一个幼儿园同学和她分在了同一个班,有个好朋友,新学校对她来说就不可怕了。

03,帮助孩子融入群体

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哈里斯给父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让孩子看上去和大家一样,不要让孩子显得过于与众不同。比如取个特别怪异的名字,理个很特别的发型,背个很特别的书包等。名字怪异容易被人取外号,外表看上去不一样也容易引起其他孩子嘲笑。

有的男孩子发育稍晚,个子矮小,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让孩子晚一年上学,也能让孩子的小学生活更容易。

总之,要帮助孩子,就要尽量减少孩子被群体当作负面角色的可能性,尽量让他看起来更正常、更合群。孩子不需要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对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其次,教孩子一些更好地应对外部世界的技能。教会孩子一些有用的本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外面的世界。比如父母善于学习,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受欢迎。孩子喜欢体育,帮助孩子先在家里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等,学得一技之长,到了孩子群里才好镇住小伙伴。

多让孩子学点课外的东西,任何学习带来的成就都能让孩子更自信。

最后,不要期待改造孩子。把孩子当朋友,多信任,多鼓励,多支持,相处起来更轻松自在。孩子越大,我们对他们的影响越小,尤其到了青春期,我们不可能再控制他们了。

老实说,我们赐予不了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我们的柔情蜜语,未必能让他们抵挡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孩子有他自己的路,得靠他自己走。

孩子只是家里暂住的小客人,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趁他还在家,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