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表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什么
在传统礼的秩序中,儿童处在金字塔的最底端,首先他们要学,学习礼仪,学习礼制,学习礼貌,从三字经开始,礼就渗入到儿童生命的开端;然后要实践,天地君亲师,敬天地、忠君上、爱亲友、尊师长,将这种秩序埋藏在骨髓命脉之中。人们认为如此一来,儿童长大后,礼便养成了。
现如今,这样的秩序已经完全颠倒过来,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变成了421的倒金字塔,在此中“礼”被颠倒过来,父母、祖辈将孩子供在了金字塔的顶端,成了“小太阳”、“小皇帝”。祖宗在过去的家族中是尊崇的存在,但现在却成了备受娇宠的独生子女的代称。
父母、祖辈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现在许多孩子却被这些老师娇宠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晒着,两个家庭都在为一个孩子忙乎。千依百顺之下,孩子自然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想要的唾手可得,想做的为所欲为,很自然就失去了敬畏之心。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目中无人,具体体现为礼貌的缺失,首先从家人开始,对父母长辈称呼随意,说话无礼,对自家人如此,更别提对外人。这种状况必然是被娇惯及父母没有做好表率的结果。
自私也是目前独生子女的大问题,结果就是缺少友爱谦让,长辈缺乏以身作则,是其根源。在儿童的生活中,模仿是他们首要的学习手段,这种模仿最多的来自身边最亲的人,所以儿童学礼,成人需作表率。
《“不听话”的孩子怎么教》一书中提供了这样的思路:一、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二、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三、父母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不要轻易许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礼从知入手,以行为径。首先从童蒙教材开始,就有《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熟读之后,便为知礼。
接下来要让孩子参与家族生活,祭神、祭祖、拜年、家庭聚会、走亲访友、礼尚往来。让孩子们在实践之中更深地体会礼仪,是为习礼。在这个过程中,长辈们会随时指出其中问题,教训不仅用嘴说,而且有时候还会棍棒加身,这便是家教。
礼的核心是孝道,清华大学礼学专家彭林教授把孝道分成不同层次:首先要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然后要听双亲的教育,比如《礼记·曲礼》说的“冬温而夏浦,昏定而晨省”,《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其次,做错了事也是不孝。比如《孟子》里说的五不孝,“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总之,只要是让父母蒙羞的行为都是不孝。
彭林说:“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相关文章
- 长辈们的糟糕育儿经验!为什么说绝对不能再传给下一代?
- 长辈的育儿建议到底听不听?聪明的妈妈会这样做
- 长辈的语言伤了孩子,该反驳还是死要面子?看看孩子心理就懂了
- RH血型不合一定会生下溶血的宝宝吗?
- “她就这样内向”,孩子见了长辈不打招呼,难道都是内向的锅?
- “我家孩子挑食,请幼儿园配合一下”,霸道式家长让孩子滑向深渊
- 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做是对长辈的不敬
- 世界粮食日手抄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父母长辈也要做个好榜样
- 亲师合一 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 从此宝宝洗澡没烦恼,一瓶二合一全部搞定
- 你同意长辈用嘴嚼过的饭喂给小孩吗?
- 古琴弹奏讲究天人合一,看一下演奏姿势与方法及儿童初学者练习
- 在育儿过程中长辈的经验之谈有哪些误区?
- 备受长辈们喜爱的自制油,可能含有高致癌物,尽量别给孩子吃
- 多少长辈的善意关心,却害苦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 如何看待父母长辈的偏心
- 婴儿睡袋买分腿款的还是买被式的,哪一种适合一岁以下的宝宝?
- 学做月饼,向长辈敬茶——这些小朋友传承中华传统有一套
-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家长应换个方式关心孩子,做到家园配合一致
- 孩子处于语言爆发期,易对长辈“放狠话”,父母却不该过度纠缠?